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怪不得皇上这两年动摇了,如今对雍亲王越来越器重,甚至破例让他帮着批阅奏折。
若换作是他,也会如此。
平心而论,他觉得眼前这位王爷更适合君临天下。
可皇位最后到底花落谁家,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他如今要做的,就是配合雍亲王守好京城。
当日夜里,隆科多便亲自带兵去了城西,半夜时,抓了几个纵火的凶犯,因为发现及时,火很快被扑灭了,百姓未有伤亡。
几座民居被烧,损失很小。
隆科多还在街上抓到了二十余名手持长刀的凶徒,当场击杀了十几名,还有几人被生擒了。
二日一早,他便进宫将此事禀报给了胤禛。
胤禛最近要批阅折子,每日都要进宫去南书房待四个时辰。
朝中大臣若有事禀奏,便去南书房见他。
“审问过了吗?”胤禛听闻隆科多抓住了几个活口,放下手里的折子,朗声问道。
“回王爷的话,已经审过了,他们都是别人养的死土,不知自已的主子是谁,而且一个个都是硬骨头,不怕死,很难审。”隆科多摇了摇头。
“难审?”胤禛挑了挑眉:“本王倒是有些好奇,到底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工匠锻造的铁锤硬,大人可要试一试?”
“下官回去后会再次提审他们,争取找到一些线索。”隆科多连忙说道。
等他查到了幕后指使之人,定要派人送一封密信去皇帝面前告状。
他才不管皇帝最后要立谁当太子,要把皇位传给谁,他现在只需要听皇帝的吩咐办事即可。
皇上临行前同他说了,只要京中出现了异常,便派人送密信给他。
……
胤禛处理完这些折子回到雍亲王府,已是傍晚。
第347章 对女儿最心软
年惜月和女儿,正等着他一起用晚膳呢。
福煜再过两个多月就要满三岁了,小家伙同他们吃的不一样,由丫鬟和小太监们伺候着单独用膳。
胤禛刚刚进了浮香院,福煜就迈着小短腿跑到了胤禛面前,往他怀里扑。
“福煜。”胤禛伸手把儿子抱了起来,转了两圈后,才抱着他上了台阶。
年惜月和莺莺站在门口等着他们父子二人。
莺莺已经六岁半了,若按虚岁算,那还要再长一岁,在大家眼里,已经是个半大的姑娘了。
女大避父,胤禛从去年开始就不会把女儿抱在怀里了,不过还是会牵着女儿的手。
年惜月见他一只手抱着一个,一只手牵着一个进了屋,脸上露出的笑容,也跟着去了。
“阿玛,女儿今日亲自下厨做了好吃的果子,阿玛可要尝一尝。”莺莺端起一盘自已炸的藕粉丸子,对胤禛说道。
“咱们莺莺可真能干,都会亲自下厨了,阿玛可有口福了。”胤禛连忙尝了尝,赞不绝口。
年惜月忍不住笑了,这藕粉丸子并不好吃,她都和女儿说了,这东西炸出来味道一般,可这丫头偏偏不信邪,非要让厨娘帮着她一起弄。
她这女儿,倒是很有做黑暗料理的天赋。
胤禛喜欢吃就让他吃吧,她可是无福消受的。
“阿玛,女儿明日想出去走走,女儿同莘雨表姐约好了,要去街上逛一逛。”用完晚膳后,莺莺连忙说道。
莘雨,是年羹尧的嫡幼女,今年八岁,只比莺莺大了一岁多。
前年,胤禛写信给年羹尧,劝他将年满十岁的子侄送回京城侍奉年遐龄。
一来,可以让孩子们在京中读书,二来,也能让皇帝安心。
年羹尧有些不放心孩子们,今年年初,让四夫人带着女儿们也回京城了。
因为莺莺和莘雨年纪相差不大,平日里来往的也多,倒是越来越喜欢一起玩了。
“这事儿得问你额娘,阿玛听你额娘的。”胤禛笑道。
莺莺闻言撅了撅嘴:“额娘说我最近出府的次数太多了,让我悠着些,还说……您才是一家之主,只要您同意,女儿就能出去。”
莺莺说完后,拽着胤禛的手臂撒娇:“阿玛,您就让女儿去吧,大不了女儿多带几个人,王府这么多护卫,还怕女儿走丢了不成?”
胤禛根本无法拒绝,他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笑道:“好,那就去吧,到时候多带几个丫鬟和护卫,出门在外要听嬷嬷的话,不许乱跑。”
作为皇家贵女,莺莺五岁起,身边就有教养嬷嬷了。
不过,小丫头脾气倔,性子活泼,受不得约束,除了年惜月和胤禛,别人说的话,她几乎不会听。
教养嬷嬷也不敢太严厉,只能提点着些。
“是。”莺莺闻言高兴的合不拢嘴,冲着胤禛福了福身:“多谢阿玛,女儿一定听陈嬷嬷的话,不乱跑。”
“王爷您就宠着她吧,这丫头最近越来越喜欢往外跑了,可别养成了野丫头。”年惜月摇了摇头。
她虽不会拘着女儿,让她做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但也不能太放纵她,该学的礼仪和规矩,还得学。
这个时代便是如此。
太过标新立异或者与众不同,终究不是好事。
凡事总有个度嘛。
出身皇家的孩子,若不懂礼仪规矩,吃亏的还是孩子。
谁知胤禛这么心软,女儿只要一撒娇,他就什么都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