第357章

  卢长青将府里所有的女人都喊到一起开会,如今白士元瘫了,府里的女人不可能一直给他守着吧,所以卢长青问了她们的去留问题。
  杜荷之不走,她的孩子还在府里,而且卢长青现在出息了,作为主母的她能沾光。
  林文卿也不走,自己女儿有出息了,她也有指望,这里有吃有喝,有人伺候挺好的。
  所有人看向前几年入府的姨娘冯禾,她还很年轻,跟白令宜差不多的岁数。
  冯禾抱着自己的女儿看着卢长青,小心翼翼道:“我能考虑一下吗?”
  卢长青点头表示可以,“等考虑清楚了,可以跟主母说,若是要离开的话,府里会给你一笔银子谋生。”
  卢长青说着看向安静坐在她怀里的小姑娘道:“至于小妹,如果你离府的生活条件比咱们府上好,你可以把孩子接回去,如果比不上,孩子就留在府里吧,如果你要看孩子的话,随时都可以来。”
  冯禾感激地道:“多谢四姑娘,多谢主母,我会好好考虑的。”
  白府的烂摊子可算是解决了,至于白扶楹那个弟弟,胆小怯懦的废物一个,被卢长青压着,屁都不敢放一个。
  住在白府也挺麻烦的,尤其是朝会当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所以卢长青又住回了宫里边。
  卢长青在枢密院跟吉祥物差不多,现在宋廷对外征战政策就是,北边抵抗辽军南下,西北全力吞并夏国国土,西南努力镇压叛乱。
  她待在京城除了每天看递上来的折子,啥事都干不了。
  于是她开始修改法典,把这个世界跟儿戏一样的法律尽可能修补完善。
  首先就是继承权的问题,刘娥执政期间改过女子继承相关法律,历史中的北宋女子能继承的财产虽然比不上男子,但比起前朝是要多一些的。
  但当前世界不存在女子继承权这条法令,所以卢长青只能“无中生有”。
  考虑到刻进dna里的“大宗”、“小宗”观念,如果家族主体必须得由“嫡”来继承,那钱财及田地总得姐妹兄弟平分吧。
  防止出现前头吃自己堂妹绝户的许怀德行为,卢长青又添了独女继承制度。不是指独生女,而是指如果妻夫若是只有女儿,不论是几个,这些女儿都享有财产继承权。
  还有就是独属于这个世界需要倒贴钱的休妻制度,以及真实世界专吃女人的嫁妆制度。
  在真实的北宋,当女人的嫁妆抬入夫家之后,这份嫁妆便不再独属于女人。自她进门的那一刻,家中的“夫”对这份嫁妆便有了比妻更高一级的使用权。
  至于男方会不会动女方的嫁妆,那完全就得看对方的良心了。
  这一点当前社会可能比真实的古代社会好上一些,若是用嫁妆补贴家用被外人知道了会被骂,可在真实的北宋,这是非常正常的事。
  新法律规定,丈夫及其家人不再拥有处理妻子嫁妆的权力;若男方存在闝伎、赌博、淫佚、家暴、偷盗、入狱等不道德及违法行为,无需男方同意,女方可直接前往官府判决和离。
  嫁妆自然得全部带走,至于孩子,也以女方的选择优先。
  还有就是不拿下人当人的行为,明明是雇佣关系,人家卖劳力,你却要人家的命,这合理吗?
  以及买卖妾室、万恶的典妻和通房的问题,卢长青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
  她知道自己写的这些东西一时半会还办不到,但先记下来,总会有用到的那天。
  第258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27)
  一直到第二年的春末,宋夏战争终于结束。
  夏国的土地被宋辽两国瓜分,李元昊自杀殉国,他的妃嫔及其孩子全被下令送去北宋宗室疗养圣地——房州,让人看管了起来。
  曹丹姝没想到让前头几位故去的皇帝头疼这么久的夏国最终亡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么好的事情自然得大赦天下。
  这个时候的北宋科举并非三年一次,而是一年一次,或者两年一次,极少会出现三年一次的情况。
  想着去年因为战事,朝廷没有开科举,曹丹姝便想着趁此机会开个恩科算了。
  此提议一出,卢长青第一个反对。
  宋朝当官的途径除了科举和战功外,还有另外两个途径,一个是“恩荫补官”,另外一个是“进纳补官”。
  说一下这个“进纳补官”,就是朝廷需要财物时,会主动号召有钱人捐钱捐物,也不让你白捐,会按照富人捐钱的力度授予一定官职。
  这种授官方式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卖官鬻爵,并且是官方承认并允许的。
  这么多当官的途径,也难怪北宋冗官问题严重。
  卢长青恨不得赶紧来一波裁员,将那些尸位素餐的混子全撵走,所以对于曹丹姝准备开恩科的提议坚决反对。
  “娘娘,现在的朝廷不仅不应该开恩科选拔官员,而且更应该改革如今的选官制度和官员的升迁制度,尤其是恩荫制度和举荐制度,这两项就应该有所限制。”
  卢长青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大臣们齐齐跳脚。
  晏殊这个副相比夏竦这个丞相跳得还快,“白知院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如今连祖宗定下来的规矩都不遵守了吗?”
  “我又没说要废除,只是说限制,晏相公这是在急什么?难道是怕被限制后,你就不能像前头的王相公那样在朝廷上只安插自己人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