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所以按照道理来说,就算其他人都知道死的丫鬟叫什么名字,那大师和他的徒弟们则应该是不知道的。
没人敢拿这些事在大师们面前说。
之前大师心善,听到丫鬟们议论“五少爷”,大师觉得可怜说了一句稚子无辜,如果让大师听到紫烟无辜枉死,那大师肯定也得说上些其他的话,或者替死者念一念往生经。
所以如果这些话,让主子和刑老爷听见,那还得了。
主子们都下了命令,严禁讨论这件事。
所以没人敢顶风作案。
那么为什么听见跟紫烟这名字相似的名字,大师徒弟中会有人回头看呢?
不过是一个丫鬟而已。
回头看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知道,紫烟已经死了,为什么会又出现一个名叫紫烟的人。
所以刑宴之要明熙看,这些人中谁回头看了,还有他们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人在下意识的反应,是骗不了人的,尤其是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虽然短短一瞬,只要能看清并记住,那么就能顺藤摸瓜,了解到不少东西。
这时候几个和尚,在回头看后的一两秒时间,就立马转头继续替面前的仆人解惑,期间不在乱看。
等前厅里的五个仆人出去后,又进来了五个丫鬟,其中就有叫紫雁的那个丫鬟,那个丫鬟在和同行的姐妹说话。
“六姨太知道大师在二少爷这里讲经,所以派人传话到三小姐的院子,让我过来给三小姐求个什么保平安的物件。”
三小姐是六姨太生的女儿,母女两人并不住在一个院子,小姐生下来后,都有乳母和嬷嬷教养,姨太太们若是想看自己的女儿,白日可以去看,但是不能带小姐回自己住处一起住。
其实就是防的小姐们,跟着姨太太们学一些不好的,姨太太不像夫人跟老爷是门当户对,大户人家出身,纳姨太太的时候,只是挑喜欢就纳了,品行方面参差不齐。
小姐们虽是女孩子,却不分嫡庶,都是统一待遇,金尊玉贵的好好教养,以后可以为刑家增加一份助力。
大师在佛堂,姨太太们不好拿这些小事去烦扰老爷,也不敢私自去佛堂,如今遇上二少爷让大师给自己院子里的仆人和丫鬟开恩,所以六姨太,就派三小姐身边的丫鬟,来求平安的物件。
这一系列也有刑宴之在六姨太身边安排的人,暗暗鼓动的缘故,让一切都看起来合理,又挑不出来任何问题。
紫雁走到大徒弟玄真身边,询问了一下两岁的小孩子,可以戴哪些物件保平安,玄真取下手上的佛珠,交给了她,让她在佛主面前虔诚的上香叩拜。
紫雁没想到能得到大师徒弟的手串,心里高兴得不行,面上也显现了出来,叩拜完后,欢喜的带着东西离去。
之后陆陆续续有丫鬟仆人进来,许是其他几位姨太太,见三小姐得了保平安的物件,所以也派丫鬟过来了,剩下两位小姐身边的丫鬟也没有例外。
这一场活动,持续了两个时辰才结束。
结束后,二少爷亲自送大师和他的徒弟们回了客院的佛堂,明熙则是等所有人都走了,前厅的大门关上了,他才从堆着供品的一面墙爬出来。
出来后,明熙又小心翼翼的把供品都照原样给摆回去,听说这些东西,等大师明天讲经结束后,会拿出去派发给穷人的。
算是刑府行善积德了。
明熙在前厅里不敢出来,等二少爷回来后,把前厅外面守着的人调开,他才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二少爷身边。
期间所有人都以为明熙在其他地方。
“二哥,累死我了,我在里面腿都蜷麻了,又累又饿。”
二少爷从早上起来就没有吃饭,所以他们现在才吃上饭,刑宴之让伺候的仆人丫鬟都退到院子外面,所以他们俩人说话,不用担心被人听去,导致消息泄漏。
明熙一边吃饭,一边回忆当时的场景。
那个叫玄真的大徒弟,听到紫雁这个名字,他回头看时,表情中是有诧异的,随后立马低头做事。
二徒弟则是皱着眉看,做出一副微偏头侧耳倾听的样子,好似没听清的样子。
五徒弟清净则是看了一眼外面,然后目光又看向自己两个师兄,随后又看了一眼大师所在的方向。
三个人的反应都不太明显,表面上看,看不出来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好歹是缩小范围了。
刑宴之听到刑明熙的叙述后,他略微思索片刻,心中就已确定了嫌疑人是谁,但他没有同明熙说,因为明日还要讲经一天,明熙这个人脸上藏不住事。
另外在两天前,明熙怀疑凶手就是佛堂中的人后,他就暗中派人去查大师和大师那几个弟子的底细。
想来最快也得十来天。
所以他们这就算确定嫌疑人了,也得拿出确切证据才行,大师的威望很高,他们无凭无据指认大师的弟子是凶手,恐怕会惹众怒。
加上刑府内其他人虎视眈眈,恐怕事情的难度会成倍增加。
吃完饭,刑宴之出府去了,他临走前交代明熙不要出他的院子,也不要去跟人打听任何事,老老实实待着就可以了。
他院子里的人,也并不全是衷心于他的。
二少爷交代他的时候,神情比较严厉,明熙认真又严肃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绝对听话。
到了天快黑,二少爷才回来,明熙见二少爷神色有些疲惫,饭后仆人还给他端了一碗安神的汤药,明熙不敢打扰他,自己洗漱完后就躺在了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