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只是,姜璟心中暗叹一口气,他虽然相信司徒渊日后会是个明君,可是却不敢赌一个皇帝会为心中的欲望做出什么事来。
“玉儿,我想和你商议一件事。”姜璟小心翼翼说道。
“什么事?”
“我打算外放,离开锦衣卫。”姜璟说出了自己的打算,黛玉愣一下才问道:“是在锦衣卫待得不舒服?”
“不是,是我想去外面看一看,若是一直待在锦衣卫,我怕我曾有的雄心壮志、我的才华会消磨掉。”姜璟一边看着黛玉的神色,一边说道。姜璟想立战功,就得去战场。
黛玉明白锦衣卫是什么样,她知道姜璟的抱负,也知道在皇帝亲卫军以及三大营中都不能得到真正的磨炼,真正的磨炼必须得去战场上用血与汗换出来。
黛玉说不出阻拦的话,她只是担心姜璟的安危。
“若我拦着你呢?”黛玉笑着问姜璟。
姜璟心中松一口气,回道:“你不会,因为你懂我。”
黛玉莞尔一笑,并没有被哄骗住,继续问:“不行,你必须回答我,若是我不愿你去,你还去不去?”
姜璟想了想回道:“那我还要去。”谁知道黛玉听了这句话,拉下脸,“那你还问我做什么。”说着就要走。
姜璟忙拉住她:“你不是已经同意我去了,你也知道我是一定要去的,也知道我说若你拦着我就不去是假话,我只不过是说真话了,你怎么就不高兴了。”
黛玉瞪他一眼,轻哼一声,“我就想听让我开心的话。”
“那不就成了喜欢听信谗言的人么?”姜璟顺口说出来,黛玉这次是真生气了,踩了他一脚,才离开。
贾敏见她气鼓鼓回来,好奇问道:“吵架了?”
“他惹我生气了。”黛玉语焉不详。
贾敏问什么原因,黛玉知道是自己小性子,便不肯告诉贾敏。贾敏也就一笑而过,知道是小儿女之间的斗嘴,便不再管了。
姜璟也有些纳闷,他明明和黛玉心意相通,为什么黛玉还会生气呢。他身边的长辈,姜迢先排除,姜辽和晏先生都未成亲,同龄人中,林丛默也未曾定亲,只有求助同僚了。
同僚见姜璟郁闷的模样,心中早已笑翻了,问姜璟:“你是不是身边还没人?”
“什么人?”姜璟有些不解。
同僚相视一笑,知道姜璟还是童子军,轻咳一声:“我这里有些书,你拿回去看一看,便知道该如何讨好姑娘了。”
同僚动作很快,下衙的时候,给姜璟一个包袱,姜璟打开一看,是什么《莺莺传》《会真记》之类的,他脸色有些难看,“我不看这些话本子。”
“哎,等等,怀光。”同僚拦着姜璟,“你呀就是不解风情,这里面的男子无一不是多情种子,你跟着学一学。”
姜璟便半推半就收下这些书。
过了两三日,黛玉就发现姜璟天天打发人送东西,要么是一支花,要么是一句诗……
黛玉有些莫名其妙,对前来送东西的随从商陆问道:“你家大人是最近又做什么亏心事了吗?”
商陆开窍早,早早定下了自己的表妹,听到黛玉这么问,心里忍不住吐槽林大姑娘看起来聪明怎么内里也傻乎乎的。
商陆忙回道,“我家大人公务繁忙,没办法过来见林姑娘,所以托小的来送些东西,好让林姑娘知道我家大人一直惦记着您。”这些话都是商陆忖度着姜璟的意思说出来的。
黛玉闻言笑起来,对商陆说:“我知道了,送东西就行,别送什么诗句了,怪酸的。”
“还有,上次话还没说完呢,我还有事要问他,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有空。”黛玉吩咐着。
“那我家大人肯定是立马有空。”商陆笑呵呵答道。
黛玉听了笑起来,小声说道:“要是你家大人如你一般会说,也不会老惹我生气。”
商陆耳朵一动,不敢再吭声。
第76章 心累
姜璟想出京外放的事除了和黛玉说之外,还和晏先生及姜辽说了,一个是授他武艺,一个是他的上司兼叔父。
姜辽没有异议,姜家人的都是在战场中摸爬滚打过的,他觉得姜璟趁着年轻去拼一拼战功是很好的事情。
“你和你父亲说了吗?”姜辽问道。
姜璟笑道:“您是我的上司,我想要外放自然要争取您的同意,我还想让您帮我选选地方呢。”言外之意,是没有和姜迢说。姜辽心中暗叹一口气,但他同时也听出了姜璟话语里的亲近之意。
“如今朝廷设有九个重镇统领前线军士,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姜辽很耐心和姜璟解释着,“你祖父曾任辽东总兵,蓟州镇距离京城最近,宣府镇、大同镇战事较为频繁,太原镇总兵和姜家不太对付,剩下几个距离京城太远了。”
这和姜璟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
“我的意思是你去辽东或者蓟州镇、太原镇。”姜辽给出自己的建议。但他看姜璟的意思,分明是早就想好了。
“我不能去辽东。”姜璟很是冷静和姜辽说道,“如果我猜得没错,现在辽东镇这些年来没少有人员调动吧。更不能去蓟州镇,因为如果京城出现什么变动,这两镇是最方便驰援京城的,所以必须得是帝王心腹才可以。”
姜璟说完之后,姜辽便明白了,太上皇信任姜家,当今也依靠姜家的势力登基,但并不意味着姜家是陛下的心腹。陛下对姜家是一边用一边防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