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段邦叹息一声,“言县令想要求姜大人的帮助,可是我和周济都不报希望,所以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
  “谁知道,张先生居然提前写信给了卫大人求助,卫大人的回信让张先生看到希望。“
  “张先生逼迫周济去青州试一试,我们想着也暂时不要走上绝路,周济就去了。”
  都说到这里,段邦也不再隐瞒。
  继续道:“我们原本的计划是,让大家故意不收粮食,周边的几个县也是如此,等刺史府快来人的时候,我们集合所有人,抢粮铺的粮食。”
  “刺史府会被这大片田地的粮食拖住,我们直接往淮阳走,直接给淮阳换个姓。”
  姜初咂舌,“你们真是胆子大啊!你们知道淮阳的闻人将军有多少兵马么?“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闻人将军和杨家关系并不好,所以还是有机会的。”周济补充。
  “是啊!然后你们借机投靠太子,淮阳这么大块肥肉,太子很难不心动啊!”姜初想了一下,可行性居然还可以,前提是闻人将军不动手。
  不然都是送人头。
  “闻人图一定会动手的,闻人家的人都在京城,如果闻人图敢让淮阳出事,他家里人肯定出事,你们觉得,闻人图会为了你们放弃他的家人么?”谢辰冷声道。
  “我们别无选择,总比饿死好!”周济低下头,他难道想带大家送死么?
  “写吧,写泽城赋税欠条,盖言县令官印,我带去淮阳刺史府。”姜初不再追问这些人想造反的事。
  多稀罕,这样的朝廷,不想造反的流民不是好流民。
  姜初她,也是好流民,也是想过的,就是没本事付出行动而已。
  “欠条?这能行?”段邦不可思议。
  “为什么不行?没有嘛,又不是不给,交给我。”姜初很无赖的想,到时候让杨丞科去问言县令要好了。
  “桑紫,去把那个盒子拿来。”姜初吩咐道。
  段邦已经在写欠条了,周济找出官印,等段邦写好,哐的一下,盖上去。
  姜初满意的接过,“写的不错。”
  又把桑紫拿来的盒子打开,明黄色的盒子明黄色的布料,里面躺着一支毛笔。
  “御赐毛笔,借你们好好用。”姜初很不舍的,这只毛笔可是帮她很大的忙,拿去吓唬了很多人的。
  “对了,我会想办法,让你们泽城有个新县令,你们两个?谁想?”
  两人还看着御赐毛笔发呆,姜初又语出惊人。
  “张先生。”两人异口同声。
  “不行哦。”姜初摇摇头,“只能顺位,我可没本事让一个没官位的人突然当县令。”
  “你们两个选,还有,我只是尽力而为,不要抱太大希望啊!”姜初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如此就感激不尽了,就让段大哥吧!”周济主动道。
  “是啊,大人,就推荐我吧!”段邦毫不谦虚。周济必须可以乱跑,有大用处的。
  正事算是解决完,姜初才有心思问其他。
  “小云的爹在你们手下做事吧?”
  周济点头:“他会做弩箭。”
  哦豁,看来造反计划考虑的很多嘛,这么穷,说不定钱是养兵了啊!
  姜初不再多问,问出另外一个问题:“言夫人和言县令为何关系到如此地步?”
  这个周济还真不知道,但是段邦知道。
  “唉,也是世道捉弄,言夫人家里有窑洞,泽城的瓷器都来自于金家,金家二十年前还烧出过贡品。”
  “言县令初到泽城,意气风发,想要让泽城蒸蒸日上,他对金小姐一见钟情,金老爷也欣赏言县令,两人成了亲。”
  “可是七年前,金老爷的窑洞烧出了一尊眉心带红的白瓷观音像,那观音像栩栩如生,不同于普通白瓷,竟然如玉一般温润。”
  “金老爷想要送给杨谙,又没有门路,观音像太过好看,刺史府直接来了人,那时候杨丞光才当上刺史半年,而闻人将军还没到任淮阳。”
  “刺史府直接带走了观音像,杨丞光嚣张跋扈,直言只喜欢独一无二的,金老爷不敢不从,他不敢再烧观音像。”
  “所有人都低估了杨丞光的凶恶,他说的独一无二,是不允许金家再开窑,不许出过观音像的窑洞再出其他。”
  “所以金家开窑第三天,没有一点预兆,金家窑洞坍塌,金家深夜遇匪徒,一家三十七口,除了已经嫁给言县令的金小姐,无一人生还。”
  “金小姐突闻噩耗,动了胎气,怀孕三月的孩子直接胎死腹中。”
  段邦想起那段日子都觉得不寒而栗,喘不过气来。
  “张先生得知消息,立刻赶来,叫言县令把夫人圈在府中,怕被杨丞光灭口,言县令和言县令熟悉的人也难逃一死。”
  “言县令那时候还没有那么认命,他要去告御状。”
  “杨丞光自大,根本不怕,也没想过拦人,言县令顺利出发了。”
  “言夫人着人收敛了金家尸首,不下葬,她在等言县令,我们也在等言县令回来。”
  “可是,一个月后,言县令回来了,没有带回任何来处罚杨丞光的人。”
  “他的背不再挺直,原来,言县令根本没进入京城,他在离京城不远处修整,遇到了一个老翁。”
  “老翁是戚御史的家仆,他背着主家六口人的牌位要回老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