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郡主说过,汤家是为南阳郡买粮。如果出了事,郡主一定会为汤家撑腰。
“这摆明了是说着哄你的话,你也敢信。”闲散了两年多的汤老太爷,狠狠啐了汤五太爷一口:“这一回被抢走了一千石粮食不说,汤家嫡出的子孙死了两个,还死了十几个家丁。这烂摊子,我倒要看你怎么收拾。”
汤五太爷口角满是燎泡,眼睛赤红,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相信郡主,一定会为汤家做主。”
汤老太爷冷哼一声:“那就等着瞧吧!如果郡主不肯为汤家出这个头,你这家主也就别做了。”
等消息的三日里,汤五太爷就如被油煎火烤一般,生生瘦了一圈。
三日后,南阳王府派人来了。
前来送信的,是郡主亲信秦虎。
秦虎翻身下马,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给汤五太爷:“这是郡主的亲笔信,请汤五太爷过目。”
姜韶华礼遇汤五太爷,王府上下皆知。秦虎身为郡主亲卫,更是了然,此时对汤五太爷十分客气。
汤五太爷焦灼的心情,在看到郡主书信的刹那,大为缓和。待打开书信看后,更是激动得哽咽不已:“郡主如此厚待汤家,我汤五日后就是郡主忠犬。”
秦虎低声安抚激动失态的汤五太爷:“郡主得知粮食被民匪所劫,十分震怒。郡主写了两封书信,一封给你,另一封已经送去了南阳军营。不出几日,南阳军就会出兵,剿了那股民匪,夺回粮食,为汤氏子弟报仇雪恨。”
汤五太爷重重抹一把眼泪:“南阳军到底是朝廷军队,奉郡主之命出兵,会不会惹来朝堂忌讳。”
要不怎么说汤五太爷能得郡主另眼相看。都这时候了,也没被仇恨冲昏头脑,还知道为郡主考虑。
秦虎看汤五太爷的眼神愈发温和:“放心吧,郡主已经写奏折送去朝廷了。”
一边出兵一边写奏折,算是补个流程。眼下朝廷因太康帝卒中不起十分混乱,哪里还顾得上南阳军?
汤五太爷想了想,说道:“南阳军出兵,汤家也不能干看着。总得有人给军队领路。我现在就去南阳军。”
汤五太爷竟要亲自去领路。
真是条汉子!
秦虎冲汤五太爷比了个大拇指,也没多嘴多劝,张口便道:“我陪汤五太爷一同去。”
一旁的汤老太爷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在看到汤五太爷毅然决然的脸孔后,忽然什么都说不出口了。
这两年多来,每每想到一母同胞的兄弟抢了家主之位,他心头便火焰汹汹。此时此刻,他才幡然醒悟。
汤家的家主,确实该是汤五。
……
第245章 出兵(二)
南阳军营就在西鄂县城外几十里。
秦虎和汤五太爷一行人快马前去,不到两个时辰就进了南阳军营,见到了南阳军主将于崇。
于崇已经换上了软甲,刚毅黝黑的脸孔满是肃杀。身边一众心腹武将,个个杀气腾腾。
汤五太爷自恃胆大,此时对着一群凶神恶煞的军爷们,也觉心惊胆战,双腿不自觉地发软。
秦虎倒是泰然自若,甚至咧嘴笑了起来:“几个月不见,于将军愈发威风了!”
几个月前,郡主才巡查过军营。秦虎随行,在南阳军营里住了小半个月。闲暇之余,和诸武将都“切磋”过。
于崇清楚秦虎这个亲兵在郡主身边的分量,丝毫不敢怠慢,张口应道:“本将军接到郡主亲笔书信,已经下令点兵,明日就出兵。”
秦虎收敛笑容,脸色正经多了:“这一股民匪,胆敢拦路抢粮,杀了两个汤氏子弟,还有十几个汤家的家丁。郡主十分震怒,必要他们血债血还。也借着这一举动,震一震南阳郡外的所有民匪兵匪。别打南阳郡的主意。”
“所以,这一次出兵,一定要快稳狠。郡主特意让小的带话给于将军,苍鹰搏兔,也要用全力。南阳军如今兵强马壮,自然不会惧怕民匪。不过,不能马虎大意,免得阴沟里翻船。”
于崇点点头:“多谢郡主提点。末将知道轻重,绝不会轻忽。”
汤五太爷定定心神上前,拱手道:“汤家这一路买粮的人都被民匪杀了,只勉强逃了一个回来送信。这一伙民匪,在荆州边境时动的手。应该是从塑方郡那边逃窜过来的,人数不少,约有八百到一千左右。”
“这些人中,有一些穿着铠甲,有马有兵器,应该是驻军逃兵。人数多少不知。其余民匪,就寒碜多了,用的多是木棍之类的武器。他们抢了粮食后,去了何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据我推断,他们应该还在荆州境外。如今北方到处大旱,荆州还算太平。他们要抢粮食,应该不会走得太远……”
汤五太爷将自己知道的一切,一一说了出来。
于崇仔细聆听,想了想转头吩咐:“传本将军号令,再点五百人,合计共一千人。每个人带十日的干粮和水,明日五更就出发。”
出兵不是小事,要带足辎重和粮草。行军速度也会大幅减慢。于崇这是打算先领兵去探路,确定民匪位置后,再和辎重营粮草营会合。
这些事,轮不到秦虎插嘴。
秦虎只道:“郡主有令,命小的随于将军左右。行军打仗平匪,于将军都是行家,郡主让小的向于将军好生学一学。”
一来是学习,二来,也有监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