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林泽谢过大爷,提着食盒打算回斋舍吃饭。
“林泽!”许少晋真是太意外了,他看见林泽时都没敢认,还是等走进仔细瞧过才敢打招呼。
林泽听到招呼声就转身看过去,只见是老熟人许少晋,心里不免惊讶。
不过他也是县学生员,在北山书院也很正常。记得当初在石潭镇碧新书局遇到的方明也是县学生员,但这两天林泽没在地字班见到人,不知道在不在这里读书。
许少晋在许里正的事上,多少是有点帮助的,林泽对他印象还行,主动招呼道,“少晋兄,没想到在此地遇见,当真是巧了。”
“清珩是北山书院念书吗?”许少晋打量一番林泽的衣着,不敢置信地问道。
林泽已经是太傅的弟子,竟然还在这里出现,实在令人费解。而且北山书院有多难考,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许少晋想到自己告假五日,书院怎么好像发生了许多大事一般,令人恍惚。
林泽没管他怎么想,反正大家闲聊几句就差不多了,“这两日刚进学的,少晋兄也是书院学生吗?”
“嗯,我在地字乙班。清珩也是秀才功名,想必也是进地字班,太傅大人的高徒,想必是在甲班吧。”说完这话,许少晋感觉喉间有些发干。
想到林泽一个边境蛮夷之地的秀才,短短时间不仅有个太傅做老师,还能轻松考入北山书院甲班,简直让人嫉妒得眼睛发红。
林泽笑了笑,佯装不知道他那股酸味,摆手道,“小弟不才,只是丙班学子。少晋兄,是真正的俊才,我还要回去做功课,先走一步,咱们有空再细谈。”
“诶,清珩,刚想说我们那边下晌有个清谈,想邀你一起来啊。”许少晋听完丙班,心里暗爽起来,眉眼的笑意更深。
林泽婉拒道,“少晋兄,实在抱歉,早上王夫子罚我抄书,清谈之事小弟暂时不能参与,还请见谅。”
“这样…那我也不妨碍师弟抄书,王夫子严苛,师弟要当心。”许少晋等林泽走后,忍不住露出一个灿烂的笑。
太傅高徒?好似名不副实了些。
第118章 第 118 章 《春秋》课堂
“叮叮叮~”
商店躺椅上的林泽睁开眼, 撑起手臂,把电脑的闹钟关掉。
经过上次用手机之后,林泽觉得这个不是长久之道。他店里的充电宝虽然有两个,但一辈子还久, 手机的使用还是要谨慎。
后来发现, 店里的电脑因为一直插着电源, 在他使用好几次后,都没有掉电的情况发生。林泽在睡午觉时干脆在这里睡, 免得错过时间。
“哎,难怪人家要带书童。用几支香计时,到点让书童喊醒,人肉闹钟。”林泽出来后, 就冒出这个念头。
没有条件, 又想充分休息,只能用闹钟这个办法。
收拾好东西, 林泽轻车熟路赶去。‘崇志堂’三个字出现在交叠的枝叶间, 学堂到了。
下
午的课堂里,亮光还充足, 提前来到的同窗们都坐在屋子里, 认真看书或是凑在一起小声交流。
林泽从书袋里拿出笔墨纸砚, 还有两本教材, 孔子写的《春秋》以及左丘明的《左氏春秋》。
要看懂《春秋》, 需要这本《左氏春秋》作为解经之书。
磨墨的时候, 林泽又在感慨。他店里有挺多现代那种瓶装的墨水, 下次真想直接拿出来用,磨墨不是一般费劲。
“林兄,石夫子的讲学, 不必准备笔墨。”是旁边坐的同窗黄朔,林泽早上跟他互通过姓名。
林泽停下动作,露出一个亲和的微笑,“多谢黄兄告知,我初来乍到,还未听过石夫子的授课,不知有何不同?”
林泽没有打听过石夫子的教学风格,倒是对现代读书时的历史老师印象深刻。
地中海发型,一个黑框眼镜,一节课笔记满满当当。书本那些字,全是重点,真是没有一个浪费印刷的。
加上王夫子上午那节课,给他整体感觉就是,下午这位历史课老师,不得加倍写?
“石夫子为人随和,讲学之法也不拘泥于形式,这回不晓得有何做法了。”黄朔摇摇头,就好心提醒一句,说完就坐直回去继续背书。
林泽心里其实还想问问以前石夫子是怎么讲课的,奈何黄朔一副又学上头的样子,倒不好打扰。
不磨就不磨吧,林泽也没有收起来,只是暂时不动,先继续背书。
不得不说学习任务是真的重,考举人的书,原身只背过最重要的四书五经,还有好多同步教材要背的。
比如现在这本《左氏春秋》,也叫《左传》的历史书。人家也是要背的,不然孔子那本《春秋》解不了完整的题。
同窗们都是摇头晃脑地背,林泽是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打桌面。他这个背书习惯是现代就有的,对他非常管用,效率高。
不知不觉,时间飞逝而去,一位身穿月白道袍形制的男子,美须豪眉,眼睛炯炯有神。
林泽第一印象就是,很飒很帅。
这是历史老师?林泽脑子里的初中历史老师形象,与面前的中年美男一对比,真是强烈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