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秦朗月给李嫂子倒了杯飞仙花冲的水,拿了盘切的小块的甜瓜。
  李嫂子看着不像是来买水果的,斟酌了半天也不开口。
  “嫂子,有啥事你说。”
  李嫂子捏着手里的汗巾,来来回回张口了好几次才道:“你家现在还买地吗?”
  说完还是紧张的不得了,一直喝手里的水,不怎么吃桌子上的甜瓜。
  秦朗月笑了笑:“要买地,打算买两亩水田。”
  李琴琴面上失落,放下了东西打个招呼要走。
  秦朗月赶忙叫住了:“嫂子,你别着急,你先说说你家卖啥地,等我阿爹阿娘回来了我们商量商量。”
  李琴琴也不进门了,就在门边上说了原委:“我们家一木,这不是要考秀才了吗,家里他爹今年上山腿断了,短时间是干不了活了。
  想着家里地多,卖上两亩解了现下的困境。
  是种了飞仙花的旱地,我知道,现在再种粮食就晚了,也不想着多卖,一亩地八两。”
  秦朗月答应下来等全家人回来就商量商量,不管买不买都给个信。
  李嫂子这才回去等信了,左右没有待到一盏茶时间,梅时淮下来时也没有见到人问个好。
  “谁来了?”梅时淮衣摆处兜着四五个桃子,手中掐着一把紫苏,快步到前院井边舀了瓢水作势要喝。
  “嗯?”秦朗月威胁着看了他一眼,梅时淮瘪着嘴浇到桃子上了。
  “没,夫郎,我就是洗洗桃儿。我不喝生水。”梅时淮嘿嘿两声跑到堂屋里去喝水,一进去便看见了桌上还没有清理的水杯盘子。
  秦朗月也洗完桃子,抱着进来了。
  “李嫂子来过了,说是卖地,问咱家要不要,我没有现在答应,等晚上爹娘回来了再说。”秦朗月把李嫂子喝过的茶杯收到托盘里,把自己的茶杯递给了转圈圈找碗的梅时淮。
  泡飞仙花水里放了糖,甜滋滋的,梅时淮把那一壶全喝了才开口道:“行,等爹娘回来说。”
  解决完这件事,秦朗月去了厨房,打算做个紫苏桃子姜,清热解暑,最适合夏天吃了。
  桃子选取硬的,酸甜的最好,切成偏厚的片后拿盐杀一遍。
  姜切成薄片,和切碎的紫苏一起大力揉搓,再和桃子混合,放上适量的糖和米醋后就成了,最好在井里湃着,随吃随取。
  这一碗紫苏桃子姜,吃的梅时淮话都说不出来,还没等放在井里就吃了有一半多,幸亏家里什么都有,又上山摘了不少桃子和紫苏,这才让一家吃了个够。
  晚上吃完饭,一家人一人捧着一碗在院里丝瓜架子底下乘凉,两件事要商量商量。
  一个是晓沄,没什么说的,现在年龄还小,得等上一等那才能去议亲,现在只不过是过一个明面,表明家里有孩子到了年龄而已。
  而且在小水村,也没有见着多少人,大多是拉着孩子左夸夸右夸夸,让媒婆记个脸熟,有了好小子别忘了家里姑娘小哥儿就成。
  另一件事就是麦买地了,梅家粮食地一直少,虽然每年打的粮食足够自己家吃,但就怕碰上个什么天灾人祸的,前年,上年,江南府都发了大水,朝廷一直控制着才没有出什么事儿,还是太平年景,可就怕万一。
  秦朗月说了李琴琴家要卖地后,全家人都决定要买了那两亩,种别的赶不上了,但是现在就种上玉米也行,无非是比其他家晚收获一个月,这怕啥。
  大徐的粮食税只包括水稻,高粱,粟米,小麦,可没有玉米大豆这一茬。
  说干就干,第二天梅阿娘就带着十辆银子去了李琴琴家。
  买卖土地不是小事,得有公证人还得签字画押,地多的还要到官府上报。
  于是梅阿娘便和李琴琴去了村长家,让村长写了字据,各自画了押,梅阿娘不会写字,按上了手印,李琴琴晓沄这一带都是上过两年学堂的,别的认不全,自己名字会写就行。
  于是地契上一边是红指印,一边是歪歪扭扭的李琴琴三个大字。
  多亏了大徐开国皇帝是个哥儿,让姑娘,小哥儿们也能上两年学堂开蒙,也能让女人,夫郎做主当家。
  李琴琴家虽然不是她当家,但是相公不方便,她代签也是一样的。梅家不一样,梅阿娘向来有主意,这个家一直是她管着,将来也是要交到秦朗月这个聪明哥儿手上的,大傻儿子梅时淮知道干活分担就行。
  还有那忒活泼的晓沄,能遇到晓澜夫君那样的最好,遇不着起码也要找个品行好的。
  她赵凤荷一生积德行善,活该她儿女平安康健。
  地买回来了就是为了种的,从签了楔子的那天起,这地就是梅老二家的了。
  梅阿爹叫上老三一家来帮着种玉米,干一上午,两家人凑在一起吃一顿草草的午饭,干一下午,两家人凑个家宴,晚上热闹热闹。
  多亏是人多力量大,两家人能用的全用上了,连时沣哥家的孩子瑞儿都下地来帮忙了。
  瑞儿六岁了,正是猫狗都嫌的年纪,在犁好的地里到处乱窜,被他小爹抓住了后那一顿揍,孩子哭的直嚎。
  晓沄去哄小侄儿,果真被他骗了,雷声大雨点小,连个泪滴都挤不出来,又是让全家笑话了瑞儿一番。
  剩下半拢子地摁上了种子没浇,梅阿娘带着秦朗月和夏小水回去做饭了,连带着调皮的瑞儿,赶紧带回家洗洗这泥猴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