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果然是被养废了……”
  徐墨阳努力绷紧了面皮,不让自己因为疼痛做出龇牙咧嘴的鬼畜表情,想当年他高中的时候,背着三十斤重的书包都面不改色,竹筐整个他试着拎过,绝对没有三十斤重,可就是这么几个小时的路他都受不了。
  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他没有在肩膀上看到,或者摸到什么可疑的红色痕迹,不至于担心自己会因为伤口发热而生命垂危。
  吃饱了肚子,在上面略略休息了一会儿,刘老二便又迈开了步子,只是速度又放慢了许多,徐墨阳的随身物件都不是什么寻常货色,手环换来的钱粮即使是支付了刘家的生活费还有许多,刘二郎也不怕放慢速度后耽搁生计。
  夕阳西下,刘二郎和徐墨阳总算是看到了村庄的轮廓,酸痛的腿部肌肉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徐墨阳硬是靠着一股子劲儿,在天色彻底暗下来之前进了村子,让以为今晚只能睡在野外的刘二郎很是松了口气。
  虽然因为职业问题没少席地而眠,但有了热水和床铺,谁会愿意让自己吃苦呢。
  刘二郎靠着自己过去的经验,熟练的找到了已经睡下的村长,一番闲话家常后,拿到了铜板的村长十分高兴的腾出了一个房间,给两人暂住一晚,还将大儿子家叫了起来,张罗着给他们烧了热水,做了些吃食送过来。
  乡下人家挣钱的门路本来就少,现在只是腾出一间屋子,再花些心思就有一笔外快,村长除非有迫不得已的由,不然不太可能拒绝。
  “炒两个鸡蛋,多用些细粮。”
  刘二郎问了徐墨阳的意见,转身便让村长将伙食提高了一个档次,又从自己的背篓里翻出一块干肉,让村长家剁碎了一起炒。
  徐墨阳之前就跟刘二郎说好,这一路下山的花销他负责,还提前给了刘家一块碎银,让他们多退少补,不然刘二郎是宁可啃干饼子的。
  毕竟挣钱不容易。
  “放心,这些我们另算。”
  刘二郎看着村长微变的脸色,自然的抖了抖衣服,哗啦啦的铜钱碰撞声响起,什么镇定剂都没有它们管用。
  “成,两个够吗,要不要再加几个?”
  只要有钱,那就不是问题,如果还有问题,那就是钱没给够。
  “够了,小郎君喜吃全熟的。”
  徐墨阳出手大方,但刘二郎却是要养家的,这份伙食费省下来做些什么不好,吃到肚子里实在是浪费。
  村长媳妇是个瘦瘦的老太太,看人的时候也没什么笑意,做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将大儿子支使的团团转,又撵着大儿媳去厨房做饭招待客人,自己将两个鸡蛋细细洗过,也跟着进了厨房。
  “看好了,鸡蛋是这么炒的。”
  老太太一边刻意提高了声音,一边眼疾手快的将故意留多了蛋清的蛋壳放到旁边的滚水中,看到变成了蛋白后赶紧连壳带水一起倒出来,示意她赶紧吃掉。
  肚子都这么大了,不吃些好的怎么给她生孙子。
  看着儿媳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样子,老太太扭头继续炒蛋,都说他们家日子过的好,可三个儿子都要盖房子,他们老两口咬着牙干还是欠下了许多债务。
  这也就算了,偏偏前两年村里来了只黄仙儿,虽能保护家畜,却也胃口极大,除非是真的有重病的人,或是陌生的贵客到来,它闻出谁家有吃鸡蛋,那家里的鸡鸭晚上就得被咬断脖子,他们还得把一半的鸡鸭作为供奉赔罪。
  她们家都有多久没吃过鸡蛋了!
  “这……”
  刘二郎看到了老太太的小动作,皱紧了眉就想开口,衣袖却被扯了下,转过头,就看到徐墨阳把食指竖到唇边,做出了噤声的手势。
  自尊有时很脆弱。
  老太太的手艺还是不错的,炒出来的鸡蛋虽然只有一点粗盐,却是细嫩无比,入口就化,却并不是夹生的口感。
  也许是因为细粮不多,端出来的主食也不是面饼馒头,而是拨鱼儿,尝一口微微带咸,吃下去热气腾腾,有着汤水润着也不觉得噎嗓子,一碗下去从喉咙口暖到胃。
  “饱了。”
  徐墨阳留下了大概三分之一的鸡蛋,冲着刘二郎使了个眼色,便从自己的竹筐里拿出一根细柳枝,准备刷牙休息了。
  “我也吃不下了,这些你们分了也好,丢了也成。”
  刘二郎冲着村长笑笑,也起身离开,刚刚的炒鸡蛋他一口没动,就着热水用自家媳妇的饼子填了肚子。
  “你过来。”
  老太太仍旧是板着脸,看起来不太好惹的模样,端起放着鸡蛋的碗转身进了厨房,还不忘冲着大儿媳招呼一声。
  拨鱼儿被吃了个干净,但锅里还有一点剩下的汤水,老太太沿着锅的周围刮了刮,将残渣尽量聚到锅底,又是一瓢水下去,借着余热将水烧开,把鸡蛋倒下去搅了搅,水面很快便飘起了星星点点的油花。
  “喝了,把这碗给老大端出去。”
  蛋花汤被分成两份,老太太将鸡蛋比较多的那一份递给大儿媳,盯着她全喝干净了,才肯把人放出去。
  她这个儿媳是个憨的,如果让她端出去跟儿子分着吃,自己那份肯定是一半给孩子,一半给自家汉子,可她也不为自己想想,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呢,吃不好怎么生?!
  要不要分给老二老三?大儿子一家干活的时候,那两个房子里的人跟死了一样,他们这边的动静也不算多小,摆明了就是不想出来干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