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不是每个官员在经手答卷的时候,都会细看她所写的内容。
  但是糊名的官员一定会。
  因为糊名一事上不能出错,他们会进行多次确认。
  施元夕猜测,这个王学正之所以能够这么肆无忌惮,便是因为当日监考她的另外三个监考官,也被他背后的人封了口。
  不管他们究竟有没有看到施元夕所写的内容,到了这个公堂上,都只会说没看到。
  不是每个人都是齐学正,有所忌惮,明哲保身之事,实在正常。
  王学正闻言,先是一怔,随后高声道:“你这分明就是狡辩,你那日所写的策论是我亲手封存的,题目压根就没有任何变动。”
  “你想要用这等方式为自己争辩,也不问问……”
  “是变动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同在这堂上,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过的一位博士,突然开了口。
  王学正的脸色巨变,骤然回头,不敢置信地看向了他。
  那博士微顿,向前走了两步,缓声道:“下官马宇吉,所负责的,正是本次考试的糊名之事。”
  马宇吉,同是本次考上来的新科进士。
  不同的是,他投向的不是魏昌宏,而是周瑛。
  周瑛既是想要真正走到朝前,那身边就不能只有一两个人。
  朝中已有的官员不谈,想要培养自身势力,没有什么会比新科进士来得更好的了。
  周瑛从名单中筛选出来了十几人,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量,最后留下来的只有几人。
  其中之一,便有这马宇吉。
  寒门出身,勤学上进,人品较为端正。
  有影卫在身边,打探如徐京何这样的人的消息不容易,但想要查一个百姓,还是较为简单的。
  但因为之前施元夕受到的关注较多,明里暗里也有不少人盯着她,她便没有跟马宇吉有什么来往。
  虽没有来往,可互相的立场却是清楚的。
  今日这番事情,施元夕在不确定齐学正立场的前提下,还敢这么大闹,就是因为今非昔比。
  他们如今并不是无人可用的状态。
  这件事情的始末,马宇吉也不是很清楚,但他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必要时候,施元夕只要传递信号,他便一定会接上。
  所以,她到底有没有更换议题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马宇吉会怎么说。
  那魏家能够以这等方式栽赃陷害她,她如何不能还以颜色。
  “下官可以证明,施元夕所写的议题,并非眼前这个。”马宇吉抬手,指向了那些答卷:“且眼下所能看到的所有答卷,都跟下官当日糊名时见到的有极大出入。”
  “除此以外,审阅、封存之事,都是由王学正一手操办,此事上,若有人调换了施元夕的答卷,此人必是王学正无疑。”
  当下,满场哗然。
  当出现第二个人为施元夕作证后,便已充分能够说明此事可疑。
  更别说,这位马博士进入国子监的时间尚短,且他一直都在的是丙等院,从入国子监开始,就与施元夕没有任何的交集。
  说齐学正偏向于施元夕,或许还能说得过去。
  马宇吉是完全没必要这样去做的。
  众目睽睽之下,又出现了第三人。
  他们说话时,邱学正在一旁,将手里的那张答卷仔细看过,随后道:“这份答卷,确实不是当日施元夕所写的那份。”
  邱学正抬头,目光落在了施元夕手里的策论上:“再有,笔迹议题可以模仿,人写文章的风格习惯,遣词造句却大有不同。”
  “只要认真对比,必能发觉异处,此事之上,施元夕确实冤枉。”
  连续三人!
  这等情况下,就连刚开始言之凿凿的胡学正,亦是立不住了。
  他眼眸闪烁,撇开了眼,不再多言。
  施元夕却道:“这般事情,邱学正识得,国子监内最为德高望重的胡学正自然也该识得。”
  “可国子监反复审阅的过程中,胡学正却坚持是我所写。”她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向胡学正:“究竟是这份答卷真是我所写,还是胡学正想要它变成我写的?”
  “你……”那一惯看不上女学子的胡学正,此刻脸色涨得通红,神色难看,却是连半分辩解都说不出口。
  证据明确,且牵涉重大。
  梁皓当堂判定,国子监出具的这份答卷为假,将胡、王二人扣留在大理寺中审讯。
  判处本次晋升考试的评分作废,还了施元夕清白。
  但王学正在堂上拒不认罪,还说是施元夕刻意构陷于他,更咬死了没有第二份答卷。
  梁皓沉声道:“你原本的那份答卷,只怕是找不到回来了。”
  对方咬得这么死,便说明已经将证据给毁了。
  没了那份答卷,这次晋升考试等于白考。
  虽说卢祭酒说,会给施元夕一个交代,可他们都清楚,没有答卷,再如何补偿,也是不可能越过答卷,直接让她晋升的。
  此事虽已言明,但施元夕晋升之路,到底是被对方阻断了。
  大理寺堂上,王瑞平看着,都忍不住叹气。
  这女子的晋升之路,比起寻常人,是要难上太多。
  但事已定论,眼下也是别无他法。
  他微顿了瞬,正打算抬步离开这大理寺时,忽而听施元夕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