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往时不能追忆,林泽感觉自己有点上头了,赶紧主动转移话题,“对了,‘祭孔大典’你们以前参加过吗?夫子说的祭文是怎么个写法?”
  这是石夫子留的作业,还有六天就是孔子诞辰,北山书院要进行祭祀典礼,他们班每个同学都有一份作业,就是为本次祭典写一份祭文。
  听夫子的意思是,若是写得出彩,将会拿到山长处甄选,最后再呈报给县令大人,选出一份最优的祭文,在典礼当天诵读。
  “祭孔大典每年都会办,不过今年是整年,或许办得更热闹。这祭文我记得上一年的我有寻到一份摘录,回头找出来给你瞧瞧。其实咱们丙班没什么机会,倒是甲班那些人能跟天子班的三位师兄争一争。”刘一阳道。
  这不就是妥妥的作文竞赛吗?书院给一个选题,大家都写一篇祭文,最厉害的给一等奖,不仅能在山长、县令面前露脸,典礼那天,更是全县出名。
  雷荣宗心里也记着林泽刚才关心的话,在刘一阳说完后,也道,“我那也有一份前年的。”
  “多谢两位今日馈赠。”林泽朝两人拱手行礼,真是头一次碰到这么淳朴热情的人。
  刘一阳两人刚要说点什么,三人前面的凉亭处的岔路口就有五人从上面下来,其中一人瞧见林泽后,特意大声招呼道,“林泽——”
  “林兄,那边有人找你。”在刘一阳的提醒后,林泽回过身,往声音处看去。
  许少晋一行人默契地加快脚步迎上来,林泽想和两位同学再聊聊,便小声介绍道,“那是我以前认识的一位朋友,乙班的。”
  刘一阳、雷荣宗轻轻点头,既然都是地字班的同窗,大家认识一下也无妨。
  而且两人要跟林泽谈的学业问题还没说呢。
  “少晋兄。”林泽含笑招呼道,接着侧了侧身体,朝其余四人拱手道,“林泽问几位师兄安。”
  刘一阳、雷荣宗同样问好。
  许少晋五人回礼,“问三位师弟安。”
  林泽微笑着同面前的几人对视,感受到他们那股打探、审视之意,心里已经大致有个猜测,估计是听许少晋说太傅与他的关系吧。
  “三位师弟是要去哪?”许少晋身旁的一人含笑道。
  林泽不想跟对方这样浪费时间,如果许少晋几人怀着好意的话,林泽是想大家顺便聊聊祭文的事。
  “我们正有事要回斋舍一趟,若是师兄们无其他事,那我们先走一步了。”林泽很直白地说道。
  刘一阳、雷荣宗敏感地察觉到林泽对这位‘朋友’的疏离,原先想交谈的心思也放下来了。
  许少晋挽留道,“是何急事?适才你们应该是散学了吧,要不要一块去食堂吃饭?大家也好交流一下学业。”
  “实在抱歉,我们真是要忙夫子交代的事。”林泽继续道。
  话都说到这份上,许少晋等人自然是不好再留。
  等林泽三人走远后,刚才同林泽说话的男子便笑道,“脾气还挺大。”
  “他身边那两个不是天天馒头就咸菜的吗?竟然还跟那种泥腿子搅浑一块了。”另一人撇撇嘴,显然是知道刘一阳、雷荣宗。
  许少晋淡淡道,“许是跟着太傅大人的时日甚短,好些东西没学
  到。”
  五人对视一眼,低头轻笑。
  “林兄,早上王夫子让你抄的写完了吗?”刘一阳转头问道,还带着打趣的意味。
  雷荣宗也跟着闹道,“咱们以前可被罚过不少次,差点挨手板子去。”
  林泽刚才被许少晋膈应到了,现在被两人问起抄书的事,一时就顾不上郁闷,“没呢~哎,等会我吃完饭,赶紧回去写。”
  “王夫之严苛,但大家也因此学得极为认真,外头好些书院都想请王夫子去讲学,他都没应。”雷宗荣开解道。
  让林泽不要对王夫子有什么讨厌的情绪,这是一个很好的先生,外头多的是人想听他讲学。
  林泽点头,认真道,“夫子是为我好,仅此一回,我日后做学问便不敢马虎了事。”
  “你能这样想,那便是好的。”刘一阳也说道。
  三人开始说起《春秋》这本书,说着说着,林泽就想起读书时,现代人对这本书的一个评价。
  “微言大义!”刘一阳、雷宗荣二人异口同声地复述林泽这句话,而后反复琢磨这句话。
  林泽自己是越品越觉得这词总结得好,《春秋》这本书词句非常简练,但每句话的信息量都很大,“你们想想,一个‘王正月’便能瞧出许多事,可不是微言大义吗?”
  “嗯…林兄你这么一说,真有这意思,回头我们再以此角度细细品鉴《春秋》一书。”两人都有种莫名的兴奋,这个新的角度,定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林泽也时一样的心情,三人顺着这个思路,又分析了几段内容,真是越分析越对得上“微言大义”四字。
  很快就来到三人所在的砚池斋,许是因为路上说得太投入,回来就有些晚了,这时候食堂剩下的菜已经不多。
  “大叔,给我来碗红烧肉。”林泽走一圈,还剩这个肉菜,赶紧点。
  大叔笑呵呵地把剩下的都给林泽,汤汁浇在白米饭上,真是令人食欲大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