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胤禛听了年惜月的话后,心里稍稍好受了些。
  他真没料到,自已做了皇帝,最无法接受的,是他的亲额娘。
  “皇上不用在意这些。”年惜月劝他:“不在意你的人,你也无需在意,否则便是自寻烦恼。”
  “嗯。”胤禛点了点头:“下个月十四便要从西北回来了,我打算年底先封他为郡王,让他在府里好好待着,他若不肯,就去给皇阿玛守灵吧。”
  胤禛说起此事,还有些生气。
  他六月便下旨给十四,让他回京,不必再剿灭准噶尔那些余孽了,因为粮草运送太困难,大军一直在伊犁那边待着,得不偿失,结果人家却不肯,还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胤禛也很生气,那点儿余孽,根本不用十几万人马耗在那边,留下几千人即可。
  他七月了下了圣旨给年羹尧,不再给西北军运送粮草,这才逼得十四撤兵回了陕西。
  到九月底才能回京复命。
  “大军每日耗费的粮草很多,西北军和准噶尔打战这几年,已经将四川、青海和甘肃那边多年的积累消耗一空,再打下去,的确有些难了就像皇上说的那样,那点儿余孽,还用不着十几万大军去剿灭。”年惜月觉得胤禛说的很有道理。
  军费开支本来就大,朝廷已经快无力负担了。
  若是粮草充足,十四阿哥怕是敢直接带兵回京,怪不得胤禛这么生气。
  “等他回京后,朕便下旨,让你四哥做大将军,统领西北军,朕会派人从其他省送粮草过去,西北军暂时不能解散,青海那边,怕是有变。”
  年羹尧不仅有治理一方的才干,也有领兵之才,胤禛一直很信任他,加之他是年惜月的兄长,自然可以委以重任。
  第367章 凭什么?
  “让我四哥做大将军。”年惜月看向胤禛:“皇上,这恐怕有些不妥,四哥虽是封疆大吏,却不会领兵作战,万一出了岔子,岂不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她这些日子思前想后,想保住年羹尧的命,就不能让他当大将军、领兵作战,免得他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人就飘了,最后招来了杀身之祸,牵连了整个家族。
  年家如今的荣华富贵,已经快到极致了,水满则溢,年惜月只盼着自已的家人活得好好的。
  四哥现在是川陕总督,以胤禛对他的信任,他可以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做到致仕。
  都不用她帮忙。
  这不也挺好的吗?
  不仅能活得好好的,还可以像她阿玛一样在京城里养老,悠闲自在度过余生。
  如果四哥没出事,她家阿玛肯定能再多活几年。
  “你太小看你四哥了。”胤禛轻轻拍了拍年惜月的手:“他这三年来,不仅在帮十四押送粮草,也配合十四,带兵打仗了,虽然只是小规模的战役,但他的才干少有人能及,我让他带领西北军守着青海,也是怕那边出事,有备无患。”
  “可是四哥他……他这人一旦被人吹捧的多了,便有些稳不住,若让他立下大功,说不定人就飘了,到时候肯定会出岔子。”
  “你在担心什么?”胤禛握住了年惜月分手,柔声道:“是担心他功高震主,我容不下他?还是担心他功劳太大,满朝文武会心生不满,许多人借机攻讦他?”
  “都有。”年惜月老老实实答了:“我四哥现在看着的确不错,可人都是会变的,一旦皇上给了他更大的权力,那巴结他的人肯定会更多,长期受人吹捧,难免会犯错,朝中大臣们也容不下一个汉军旗出身的将领威震天下,到那时,迎接我四哥和年家的,将是灭顶之灾,我和孩子们又当如何自处?还请皇上三思。”
  “有我在,怕什么?我难道还保不住年家?护不住你们母子三人?你放心吧,等你四哥做好他该做的一切,我便让他回京城,不会给那些人攻讦他的机会,再说了,不还有你吗?你难道会眼睁睁看着你四哥被人捧得找不到北,做下那不臣之事?”胤禛觉得她完全是在胡思乱想。
  就算年羹尧以后犯了错,自已看在她的面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不了就让他回京城领个闲职,不可能将人如何的。
  年惜月听了胤禛的话后,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看来这事儿她是拦不住了。
  想想也对。
  西北有十几万大军,派谁掌管,至关重要,皇帝现在能相信的人就那么多,能担此大任的,也只有她四哥了。
  毕竟,他押送了两三年的粮草,对西北军和西北的局势,一清二楚。
  换了别人,未必有他拎得清。
  年惜月决定了,只要四哥当了大将军,她就让四嫂去西北盯着他,千万不能让他胡来。
  四嫂这两年一直待在京城照看孩子们,也该去守着四哥了。
  四哥挺怕四嫂的,只要自已把该说的话和四嫂说清楚,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倘若到时候发现了一些苗头,她会立即请皇帝把四哥召回京城来,哪怕给他个闲职亦或者让他辞官,闲赋在家,年家也养得起他,总比死了强。
  “多谢皇上这般信任四哥,或许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皇上放心吧,四哥对您肯定是忠心耿耿的,我会同四嫂说,让她年底去西北守在我四哥身边,以免给那些谄媚之人可乘之机。”年惜月道。
  “嗯。”胤禛点了点头:“放心吧,有你这个妹妹在,他不会胡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