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已经弄好了?”魏征这回真的诧异了,“你居然能忍得了那种腌臜味道?”
  李世民撇他一眼:“又不需要我干,我只是来看看。——你不会以为战场上的味道能好到哪儿去吧?夏天那满地尸体,蛆虫在腐烂的……”
  【啊啊啊陛下求别说!快有画面了!】
  【不要啊!我还在吃饭呢!】
  好吧,李世民及时中断,没有让这群身心脆弱的观众们继续吱哇乱叫。
  真是的,这帮人的日子过得也太好了吧,连堆个粪肥都嚷嚷好恶心,非要催他打什么马赛克。
  他们从来不种地的吗?还是说完全不需要这样堆肥了?
  他这样问过,结果得到了满频的炫耀和科普。
  【有化肥啦,一袋一袋的白色颗粒,不需要自家再堆了。】
  【农村还是有的,自家的粪浇自家的菜地,还有鸡鸭鹅的粪便,都是天然的肥料。】
  【牛粪更是好东西,还可以当燃料。】
  【草木灰也可以啊!我奶奶菜地洒的是草木灰,还可以疏松土地、防治病虫害。】
  “草木灰……”李世民又学到了一点,并且现学现卖,查完观众送来的资料,就去问请来的农人和吏员,确定有用,就让人准备草木灰。
  “玄龄兄呢?”魏征蹲在晒太阳的麦种边上,抓了一把细细观察。
  “他昨天和前天都来过,帮忙检查和试用了耧车和耦犁,把地耕得差不多了,今天在带人清点赋税的账册,我就没好意思打扰。”
  李世民说着说着,忽然想到了一个莫名其妙被他忽略了很久的问题,那就是大家的名字。
  他自己的名字当然是没人叫的,扶苏别人不是叫“公子”就是叫“太子”,他若是唤“子都”,旁人也只会以为这是他给扶苏起的“字”。
  但是,就算北阙门守将刚好就叫“常何”,御史中丞又怎么能刚好就叫“魏征”呢?
  先别说大秦的户籍制度可是很严的,这突然改名换姓也太奇怪了些,周围人都不觉得异常的吗?
  这事情越想越觉得有点恐怖。
  “魏征。”李世民也蹲下来。
  “陛下有何吩咐?”
  “你……原本叫什么?”他低声道。
  魏征马上就明白了他在问什么,回答道:“臣原本姓魏,名僖,为了方便,改‘征’为字,所以并无人怀疑什么。”
  哦对,有“字”打掩护,但恰巧同姓就已经够离谱的了。
  李世民回忆了一下,在房玄龄过来之前,治粟内史是姓“房”的吗?
  他自认为自己记性还挺好的,不可能连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姓什么都不记得。
  但当他越努力回想时,关于这个细节的记忆居然越模糊,越无法确定。
  他忍不住去敲嬴政:【你家治粟内史原本叫什么?】
  【不重要了,现在是你的房玄龄。】
  【他们就这么消失了吗?】
  【你关心这个做什么?】
  弹幕有时候渲染气氛会开玩笑说“细思极恐”,但李世民现在不用细思,就已经觉得“极恐”了。
  他低垂目光,拈起几粒被阳光晒得暖融融的麦种,定定地看着它们。
  无论是颜色、味道、触感……都确确实实是他印象里的麦子没错,甚至于每一颗都有细微的差别,有的饱满光滑,有点略有瑕疵,有点尖头尖脑的,也有的明显胖乎乎……
  如果游戏真的能真实到这种地步,那跟现实又有什么分别呢?他走神地忖道。
  “这种子晒了几天了?”魏征问。
  “两天了,今天是第三天。每天在太阳最好的时候晒两个时辰,还要时常翻动,让它们晒得均匀些。”李世民随口回答。
  “是不是快晒好了?”魏征笑道,“我看那边还准备了草木灰,是要先拌一拌,还是先播种再撒?”
  【先播!我们老家是先播种的!】
  【瞎说!我特地问了我爷,他说是拌好了再播种的,这样才有营养。】
  【你才瞎说,明明是先撒种子,然后再撒草木灰,起到一个覆盖和保温的作用。】
  【你们在吵什么?这两种都是对的。】
  【一群没种过地的,教一个更没种过地的,真是服了。】
  每天都在叽叽喳喳、不知道在欢快些什么的弹幕,多多少少冲散了李世民的不安。
  算了,不想了,反正麦子都晒好了,地总是要种的。
  谁能舍得让耕好的土地荒着呢?
  等麦子种下去,又会不由自主地期待它抽芽生长,从绿油油长到金灿灿,直到金色的麦浪连成一片,化作石磨碾压下的粉末,再变成甗上蒸的馒头炊饼,或者陶罐里煮的汤饼——弹幕管这个叫面条。
  秋冬春夏的岁月,就这样在麦子和面食的香气里悄然而过。
  这个时代好像还没有馒头,那就造吧。
  缺磨就造磨,缺锅就造锅,缺什么造什么。
  照这样下去,等回到大唐他都能给观音婢做顿饭了……
  ——真是可怕的直播间,他每天都在学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那就一分为二,都试试,看哪种效果好。”
  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李世民喜欢先试了再说。
  “陛下,荥阳郡守的奏到了。”有宫人小步急趋,躬身行礼道。
  李世民嘱咐过,如果荥阳有奏,第一时间送到他手里,所以下属都不敢耽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