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幸运的是,临走时郭子仪也将器械还给了他。
这些器械没有用在大将军哥舒翰的身上,至少可以拯救一个坚强的小兵。
他再次看向众人,郑重托付:“我需要一间手术室。”
潼关的军医虽然也对李明夷做过的植皮术有所耳闻,但听到手术室那些近乎苛刻的繁琐要求时,还是有些为难。
“若真是按李郎所言,则所费不少啊。”
这一点,李明夷倒是没有反驳。
当初在陈留建立第一个手术室,是春娘和谢敬池轮流出资,所费的钱足够买下好几个劳动力。而今哥舒翰将军迟迟不肯出兵,运河要道又随时可能被安禄山截断,之后的每一粒军粮都是吃紧的,医药所费也必须花在刀刃上。
另一位军医亦叹息道:“且改建军营这样大的事,必须告诉田将军。只是……”
只是田良丘真的会答应吗?
毕竟,一个小兵的生命,在十万大军中,就像河里的一滴水,根本不足重要。
他们这样无名无姓的小兵,又怎可能与将军一样被重视呢?
对方的担忧,李明夷可以理解。
他神情平静地回视对方,眼神中却带着一种坚信,笃定道:“如果是我认识的那两位将军,他们一定会珍惜每一个士兵。”
就如医者会珍视每一个病人。
将军二字的含义,身为将军者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
话音刚落,正准备动身的几个军医,脚步却忽然被粘在地上,视线集中在李明夷背后,接着便自觉向两侧退开、让出一道。
李明夷马上回头看去。
不远之处,停下三匹骏马。
为首之人翻身下马,立刻向他们走来。大概是刚结束操练,他还没换下铠甲,一身铁光熠熠,照出坚毅的面庞。
跟在他身后慢吞吞下马的,是军医长赵良行和去通报的林慎。
看来他们此前的发现不仅引起了军医长的重视,也立刻被上报到了田良丘那里。虽然知道田良丘一贯治军勤恳,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但做到这个份上,还是不由令人生出敬佩。
“听说军中蛟墙肆虐,我来看看将士们的情况。”走到病人房前,田良丘目光扫视一眼,盔甲下的双眸罩在阴影之中,显出与寻常不同的严肃庄重。
正好,军医们将刚刚接治的那个小兵的情况向他说明。
对于军医的请示,田良丘没有立刻回答。
他脱下头顶的盔甲抱在手里,走进房中。
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小兵,模样在所有病卒中也格外扎眼。田良丘径直走到他身边,蹲下身看他。
“将军……”年轻的士兵见到长官,下意识想要起身。
田良丘伸手按住他的肩膀。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小兵不知是疼的,还是因为激动,双肩不停发抖:“我,我叫丁顺。”
“今年多大了?”
“十五。”
田良丘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才十五,为什么要参军?”
兴许是因为第一次被长官亲自问话,少年紧张得似乎连疼痛都忘记了,脑子一片空白:“因为外头吃不饱饭。”
这句话一出口,他马上就后悔了。
怎么能在将军面前说这种话呢!
他咬着牙关,赶紧补了一句:“我,我是想打跑燕人,让阿耶,阿娘,还有村里的人都能吃饱饭。”
田良丘看着他,点点头。
“治病可能要吃些苦头,你愿意吗?”
小兵用力地压着下颌,吞了口唾沫,但还是说:“我不怕吃药,也不怕疼。”
“好。”
田良丘托起他的脑袋,把手里的头盔戴到他的头顶。
不太合尺寸的盔甲罩在那小脑瓜子上,看上去有种说不出的滑稽。小兵抬着眼皮,看着罩在自己头顶属于将军的东西,瞳孔不敢置信地颤动。
“将、将军……”
“别看它脏得很,在战场上可救过我的命。”田良丘拍拍那头盔,笑着看着年轻的小兵。
“现在给你了。”
说完,他再次起身,转头看向已经齐齐站好的军医们,唇角严肃地张开——
“无论如何,都要治好我的士兵,这是军令。”
军令一下,手术室在当天就搭建完成。
手术即刻开始。
躺在手术台上、呼吸着甜油的小兵已经脱离了疼痛,正安静地闭着眼睛。
站在陌生房间中的三人,彼此对视一眼,继而同时将视线集中在病人暴露出的腹部。
这是军中第一例胆道蛔虫病,但以十万的基础人群数来考虑的话,很可能不是唯一一例。田良丘身为副将,需要关心的远远不止是一个士兵的安危。
这场手术意义非凡。
再次站在手术台前,李明夷深深呼吸一次,执起已经被消毒好的手术刀。
刀锋流畅、笔直地划过皮肤,一层一层打开视野。
腹腔中的脏器顿时映入眼中。
第61章 空肠憩室
暗红的肝脏水肿。
整个被打开的腹膜中弥散着淡淡的黄色液体。
这幅熟悉的画面,立刻让三人联想起之前的手术经历——
腹内感染。
大致查看片刻,李明夷用浸着盐水的布垫把周围的胃与肠道隔开,接着向前伸出手:“大腹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