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234章

第234章

  姜韶华微笑道:“新粮试种,到底能不能种出来,还得等等看。大伯父不必心急,日后有的是机会。”
  话里透出的亲善之意,令卢琮心中暗喜,精神也为之一振:“郡主说的是。”
  卢玹温声笑道:“我有一事正要和郡主商议。不知郡主可有闲空?”
  姜韶华随口笑道:“现在就有空,父亲和大伯父一同来吧!”
  别说卢琮,就是卢玹也没料到女儿今日这般和善好说话,忙笑着应是。
  进了正堂,陈舍人马舍人各自束手而立,宋渊领着亲卫也站在一旁。
  卢玹咳嗽一声:“不知郡主可否屏退左右。”
  “父亲若说的是私事,就让他们退下。”姜韶华淡淡道:“若是公事,但说无妨!”
  卢玹碰了个硬钉子,有些讪讪。不过,父女两个私下里反目翻脸,说过的话比这个难听多了。
  所谓百忍成金,忍吧!
  不然还能怎么样?
  “这件事,既是私事,也算公事。”卢玹定定心神道:“我堂兄卢琮,年少考中进士,从七品县令,做到五品郡守,在任吏部考评年年都是上上。算得上是能臣干吏。可惜时运不佳,三年前治下民乱暴动,他被朝廷罢了官。”
  “此次他特意来王府,一是庆贺郡主生辰,二来,也是想在王府谋个差事,为郡主当差效力。”
  卢琮很配合地露出羞惭唏嘘。
  姜韶华不动声色地哦了一声:“我记得没错的话,大梁朝素来有罪臣不得重入官场的惯例。”
  卢玹点头应是:“确实有这样的惯例。所以大堂兄无颜再去京城吏部,来了南阳王府。”
  “郡主求才心切,在郦县提拔任用一个秀才出身的师爷做县令。我想着,既有这样的先例,便厚颜张口求一求郡主。”
  “恳请郡主给我一个机会。”卢琮忽然起身跪下,目光中满是热切和期待:“我不求高官厚禄,只求郡主给我一个机会。我卢琮愿为郡主肝脑涂地。”
  不论别的,只论脸皮厚度,卢琮不愧混迹官场十几年,说跪就跪,半点不带犹豫的。
  陈瑾瑜今日也算开眼界了,忍不住看向郡主。
  郡主眉头都没动一下:“这件事本郡主要考虑几日。”
  没一口回绝,就是好征兆。
  卢琮心里一振,和卢玹迅速对视一眼,谢了郡主恩典。
  接下来几日,王府里忙忙碌碌,准备郡主出巡事宜。
  卢琮等来等去,也没等到郡主召见,心里忐忑难安。忍不住催促卢玹:“郡主是不是忘了当日说过的话?要不然,你再去求一求郡主。”
  卢玹沉寂了近一年,近来因为这一桩事,被卢琮缠着不放,除了有些烦之外,竟也体会到了靠近权势带来的飘然愉悦。
  卢玹装腔作势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勉勉强强应了。
  刚起身,还没走出书房的门,陈舍人便笑吟吟地来传话:“郡主请卢郡守前去说话。”
  第206章 卢琮(二)
  卢琮一愣,下意识地看卢玹一眼。
  卢玹也有些意外,张口问道:“陈舍人,郡主有没有让我一同前去?”
  陈瑾瑜面不改色的笑道:“这倒没有。”
  卢玹:“……”
  脸丢着丢着,也就习惯了。卢玹默默闭上嘴。
  卢琮心里雀跃又忐忑,起身随陈舍人去见郡主。姜韶华白日的时候,多在祖父生前的书房里。属官们每日一早都来书房开会议事。
  卢琮站在书房外,心里又是一阵激动。
  陈瑾瑜进去通传一声,然后领着卢琮进了书房。
  书房里除了郡主,还有陈长史和冯长史。郡主正和两位长史交代嘱咐:“……过两日我就要启程巡查军营和十四县,预计四五个月回来。这几个月里,王府公务琐事就要劳烦两位长史了。”
  陈长史主外,冯长史主内嘛!都是做惯的差事。
  “郡主只管安心去巡查,”陈卓笑着接过话茬:“王府诸事,有臣和冯长史在,无需郡主操心太过。”
  冯长史忙接一句:“如果有要事,臣等一定派人给郡主送信,等郡主决断。”
  两位长史在和郡主磨合了近一年后,已经有了默契。小事他们两人就可做决定,涉及王府决策和重要内务,或是朝廷有动静需要应对的,必须由郡主来定夺。
  姜韶华微笑点头:“辛苦两位长史。”
  卢琮很识趣地立在一旁等候。
  待郡主和两位长史说完正事目光扫过来,卢琮才上前拱手行礼:“卢琮见过郡主。”
  姜韶华略一点头:“坐着说话吧!”
  陈卓和冯文铭对视一眼,一同起身告退离去。
  陈瑾瑜和马耀宗两位舍人,无需避讳退让,各自立在郡主身侧。就听郡主不疾不徐地问卢琮:“你可是真心来王府当差?”
  卢琮精神一振,立刻起身应是。
  姜韶华扯了扯唇角,慢悠悠地说道:“朝廷有罪臣不得重入官场的惯例,本郡主用你当差,传出去难免于声名不利。此事,你心里也该清楚。”
  卢琮面上掠过难堪之色,却未退缩。
  短短三年间,他从天上坠落谷底,侥幸保住性命,却也尝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既然踏出这一步,他就有充足的被刁难刻薄的心理准备。
  “郡主说的是。”卢琮很自然地换了称呼:“臣曾在任上犯过大错,朝廷罢官去职,已经是轻判了。臣这条性命,当日就是王爷保下的。余生为王府当差出力,也算报答王爷的救命之恩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