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百姓们对于整个国土的地形认知,有首脍炙人口且好玩儿的打油诗。
  其中描述南境的部分。
  摘录如下——
  【......
  金陵江,长又长,横跨五州通四江,
  陵江往南叫南沧,人人头顶冒金光,
  金疙瘩,银疙瘩,不如韩王爷蹦跶!
  冲冲冲!
  一过南水岸,船夫三日不停杆,
  二破嘉陵山,四峰两潭龙脊弯,
  三要夺青源,青源城可不简单,
  兵又强,马又壮,利剑如林威势旺,
  铜城壁,铁碉楼,皇帝见了都发愁,
  想拿南沧金满贯?你问韩王干不干!
  罢罢罢!
  ......】
  这打油诗最初是走南闯北的匪徒们编的。
  先说南沧百姓人人都戴的起金冠,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表示南沧富庶。
  又说韩王爷稍微蹦一下,从身上掉出的宝贝就比金疙瘩还值钱!
  这么富庶,惹的匪徒们冲冲冲的想跑过去沾光。
  去南沧要先渡江,从中州坐船到南水岸需要三天。
  渡完江又要翻山越岭,嘉陵山上有四座险峰,两汪深潭,山脊就像龙脊似的弯弯绕绕。
  翻过嘉陵山才能抵达平原,也就是南沧的都城青源城。
  南沧平原地大物博,韩王养的兵将多,马也吃的膘肥体壮。
  青源城的城墙用铜汁浇筑过,四周还有高高的碉楼瞭望塔,非常难靠近,连皇帝想打进去都得发愁许久。
  有匪徒们只过去远远的望着城墙,心里就害怕了。
  他们白跑一趟,只能遗憾的说声‘罢罢罢!’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
  第33章 互相羡慕的两个少年
  整个南沧被金陵江划分成独立岛屿,易守难攻。
  除了追击太子那三万匈奴外,其余匈奴大军都已经赶着渡江,正在朝南水岸附近的村庄进攻!
  季沧海快马加鞭从青源城出发,不眠不休的赶路九个时辰。
  算算时间这会儿应该刚抵达北大营,那是离南水岸最近的驻军场,约有五万兵马。
  北大营是整个南沧平原的第一道防线,势必要守住!
  韩王也肯定叫季沧海立了军令状。
  而这个军令状的内容,大概率是季清欢的人头而非季沧海自己。
  所以此刻......
  季清欢看着周围欢快的喜庆气氛,怎么能不黯然。
  南水岸那边估计今夜就要开打,他老爹要在前线与匈奴厮杀,拿命去拼。
  韩王却能坐享其成,悠哉悠哉的给儿子办生辰宴!
  同样的两对父子,还是从前不相上下的死对头。
  朝廷倒台,季家没了皇帝庇护,城主就没了与韩王抗争的砝码。
  于是他们父子落入韩王手里,骨肉分离。
  父亲遭人利用,朝不保夕。
  季清欢则是动辄就得挨折腾、挨训、受罚。
  被韩枭折腾完让韩王训,韩王训完韩枭又接着折腾他,反反复复这么熬。
  可韩家却阖家团圆,欢声笑语。
  如此讽刺的对比,季清欢觉得难受极了。
  怨气和怒火都在递进倍增,却又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死压在心底,假装无所谓,在深夜里一遍遍劝自己说人若不死总能出头。
  但其实他根本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
  只知道——
  若哪天季沧海出事。
  他此生就与韩家父子不共戴天,必玉石俱焚!
  *
  “季清欢人呢?”
  韩枭自己坐在膳厅里用午膳,食欲缺缺。
  觉得身边少个人斗嘴很无聊,连饭菜都不香了。
  白檀负伤去养腿,这会儿伺候布菜的是韩枭另一个侍卫,名叫羊咩咩。
  此人来头不小,是韩王十二生肖死侍里的其中一位。
  特地被韩王指派过来保护韩枭。
  白檀负责世子的饮食起居,羊咩咩则负责琢玉殿的守卫,以及世子近身安全。
  他平时并不伺候韩枭的起居。
  除了确保环境安全之外,一应不管。
  刚才羊咩咩领着两队侍卫,来通知韩枭。说是要给琢玉殿多增派侍卫巡逻值守,防止世子下次胡作非为的时候没人制止。
  可韩枭不想要这么多人在院子里进出,更何况是来监视他的。
  于是朝羊咩咩骂了几句,让他赶紧领着新侍卫们滚蛋!
  可羊咩咩却不卑不亢的说:‘这是韩王旨意,世子不愿意可以去找王爷论,不必跟属下置气。’
  话里话外都挺硬气,显然不听韩枭管只听韩王的。
  这让韩枭愈发看他不顺眼,故意叫他留下伺候用膳,暂时接替白檀的活儿,意图打打这人的傲气。
  此刻。
  羊咩咩被折腾着洗过四遍手,才能触碰公筷给韩枭布菜。
  “我问你话呢,聋啊?”韩枭不耐烦的瞥他。
  羊咩咩年纪约有二十四五岁,性格并不似寻常死侍一般沉默,甚至还挺活泼开朗。
  如果不是手剥人皮的时候还能笑嘻嘻,韩枭兴许会少厌恶他一些。
  就连长相也不端正,脸型瘦长皮肤黝黑还有些丑。
  这也是韩枭不喜欢让他在眼前晃的原因。
  早就下令只要没他召唤。
  不许羊咩咩擅自出现在他面前,只能远远跟在他身后当暗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