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现在太晚了,猪肉估计没有了,宰了后山两只鸡一只鸭。
两只鸡炖了蘑菇,鸭子用泡菜泡辣椒炒了,韭菜炒了七八个鸡蛋,只见鸡蛋不见绿。炝炒胡萝卜,蒸熏鱼,红烧茄子,糖拌西红柿。
鸡血鸭血打了汤,还蒸了干饭,总算是齐活了。
后回家各自冲洗一下就上桌吃饭,在院子里拼了两个大桌子,趁着天还没黑,可是热闹了。
瑞儿要吃糖拌西红柿,他爹逗他,逗哭了又哄,反反复复,脑仁子疼。
秦朗月看着这一幕,和梅时淮冷不丁对上眼了,后者贱兮兮的凑过来给他夹菜,在秦朗月耳边悄悄道:“放心,等我们有了孩儿,我肯定不这样逗他。”
这哪儿跟哪儿啊!秦朗月又是气愤又是羞,手伸进桌子底线想给梅时淮一个教训,却被他的大手攥住了不能动弹。
又是抚摸又是捏的,秦朗月看似什么气都没有了,实则憋着坏。
把手从梅时淮手中抽回来,秦朗月给他添了碗汤,就放到他手边。
梅时淮想也没多想,直接灌了一口。“嗯!好喝。”
?
秦朗月直接惊呆了,这不是微烫吗?怎么梅时淮喝着就像是凉白卡一样。
秦朗月试着喝了一口,就是烫嘴,可梅时淮就像没事人一样,咕咚咕咚把剩下的喝完了。
要不说他活得粗,有夫郎管着都成这样,成亲前指不定不讲究成啥样呢,阿娘也是辛苦了。
秦朗月想着,望向梅阿娘的目光愈发敬佩,阿娘果真是受累不少。
秦朗月又给他盛了一碗,这次没叫他直接喝了,拍拍他才道:“吹一吹再喝,不然烫伤了有你好受的。”
梅时淮只咧着嘴笑,他夫郎就是细心,他夫郎就是这般在乎他。
但是这喝着也不烫啊?
后来秦朗月就没管他,自己吃自己的,连给满场乱转的瑞儿喂饭。
小孩子多有趣,抱着自己的饭碗点豆豆,谁被点中了就喂他一口饭,直把小肚子吃的溜圆。
饭后夕阳西下,大家都坐在凳子上吃瓜果,没人想着去收拾碗筷,最后还是玩了两把叶子牌,输的人去刷了。
第19章 中秋
到了八月初,第一茬葡萄就下来了,紫的红的点缀在绿架子上,串串流光,串串飘香。
秦朗月爱吃酸的,葡萄还青时就开始吃,从涩吃到酸,从酸吃到甜。
期间也试过了拿青葡萄酿酒,不过不好喝不说,还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刺鼻味,不像是酒味。
于是第一茬的只供卖和吃,是达不到酿酒的资格的。真正要用来酿酒的是今年新种的。
家里平常吃的葡萄粒子大,更偏红,皮薄肉厚汁水多。
而用来酿制的体型较小、皮厚、果皮颜色较深、水分较少、葡萄籽多、香气浓郁、味道偏苦。
原本这样的葡萄苗早就没有了,但是梅阿娘愣是在山上找了一圈野葡萄,和自家的嫁接上后还真长出来了。
再过十日便是八月十五,那之后的厚皮葡萄才开始由青转紫,等过了八月十五,天气也变凉了,对葡萄发酵正好。
今日梅时淮早早就去镇上了,他要先绕道布庄里给小哥儿送果子,报信。还要进镇子里头卖中秋果子。
八月十五梅晓澜肯定不能回家,布庄离河头村也远,梅阿娘让澜哥儿带着哥婿还有文儿这两日来一趟。
从上次过年回门到今天,澜哥儿还没有回来过呢。
于是八月初七,周家三口人就坐着牛车到了河头村村口。
周旭特意没让牛车开到村里,带着夫郎和儿子大包小包的下了车。
他还记得晓澜嫁给他时村里说的闲话,那时候布庄还没起来,他家为了供他读书可是穷。
说他定不会让晓澜过的好,说晓澜没有福分。
如今他每次回来都带不少东西孝敬岳父岳母,看谁还说晓澜命不好。
文儿两只手都提着糕点,沉甸甸的,两只小手来回倒腾,小短腿也跟不上爹和小爹,连滚带爬的往前跑。
身上脸上都是灰,却没让手上的油纸碰了地。
“晓澜,回来啦,又拿这么多东西啊。”路边的婶子不少,都打了声招呼。
“诶呦,你俩也不等等孩子,看看身上造的。”
也有年长的奶奶们数落他俩,老人家是最看不得小孩子们受苦受累了。
“奶奶,不用管他,他自己答应了的,不让他拿不让他跑他还不乐意呢。”晓澜从布匹里抬头,给问文儿的阿奶回话。
梅阿娘事先不直道他回来,冷不丁的听到熟悉的声音还以为是出幻觉了。等文儿叫了姥姥才赶紧把盆往院里一墩,抱起小文儿叫他们赶紧回家。
“来就来,带啥东西啊,这么多布,家里生意不做啦?”给文儿拿了个小苹果让他啃,梅阿娘接过来那一堆东西。
周旭把手里的棉布放到凳子上,对高兴的喜笑颜开的梅阿娘道:“好长时间没回来了,这不得多拿点回来,给娘和爹赔礼道歉。
爹娘别怪我不放人就行。”
“亲家身体好吗?”梅阿娘笑了几声,知道孩子孝顺就行。
“好着呢,我娘还天天织布说给您送两匹呢。
这个藏青色的就是她织的,特意给您带的,别人不让穿。”
梅阿娘和亲家母是旧相识,不然不能让晓澜嫁过去,知道她老姐姐也想着她,愈发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