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林海直言不讳:“户部账目大都是清清楚楚的,只有金陵的账目不太对。”
  昭宁帝挑眉:“金陵,甄家吗?”
  “是,臣只是粗略看了看,便发现好几处不对。”林海举了几个地方。
  “朕知道了,这件事暂且不提,除此之外呢?”昭宁帝又问林海。
  “臣查阅多年之前的账目,发现许多勋贵之家曾从国库里借银子,但大都没有还回来。”林海垂眼说道。
  昭宁帝也是隐约听过这件事,还是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朝中重臣生活艰难,从国库里借了银子。但昭宁帝并不了解具体欠银多少。
  “有多少?”昭宁帝问道。
  林海说出一个数,昭宁帝惊讶之下甚至从龙椅上站起来,“这么多。”
  “如今国库空虚,他们却……”昭宁帝咬牙切齿说道。
  “这件事你先不要声张,拟出一个单子来私下给朕。”昭宁帝吩咐林海,心里暗赞林海办事妥帖,一上任就发现一件大事。
  林海也知道这事不能操之过急,便低头称是。
  昭宁帝又问林海:“朕听说姜璟差点没成为你家的上门女婿?”
  林海心里一突,面上不显,说道:“当年臣命悬一线,心中唯一担忧的唯有臣的女儿,见姜璟为人可靠,便将女儿托付给他。”
  “现在看了,臣的眼光还算不错。”林海笑着说道。
  “是不错,选出一个武状元。”昭宁帝也笑着说道,“现在他姓姜,做不成你家的上门女婿,但如今门当户对,可以结为儿女亲家。”这是答允这门亲事的意思。
  林海有些意外,但面上很恭敬说道:“臣家里是女儿,自然要矜持一些。”
  昭宁帝哈哈笑起来:“朕替你做主就是了,朕和姜国公说,让他抓紧准备提亲。”
  林海把这事和晏先生说了,晏先生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许是陛下就看中了姜国公不愿意和林家结亲。”姜迢是想给姜璟找一门助力,但昭宁帝却不愿意姜家势大。但另一方面,姜璟娶黛玉这件事,就黛玉条件而言,任谁都挑不出不是来。
  晏先生敲了敲桌子,“咱们就等姜家的动作吧。”
  姜迢被昭宁帝召进宫后,听了昭宁帝的意思,面上很是恭谨,连连答应。
  姜迢回去之后,便去见了姜太夫人,将姜璟的婚事交给她。“孙氏德行有亏,不适合插手怀光的婚事,所以还得麻烦母亲。”
  “放心,这事我一定妥妥当当。”姜太夫人立即想明白娶黛玉这件事的能带来的好处,只林海是天子宠臣,又是孤臣,已经比很多人强太多了。
  姜迢这才放心了,姜太夫人出手定能把事情做得圆圆满满。
  “先定下媒人去林家求婚。”姜太夫人问姜迢,“你打算选谁做媒人?”
  “母亲,你觉得周家周钊如何?”姜迢问道。
  周家祖上也曾被封侯,周钊是科举出身,其母出身勋贵,和姜太夫人是同出一族,其妻是宗室女,而周钊自身也才华出众如今已是正二品左都御史。其弟周铎也曾和林海在扬州共事过。
  周钊自然是愿意的,林海对人选也很满意,又看了姜家送来的一对大雁,心里也很满意姜家的行事。
  纳彩过后,林海很是郑重的将写有黛玉生辰姓名的名帖给了周钊,由周钊给姜家,姜家将姜璟还有黛玉的八字一同送到了护国寺,请主持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自然是天作之合。
  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纳征了,这需要两家商议时间。林海的意思是黛玉年纪也不算大,可以等一两年再下聘礼。姜家自然是是同意的。反正,“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俩人的婚事已算定下来了。
  姜璟也可以正大光明背着林海等人去见黛玉了,在黛玉面前,他嘴角就没放下过。
  黛玉歪头看他:“就这么高兴吗?”
  “你这话说得,我这么高兴,你该高兴才是,我要是不高兴,你该不高兴了。”一通绕口的话说下来,让黛玉忍俊不禁。
  “玉儿?”姜璟试着喊了一句。
  “嗯。”黛玉应一声。
  “我来的时候有很多话想和你说,但是见着你的时候,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觉得这样什么都不做,一直看着你就好。我可算是明白什么事秀色可餐了。”姜璟对着黛玉,也不似之前那样。
  黛玉不躲不闪:“原来没见着你这么油嘴滑舌过。”
  “原来名分未定,我有贼心也没贼胆。”姜璟厚着脸皮说道,“如今不一样了,你是我未婚妻,我若是再隐瞒我的心思,那就是大傻子了。”
  黛玉噗嗤笑出声来。
  “若咱俩亲事不成,你打算瞒一辈子?”黛玉好奇问道。
  “我很害怕。”姜璟收了笑意,“我竭尽所能做了一切,但我发现依旧不能如我愿的时候,我很害怕,甚至有些怨恨为什么要来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见黛玉有些担忧的神色,姜璟反而释然笑了,“后来我想明白了,让我来这里就是遇见你,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娶不了黛玉,大不了孤老一辈子。
  “不后悔?”黛玉反问。
  “不后悔。”姜璟的语气很是坚定,“不后悔来这里,不后悔娶你。”姜璟清楚,若是没有在皇室面前揭露他曾是林家赘婿的事,或者这件事办得不妥当,日后他必定会受猜忌。但是他还是孤注一掷,要试一试,幸好成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