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总不能他这个做皇帝的带头胡来吧。
  他只能用了晚膳就回去,而且还得早点走,不然就舍不得走了。
  “皇上最近太辛苦了,还有十三爷,也累得够呛,我说句不该说的话,你不能指着一头羊薅羊毛啊,我听人说,他的腿疾又犯了,需要好好修养,皇上不如让他养上两三个月,派太医和那些懂医术的洋教土一起给他瞧瞧。”年惜月劝说道。
  胤禛最信任的便是允祥,一开始只是让他和老五一起管着城外的兵马,后来又让允祥帮着处理朝政。
  允祥是个十分勤勉的人,当然铆足劲儿替兄长分忧,可他的病,也是多年的老毛病了,不能掉以轻心。
  说白了,他就是腿上长疮,而且是很严重那种,多年来也没断根,一旦犯病,就有些吓人。
  “我之前读过一本医书,上头说长疮最重要的是去腐生肌,腐肉若不剔除,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是削肉太痛了,非常人能忍,而且伤口一旦处理不好,感染溃烂,导致高热,会有性命之忧,皇上不妨让太医和洋教土们想个万全之策出来,不能让十三爷一直这么熬着。”
  “嗯。”胤禛听了她的话后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是该好好重视,争取给他治断根,至于朝政,我这半年来提起的官员,倒是有几个可以用,改日我给他们升个官,让他们来南书房行走吧。”
  年惜月闻言颔首。
  他这么打算就对了。
  这天下,离了谁照样转,就说先帝吧,总觉得他是千古一帝,大清离了他不行。
  可事实是,胤禛继承皇位后,一切按部就班,一点儿没出乱子,而且……这大半年来,他从京城开始整顿吏治。虽然一开始有些反弹,现在明显比过去好多了。
  大家习惯了,也就没有过去那么贪了。
  毕竟,胤禛可不是先帝,那些贪官污吏栽到他手上,是要牵连家人的。
  谁都有家人,有软肋,有了忌惮的东西,胆子就没有从前那么大了。
  再多给胤禛一些时日,必定能吏治清明、天下繁荣。
  “对了惜月,你找个机会,见见恂郡王福晋,好好敲打敲打她。”胤禛说道。
  “这恐怕不妥,皇上尚未大封六宫,我还没有正经名分,不好训斥人家。”年惜月摇了摇头。
  在其位谋其政。
  她现在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娘娘,一切等胤禛册封她们之后再说。
  他之前同她说,年底大封时,会先封她做皇贵妃,执掌六宫,明年再选个黄道吉日立后。
  若一来就立后,朝中那些老古董们,肯定会纷纷上折子反对。
  他倒是不怕他们反对,只是担心外头传出一些对年惜月不利的流言蜚语来。
  这般安排,那些人便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好。”胤禛点头:“那就等年底大封六宫后,你再好好训斥她,可别心慈手软,别忘了她从前是怎么在额娘面前给你使绊子的,她也不贤惠,不会劝说允禵忠君报国,只会唆使他做一些不该做之事,她若不谨小慎微,小心做人,待我明年下旨准许皇族和离后,她怕是要当弃妇了。”
  胤禛打算改一改一些老规矩,不仅是为了自已的长女,也是为了整个皇族。
  第369章 别拉我们下水
  说起来,他家皇玛父挺奇怪的,他自已都废过皇后,怎么就不许皇族中人和离呢?太不合常理了。
  圣旨到时,允禵才从宫里回来片刻,还没来得及换一身衣裳,就接了圣旨。
  听胤禛封他做了郡王,允禵十分不满。
  即便胤禛不看在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的份上,论战功,也该封他做个亲王吧!
  结果,只是郡王。
  这也就罢了,人家竟然让他去守陵。
  真是岂有此理!
  胤禵心里很不痛快,草草接下圣旨之后便换了身衣裳出门,直奔青木居,去找允禩他们三人了。
  他今日刚回到京城,便让人给允禩他们送了信,约大家申时在青木居碰头。
  他到的时候,允禩已经到了。
  “八哥。”允禵看着允禩,热泪盈眶。
  “你可算回来了。”允禩上前拍了拍允禵的肩膀,也红了眼眶。
  “八哥你老实告诉我,皇位真的是皇阿玛当着王公大臣的面亲传给他的?没有被逼迫?”允禵问道。
  这件事,八哥已经写信告诉过他了,但允禵担心,八哥他们是碍于老四的淫威,不敢说真话。
  “确是真的,皇阿玛并未被逼迫,你不在京城那两年多,皇阿玛最器重的人就是他,还让他帮着批阅折子,我当时给你去了好几封信让你回京,你却说有西北军在,人家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没想到……”允禩说着摇了摇头。
  十四弟太过自傲,也太高看他自已了。
  “皇阿玛当着我们的面下了传位口谕,又命人拟了诏书后,我们三人都有些不甘心,我……我又让德太妃娘娘去试探了一番,结果……结果皇阿玛回光返照,精神抖擞,召见众人,又将此事说了一遍,这便做不得假了。”
  允禩说着,面露愧疚之色:“十四弟,都怪我,不该让娘娘去试探皇阿玛的,他老人家一怒之下,留下遗诏,不许皇上尊她老人家为太后。”
  德太妃那日在先帝跟前说的话,后头都传开了。
  允禩也没料到她会那么说,他明明教过她了,试探一番即可,结果她以为皇阿玛快死了,说话口无遮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