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人,你可知那戚御史是何人,又为何而死?”段邦说到这里看着姜初。
  姜初不敢回答,她光是想到那种可能都为言县令绝望。
  谢辰闭上眼睛,桃香的话在耳边回响,他不自觉落下泪,但是无人注意他。
  所有人都看着段邦。
  段邦流下泪,吼道:“是为十二岁女儿讨公道撞柱的戚御史啊!”
  “杨丞光虐杀十二岁的孩子,被流放到淮阳,当刺史,哈哈~~这居然算惩罚啊!“
  “戚御史撞柱而亡,杨丞光才离开京城一个月,戚御史的父母先后跌倒而亡,妻子被吊死,幼子直接扔到井里。”
  “短短三个月,戚御史家破人亡,无一人敢过问,只剩一戚御史先前帮助过的老翁,又等三个月,才敢去为戚家捡骨立碑。”
  “然后背着牌位逃出京城,在城外歇脚和言大人相遇了。”
  “一饭之恩,老翁多说了几句京城的恶,言县令本是闲聊,谁曾想居然得到如此消息。”
  “老翁知道言县令居然要去告杨家人,直言让他放弃,不为自己也为家人。”
  “言县令派人进去悄悄打听了一下,戚御史的事人尽皆知,他失魂落魄的回了泽城。”
  “他埋葬了金家所有人,安抚言夫人,要积攒力量才能报仇。”
  “私下为了活命,也为了泽城,言县令向杨丞光摇尾乞怜,杨丞光才放过,撤走人手。”
  “原来杨丞光一直不杀言夫人,就是在等言县令回来,他的人手一直躲在泽城,若是言县令选择不对,县衙的人依旧身首异处。”
  “言夫人一直被瞒着,过了两年,两人又有了小诚儿,我们都为言大人高兴,可是,夫人居然知道了言县令投靠杨丞光的事。”
  “夫人,怎么接受得了!两人最终形同陌路。“
  姜初心情沉重,试探问道:“如果言县令如实告诉夫人,夫人会理解他吧?”
  段邦已经平静下来,“我也这么问过言大人,在他无数次带着花回来的时候。”
  “可是言县令说:夫人刚烈,何况就算是有千般理由,我已经做了这不孝之事,我怎舍得让夫人煎熬,同我一同不孝?难道要因为我的无能与无奈,去让夫人和我一起跪在杨家脚下么?”
  ”还请诸位也不要在言夫人面前提起这些。“段邦请求道。
  姜初等人自无不应,心中唏嘘。
  “太子没帮戚御史家么?”姜初问出了从开始就有的疑问,如果太子如此行事,她该多考虑一些了。
  第92章 准备就绪
  对于姜初的问题,段邦并不能解答,他对于这件事的内情,都是来自于言大人。
  姜初也不失望,决定回去好好问问孔华。
  “言县令可以下葬了吧?”
  “明天一早我就去找言夫人商量。”段邦道。
  “你要告诉她实情么?”姜初问。
  段邦摇头,“言县令早就想好了理由,凶手是杨丞科的人,到时候麻烦姜大人也这么说。言夫人对杨家恨之入骨,这么说她会相信的。”
  姜初应下。
  此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姜初回了自己的房间,桑紫打来热水给姜初泡脚。
  “多谢,这几天真是累极。”姜初把脚放在热水里,感觉全身都放松了。
  “大人辛苦了。”桑紫满眼心疼,又问:“我们明天就走么?”
  “后天吧,给季师爷点时间准备一下,明天你去厨房,麻烦陈大婶多做些干粮,我们从泽城去淮阳,要跑五个县才有码头。”姜初已经看过地图了。
  一想到接下来要走的路,就感觉屁股疼。
  “大人,这几天我观察了一下阿大他们,他们有投靠大人的意思。”
  “再观察一段时间,我们不缺人手,他们我不是很放心。”姜初早就发现这六个侍卫越来越顺从有礼,但是他们毕竟是杨府出来的。
  “也好,在后院,他们逃不过我和桃香的眼睛。”桑紫自信道。
  “那就多谢桑紫大管事了。“姜初笑着拱手。
  桑紫脸颊发热,感觉自己身负重任,一脸严肃,“必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翌日一早,不知道段邦怎么和言夫人交流的,反正姜初起来的时候,灵堂已经搭建好了。
  只停一天,就下葬了。
  泽城的人,这才知道,言县令居然已经身死这么久了。
  纷纷来吊唁,有富商心里痛快,想来看热闹,结果看到周济带着二十个壮汉,守在门口。
  什么心思都没了,只想快点上炷香走人。
  县衙的哭声一整天都没断过,言县令的死让百姓悲痛欲绝。
  周济悄悄安抚,用的姜初的名,百姓们绝望之余又燃起希望。
  瘟疫过后,姜初在整个淮阳都是很有名气的,而青州的话本子,是所有茶楼争先恐后都要抢的。
  特别是《姜大人梦花捉恶鬼》,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所有人在听过周济的话后,都默默回去收粮了。
  这些都是姜初不知道的,她一整天都待在后院,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计划,又不断推翻,不断完善。
  写满字的纸最后都落入火盆,化作灰烬。
  落单的阿二守在门口,谁懂啊,因为要守夜,只休息了一下,醒来,自己的小伙伴都不见了。
  泽城已经确定没危险,姜初也不需要阿二守夜,阿二就白天来跟着,姜初也随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