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一阵长久且令人窒息的沉默后,连她面前站着的钱侍郎都尤其不安地回头看了她一眼。
  却见她仍旧垂着头,闭口不言。
  场面瞬间陷入了僵硬中,钱侍郎唯恐惹来魏昌宏不悦,当下擦了擦额上的汗,轻声道:
  “子弹的研制进展很快,三个月后,必定能将第一批成品送往边疆。”
  魏昌宏目光冷沉,只看着那默不作声的施元夕,冷声道:“若此刻大军兵临城下,你们也能让那北越人在门外等你们三个月?”
  “下官不敢。”钱侍郎只低声道。
  他本想着就这般将此事遮掩过去便算了,魏家在朝上失利,魏昌宏心下急切,勒令他们尽快拿出东西也实属正常。
  却没想到,刚才还缄默不语的施元夕,此刻却是道:“子弹的研制时间,无法缩短。”
  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她直接说不能缩短时间。
  这让魏昌宏的神色,一下子冷了下来。
  施元夕神色平静地道:“子弹的制造工艺,远高于改制火铳,且对精细度的要求尤为严格。”
  “此事之上,不是学生不想,而是目前兵部绝大部分的官员,无法跟上学生的进度。”
  满殿俱静。
  她这话是毫无预兆的脱口而出。
  那边的王瑞平直接听得头脑发懵,他转过了头去,以一种不可置信的眼神,同边上的吏部尚书对视了眼。
  吏部尚书也沉默了。
  施元夕绝对是第一个,以国子监学生的身份,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地说兵部官员能力不够的人。
  可实际上就是如此。
  本来兵部当中能够帮到了施元夕的官员就格外有限,魏昌宏还拿有真才实干的人去顶了兵部的罪。
  人手不够,还怪兵部进展缓慢。
  其他事情上,施元夕是朝堂炮灰,可这火铳和子弹的事情上,她便是绝对的主宰。
  “凡大型武器,皆是多人的智慧结晶,学生是能制造出非同寻常的武器,可学生也只是一届凡人,没有三头六臂,无法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制作工作。”
  “何况子弹的需求,比之改制火铳多了许多。”
  大梁没有机器,人力制造子弹本来就复杂且比较危险。
  施元夕第一次实验的时候,也险些发生了爆炸事故。
  想要规避风险,这事做得就得更加细致。
  青云寺那边的进度比兵部的要快上许多,但为了不发生意外,施元夕还是让他们放缓了速度。
  魏昌宏倒是好,嘴皮子上下一碰,便问她要结果。
  那既是要结果,她便索性直说了。
  无数视线之下,施元夕面无表情地道:“刑部带走的陈大人、王大人、蒋大人等……都是研制子弹的重要官员。”
  “研制官员减少众多的情况下,所需时间只会更长。学生理解魏大人心情急迫,学生亦是如此,只是学生不清楚,在已经明确原刑部侍郎屈打成招的情况下,这几位大人为何仍旧没有得到释放?”
  “战场迫切之下,何等罪名要胜过了研制一事?”施元夕抬眸,目光平静地看向了那位赵尚书。
  前刑部侍郎已经被问罪,如今掌管着刑部的人,便是他了。
  那赵尚书被她的话问得噎了一下,她可真是年轻气盛,还是一副学子做派,这等事情,哪能是这么在朝上问的?
  对于魏昌宏而言,再重要的研制,也不能越过了权力的博弈,而直接交到了不相干的人身上。
  否则的话,何不将那兵部的门打开,让所有的有识之士都参与进来了?
  她搞错了上下关系,造出火铳来,只是为了更好地掌权,而不是为了造出火铳,忽视所有的厉害关系。
  施元夕如何不知道?
  她就是知道,才会在这朝上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今日的话,她不光是说给了魏昌宏听的,而是告知了天下人,尤其是刚刚进入朝堂的那些新科进士。
  不论他们眼下是想要投靠魏昌宏,还是有了些别的心思。
  她想要说的都非常简单。
  那就是他们的才学,他们的抱负,他们的想法,都不被上位者看在了眼中。
  魏昌宏没有直接表态,但这样浅显的道理,不用他说,整个朝堂的人都一清二楚。
  那赵尚书只搪塞道:“如今尚不能确定他们是否还有嫌疑,又怎么能随意让他们回到了兵部?”
  看到了吗?
  这就是上位者的傲慢。
  今日之事,施元夕清楚,她便是说了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可她就是要让所有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出身寒门之人,清楚并且明白地看到,他们的才学,不过只是弄权者手里的砝码。
  这番话后,赵尚书以为她不会再继续发问,却怎么都没想到,她会直接从人群当中走了出来。
  在这个等级森严,且满是尔虞我诈,互相算计的朝堂上。
  施元夕直接将当日对那三个人的话,以另一种形式,告知了所有的人:
  “学生清楚,战事吃紧的情况下,每日里都有许多的将士壮烈牺牲,学生也知晓自己手中的东西尤为重要。”
  “是以,若皇上应许,准天下有能之士,均参与到了兵部的研制中,学生愿意将所有自己所会的东西,倾囊相授。”
  “让我大梁将士,用最为强大的武器,击退敌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