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眼神锐利,笑意不达眼底,却气势逼人。
  “哀家听闻,今日这边尤其的热闹。”太后漫不经心地拈起一颗葡萄,送到了小皇帝的嘴边。
  她指甲纤长,并不适合做这样精细的活,那葡萄也是随意从盘子里挑选的,连皮都没有去掉。
  小皇帝却没有半点的犹豫,直接吞下了她送来的果子。
  离得近了些,面前小孩子呼出的热气,打在了她的手背上。
  她收回了手,就从边上的宫女手中接过了一块绫帕,将自己的整只手都擦拭了一遍。
  从头到尾,瞧着都是高贵优雅,而无半点慈爱。
  小皇帝本身也不是她亲生,无法像是对先帝一般疼爱,却也实属正常。
  只是如今她是小皇帝的母后,是垂帘听政的太后,除夕夜见着群臣,也该是对小皇帝好些。
  施元夕坐在了下首,却听得身边的人皆是称赞道:“太后仁慈。”
  她轻挑眉,面色不变。
  周太妃能够那么轻易地直接离开宫中,将年幼的小皇帝交给了魏太后,便是因为他们都清楚,魏家如今还需要少帝。
  对他们来说,现在是谁做皇帝,都不如祁思焕来得好。
  为了能够更好地操控朝堂,魏家也不会对小皇帝下手。
  但过得好与不好,便只有小皇帝知道了。
  周太妃不是个糊涂人,在离宫之前,必然给小皇帝身边留下了人,只怕也认真教导过小皇帝,在这位盛气凌人的魏太后面前,该做什么样的表现。
  只是少帝究竟年幼,这般懵懂无知的年纪,所能做到的,也就只有乖乖听话了。
  再有多的,就不是一个不足五岁的孩童所能办得到的了。
  “哀家听闻,今夜太极殿内尤为热闹,群臣汇聚一堂,共贺新春。”殿上的太后抬头,看向了底下的群臣。
  “如今一看,果然热闹。”魏太后微顿,随后缓声道:“恰好,借着如此佳节,哀家也有要事宣布。”
  来了。
  施元夕微顿,谢郁维越权后,魏家的回击也来了。
  他们拿到了举人和进士出身,也就这几日的事情,临近年关,谢郁维本意就是想要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没想到魏家的反应也很快。
  甚至没有等到年后,竟是直接在除夕夜就做出了回应。
  瞧着四周安静下来,太后轻抬起那双养尊处优的手。
  底下的小太监得了示意,快步离开,再折返时,手上便多了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起草圣旨,需得要经过翰林院的手。
  但如今翰林院大权都被魏家所笼络,所以当着一份圣旨出现时,连郑奇明都不知道里边的内容是什么。
  不光是他,底下的许多官员,亦是满脸的不明所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年幼,而国事繁重,虽有太后及群臣相辅佐,但仍难免繁杂……为国事顺畅,今特加封原内阁首辅魏昌宏为超一品太师,为朕辅佐监国,替朕分忧,钦此。”
  整个太极殿内鸦雀无声。
  底下的群臣面面相觑,眼中皆是惊色。
  ……距离上一次魏昌宏被加封为内阁首辅,才过去了寥寥数月。
  竟是又一次加封!
  且这次的头衔更重。
  超一品太师。
  不论其他,光说这个身份,放眼整个朝中,便已经是无人可以匹敌。
  更别说这道圣旨里,还明确说明了代为监国。
  这是等同于将小皇帝手里为数不多的权力,又一次让渡给了魏家。
  ……虽说小皇帝也确实年幼,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可在这道圣旨后,他对整个朝堂而言,就更像是一个不重要的吉祥物了。
  到得这个地步,魏家的野心,便几乎可以昭告全天下。
  魏阁老,哦不,现在应该称呼其为魏太师。
  在圣旨宣读完毕后,率先起身,眼角还带着几滴泪,朝着殿上高声道:“臣!定不负圣上所托!”
  抬手,接过了那小太监手中的圣旨。
  在场的官员,心底皆是一片哗然。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谢郁维那一派的官员。
  那广郡王还坐在了谢郁维的身侧,眼下的这个场面,却没有他能够插上话的地方。
  广郡王下意识抬头去看谢郁维,却见谢郁维面色发沉。
  超一品的太师,其实是个加封无实权的官位,可大梁建朝多年,太师这一官职早已被革除。
  如今重新出现,所代表的寓意也是格外重的。
  尤其,是同在朝上,百官对此一无所知,魏家就直接敲定了圣旨。
  这是在给群臣施压,更是在把整个局势推向了魏家的那边。
  京官里摇摆之人尚且众多,更何况整个大梁。
  这道太师的旨令一经颁布,谢家只怕还没有正式和魏家撕破颜面,就已经处在了劣势了。
  谢郁维面色发沉,神色尤为难看。
  他给国子监的学子铺垫出身,其实是为了之后的科举,可以直接与魏家叫板。
  魏昌宏就抢在科举前,给了自己一个太师的身份。
  内阁首辅,外加太师之名,这全天下的读书人,岂不都成了他的门生了?
  施元夕坐在了下首,闻言神色不变。
  她端起了面前的茶盏,从缝隙间,观察那徐京何的表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