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说不准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了。
  明熙心中暗暗感叹,四少爷真是人不大,心思倒挺花的,以前他同桌就说过,这四少爷和大少爷都是花花肠子的渣男。
  三徒弟和四徒弟,则是在蒲团上跪着继续诵经,其中一个倒是规矩念经,另一个则是盯着刑老爷手上的碧玉扳指看了几秒,随后趁众人没有在意他,看这屋内其他值钱的物件。
  五徒弟清净则是跟在大师后面,一动不动,当大师每说出一句含义深刻的佛语时,他便暗暗记下。
  另外两个小和尚,没人约束也没人管他们,他们则是坐在蒲团上,东张西望。
  没多一会儿,刑老爷和大师交谈完毕,交谈完后,刑老爷也没有走,他对二少爷邀请大师来自己的院子讲经的行为很是满意,所以看二少爷的目光很是和善。
  随后二少爷转动轮椅到门口,吩咐外面站着的仆人和丫鬟,男女分开,每五人一组进前厅,让师傅们解疑释惑。
  五人这数字是特意安排的,大师一共有七个徒弟,其中两个徒弟太小,替人解答的事帮不上忙,所以安排五人。
  刑宴之没有把大师考虑进去,一则是大师年纪大了,他院子里的人太多,一次性进来人数过多,一旦有人找大师解惑,其余的人也会壮着胆子去找,大师一旦精力不备,这几个徒弟注意到了,应该会借口提前告辞。
  为了加快进程,所以安排五人进来。
  为了以防意外,二少爷拿出一本新得来的经书,邀大师进前厅的另一侧探讨,那里有桌椅和屏风,不会被打扰。
  刑老爷也爱好佛法,于是跟着二儿子过去了,大少爷不甘落后,跟着一起过去了。
  先进来的是仆人,仆人们一人找一个大师徒弟,大多数是想祈福求佛主保佑的。
  几个徒弟们,跟仆人们说了几句话,等他们上香叩拜完毕后,把早就准备好的供品分给仆人,让他们带回去吃。
  陆陆续续的人进来,几个徒弟们说得口干舌燥,一个人要不停应付来来去去的人时,耐心会耗尽,此时你且去看他,这时候人就会暴露出他内心真实的一面。
  这是二少爷昨夜教他的。
  其中有几个仆人和丫鬟性格执拗固执,不知道是不是二少爷特意吩咐人安排的,反正五个和尚,每一个人都能遇到这样难缠的,而且不止一个人。
  渐渐的那个大徒弟玄真,会在难缠仆人转身离去时,松一口气,二徒弟定光则是皱眉,三徒弟四徒弟则是寻找空隙,给自己倒茶水喝,五徒弟没什么太大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哀乐。
  就在这时候,门外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紫烟,你怎么也来了。”
  声音很大,大得连刑管家都诧异的回头向外看去,众人只看见一个女子的身影从门外匆匆走过。
  明熙就在这一刻,快速的看这几个徒弟的反应,发现只有四个徒弟回头看了。
  大徒弟玄真,二徒弟定光,五徒弟清净,还有最小的徒弟修善。
  最小的徒弟可以排除,他许是因为好奇所以回头看,而且以他的身板儿,杀人剜心是不可能的。
  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三个嫌疑人了。
  第19章
  这就是二少爷早上临走前交代他的,二少爷会吩咐人,让一个丫鬟穿得跟紫烟相似,然后让一个有口音的丫鬟,突然间说上这样一句话。
  紫雁,你怎么回来了?
  那个叫紫雁的丫鬟,是刑府三小姐身边的丫鬟,是前不久刑宴之让人采办丫鬟学奉茶时,多买了一些丫鬟给几位妹妹送过去的,三位妹妹,每个人的院子里都送了四个丫鬟。
  这丫鬟原名本不叫这个,是刑宴之昨夜派人让她改的,三小姐才两岁,跟着嬷嬷丫鬟们在小姐所在的院子住,基本上没出过门,所以就算丫鬟改了名字,也不会让人注意到。
  这就是刑宴之告诉明熙,要他做的事。
  看听到这句话后,回头看的人有几个。
  然后记清楚他们当时,听到这句话的表情和动作。
  刑府内死了丫鬟,主家只会尽力压下这件事,不会闹大,更不会主动和客人们提起死的丫鬟是谁。
  就算客人们自己打听到了,主家们也会当不知道这件事,尽快的遮掩过去,消灭这件事带来的影响。
  既然已经确定凶手有可能是佛堂中人。
  那么刑宴之就想办法,把大师和他的徒弟带来,分开闲杂人等,然后出了这一个法子。
  既然是佛门中人,他们必定不会多嘴多舌,去向仆人探听这些八卦消息,去客院做事的仆人都是刑府里嘴最严的,尤其是在大师他们面前做事的仆人和丫鬟。
  紫烟的死是在前院发现的,居住在客院的大师和徒弟们,就算隐隐听到消息,也只是知道死了人,并不会知道死的是谁。
  搜查客院时,虽然佛堂也在客院,但却是一南一北两个方向,佛堂那边也能看见,但同样不会知道死的是谁。
  大少爷没那个胆子去搜佛堂,他要是敢,刑老爷第一个就打断他的腿,所以去客院搜的时候,带的人并不多。
  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就是一个大少爷带着一众仆人去客院而已,只不过带的人多了罢了。
  一个丫鬟而已,搜查客院仆人令牌时,肯定都是找其它借口搜的,也不会搜得翻天覆地,让客人面子上不好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