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莺莺十分高兴,拉着弟弟的手去院子里玩儿了。
“王爷这些日子差事可办的顺利?”年惜月问道。
“皇阿玛命我批阅那些不算要紧的折子,我以前从未接触过这些,自然要多向南书房的大臣们请教,每日花费在这上头的时间颇多,所以回来的较晚。”
胤禛说着笑了笑:“不过我如今已经知道这里头的门道了,批阅起这些折子来倒也不算太费神。”
回想起自已这些天批阅折子时遇到的麻烦,胤禛叹息一声:“朝廷每日收到的折子可不少,自从我入了南书房,才体会到了皇阿玛的辛苦,不瞒你说,我这些日子看折子看的眼睛都花了,每日握笔批阅折子,不仅手疼,肩膀也挺疼的。”
总之,这活儿干起来挺累人的。
他以前吧,做梦都想坐上那个位置,做梦都想试一试批阅折子时有多爽快。
这个大半个月来,他不仅没有体会到有多爽快,还觉得很累。
身体累,心也累。
年惜月不知道,历史上胤禛有没有在未继承皇位之前就帮皇帝批阅折子。
她也没去问年如月。
毕竟这件事已经发生了,那只能迎难而上了。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这位爷可是江山一人扛的猛人,他得位不易,根本不相信别人,在位十三年,能亲力亲为的事,绝不假手他人,每日批阅折子,平均写四千字左右,几乎是被累死的。
他如今居然喊累,当真让人意外。
莫非是他平日里在王府日子过得太舒心了,一时无法适应?
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他知道累就好。
“还有……我毕竟是头一次批阅折子,总担心会出岔子,让皇阿玛不满,前些日子那叫一个寝食不安,过了半个月,倒是适应了不少。”
年惜月听了他的话后笑了。
他竟然会紧张,会害怕,还真是难得。
“幸亏已经熬过来了,王爷可以宽宽心了。”年惜月道。
“暂时好了一些,不过,我还得等皇阿玛回来,把这差事交回去了,才能宽心。”胤禛一脸苦涩道。
……
七月,年羹尧奉旨前往木兰围场觐见皇帝。
皇帝褒奖了他立下的功劳。
之前那一仗虽然是十四阿哥统领全局赢下的,但年羹尧带着川中军队入藏送粮草,也十分不易,若非如此,十四阿哥也赢不了。
粮草对大军可是至关重要的。
年羹尧被升为了川陕总督,管甘肃和四川两省,皇帝命其继续筹措粮草送去给十四阿哥,确保大军能追击叛军。
……
转眼便到了冬至,皇帝早已从木兰围场回到了京城,他老人家上了点年纪,越来越畏寒,加之近日有些咳嗽,就更不想出门吹冷风了,只想待在烧了地龙的寝宫里待着。
第348章 不能把功劳拱手让人
按照以往的惯例,冬至这一日,皇帝会去南郊祭天。
今年,他下了圣旨,命胤禛代其前往南郊祭天。
圣旨一出,京城里暗流涌动。
以八阿哥为首的几名皇子自然竭尽全力维护十四阿哥的利益。
胤禛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实力也不容小觑。
双方私底下交锋了几次,各有胜负。
……
青木居里,胤禩和胤禟等人正在喝茶。
“这两年,皇阿玛对四哥是越发器重了,又是祭天又是祭祖,还帮着批阅折子,那些不知情的老百姓,怕还以为四哥是储君呢。”胤皱了皱眉道。
“太子未废之前,也很少帮皇阿玛批阅折子,只是能看折子而已,不能代其朱批,四哥有此殊荣,不得不让人多想。”胤禟也道。
他们可是站在十四这边的,这些年来,他们兄弟四人早就捆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法分割。
不管兄弟四人中谁坐上那个位置,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利的。
要换做其他人,那就不妙了。
以后被清算,四人都得倒大霉。
所以,他们只能竭尽全力去搏。
即便十四不在京城,他们也会帮他收买人心、排除异已。
“这样下去可不行。”胤禩紧紧皱眉:“四哥这两年很有作为,虽然因此得罪了不少朝臣,但也有一些正直的朝臣选择无条件站在他那边,这些人轻易不会改变想法,不像咱们这边的朝臣,只顾着利益,一个个见风使舵。”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儿。”胤禟叹了口气:“打从八哥你当初收买人心起,便宽厚待人,只要是投靠咱们的人,不管其是否有罪,都得护着,时日一长,这些人不仅胃口大了,胆子也大了,虽然会听八哥差遣,却也吃不得苦,一旦被问罪,就什么都说出去了。”
胤禟想起此事便觉得头疼。
四哥前几个月监国时,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不少贪官污吏,其中便有一些是他们的人。
他和八哥、十弟不得不出面护着,可皇阿玛摆明了想整顿吏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四哥折腾。
如今皇阿玛已经回来了,还是器重四哥,许多事都让四哥去办。
再这么下去可不行。
“已近年关,咱们也该写信给十四弟,让他回来了,他才是我们兄弟几人中的主事人,他不在京城,终究有些不方便。”胤禟说道。
八哥也能做主,可他到底不是他们拥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