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白酒徐墨阳会做,但是手艺有限也需要时间,糖用冰糖最好,但成本太高徐墨阳找了平替,现在最难的反而是没有辣椒,他幸运的买到了辣椒种子,可种出来少说也要两三个月……只能加点茱萸试试了。
  “从头到尾,这些都不能沾油,不然就废了。”
  徐墨阳仔细叮嘱道,不出意外这坛子就是以后的母水,等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前前后后要一个月的功夫,他可不想揭开盖子的时候一朝回到解放前。
  晚上还是去老夫妻的面摊填肚子,徐墨阳要的是河虾浇头,清水煮熟的河虾被掐头去尾挑去虾线,只剩下白胖的虾仁在面汤中沉沉浮浮,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有些老,但徐墨阳还是吃的心满意足。
  徐墨阳和叶娘子是面摊的最后一波客人,他们在吃面的时候,老夫妻便已经开始收拾摊位了,虽然没有多少接触,但彼此的默契还是让徐墨阳吃了满嘴的狗粮,直到睡觉的时候还觉得撑得慌。
  他们两人没有住客栈,而是让牙人帮着找了个商队客栈附近的民宿,跟商队分开之前还特意找了个疼孩子的母亲,让她每天早上过来拿个茶叶蛋回去,特意叮嘱只能从徐墨阳或者叶娘子手中单独拿,周围不能有人。
  茶叶蛋的生意在第一天早上就顺利打出了名号,因为徐墨阳祭出了试吃大法,又宣传了一波制作方法是他们的独门秘方,几天以后他们就要跟着商队走人,以后都不会来这边的消息,甚至还编了一段顺口溜来带货。
  “乞巧蛋,乞巧女,女儿吃完有巧手,男儿吃完娶巧女。”
  在撒出去一大把饴糖后,徐墨阳成功让这个顺口溜传遍小镇,营销策略多管齐下,第一天的百来个茶叶蛋被卖了个精光,还一直有客人问当天能不能再做一批。
  对此,徐墨阳当然是……拒绝啦。
  他卖的茶叶蛋的确贵,但各个都是实打实在卤水里过夜的,即使回去就开始做,也要等第二天才能上,徐墨阳和叶娘子也试过快速做茶叶蛋,一两个小时出锅的那种,但总觉得少了些味道,虽然许多人不一定能吃的出来,但徐墨阳没法过自己的良心关。
  听起来甚至有些可笑,但这是徐墨阳的坚持。
  第15章 镇上吃火锅
  名声打出去了,生意就好做了,叶娘子和徐墨阳两人每天做了多少茶叶蛋就能卖多少出去,也就是提前说明他们在这边只待上两三天,不然光靠商队的名声可护不住这方子。
  除了做生意,徐墨阳还买了不少可以长期保存的调料,这边的物价要比之前的小镇贵上一些,按照生活成本和人口密集程度成正比的关系,这些被归为药材的调料大部分只会越来越贵,至少也不会比这里便宜。
  加上一些大部分人可能不太重视,但徐墨阳却觉得有用的生活必需品,等再次上路的时候,他们的车不但没有轻下去,反而又重了不少。
  “只要能长出两棵辣椒,我们就不算白种。”
  徐墨阳看着车上增加的几个小盆,只觉得自己的种植欲得到了空前的满足,他也懒得去想明清时期才会出现的辣椒种子为什么现在能买到了,反正左右不过是种田文主角的标配,或者历史上的小蝴蝶又扇翅膀了。
  叶娘子没有吃过辣椒,自然不知道这种植物能给饮食带来多大的变化,但看徐墨阳这样郑重其事,她心里也多了些期待。
  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方便面还不确定成不成功,他们吃的依旧是白面饼子,只不过里面加了两个切片的茶叶蛋,徐墨阳吃着还好,牙齿磨损不少的叶娘子却是吃的有些艰难。
  “等到了下个镇子,我们再吃一次火锅。”
  徐墨阳计算着辣椒的生长时期和种子数量,咬了一口没肉的饼子,低声对叶娘子说道,不过彼此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绝不给别人瓜田李下的机会。
  在古代,人们对名声的要求更重于生命,对女性的苛刻也远大于男性。
  “真的?”
  叶娘子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前两天徐墨阳费心思倒腾了一堆料,清汤的那锅子少了些滋味,但红汤的那锅吃到嘴里跟火烧一样还有些发苦,可就是让人停不下嘴,要不是徐墨阳拦着,叶娘子非得把火锅底料都喝到肚子里去。
  可就算是这么管着了,叶娘子的肠胃还是受不住这么多油脂,晚上跑了好几趟茅房,弄得后面两天只能喝点肉粥清肠胃。
  “这次我们吃虾滑羊肉锅!”
  徐墨阳就不是个亏待自己的性子,他第一次从头到尾diy火锅没经验,这次把清汤锅多做些,红油锅子少做点,保证叶娘子全吃完了也能扛得住就行,不过他是真的没想到,叶娘子居然是个辣锅爱好者。
  上次他们几乎把所有的食材都到锅子里走了一圈,能经住考验又味道不错还常见的肉类,就这两种勉强合格,徐墨阳索性专制一回,直接定下火锅的主旋律。
  想想切成薄片的羊肉在火锅里滚一滚,出来的时候往料汁里一蘸……徐墨阳毫不客气的说,光靠他自己一个人就能干掉三斤羊肉!
  “到时候你去找些手巧的女子,我们一气吃个痛快。”
  徐墨阳把最后一口饼子塞到嘴巴里,抖抖衣服起身上车,莫名其妙的来到另一个时空就算了,亏了自己的嘴巴肯定是不行的。
  商队依旧是差不多的规模,只是少了几个人又多了几个人,徐墨阳琢磨着按照这个轮换速度,没等到河州卫人就得换个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