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因为方三娘是我朝第一个女官员,又没有前例可考,给其分配的女官也只是仿照宫中女官体系,并不完整,故而这三年在广东之行,其实也是完善女官员后宅体系的一种方式。
在之前的三名女官,都是服务方三娘,但始终有些混乱,而经过三年的历练与磨合,朝廷也给出了女官员体系的配套女官体系。
如后宫之中的女官体系是六局二十四司,如今对外朝女官员的女官体系,也仿照着来,如设置尚农局,其中的女官将负责整个清农司农业部门的女性官员后方统筹事务。
其下依旧是四司,
司庭二人:负责女官员与其他朝廷官员后院女眷的沟通应酬账务,下又有七品典庭二人,八品掌庭二人,九品女史二人。
司耕二人:负责与农人沟通的耕作问题记收集记录。下设七品典耕二人,八品掌耕二人,九品女史二人。
司语二人:负责作物涉及番邦部分的沟通交流,下设典语等如上。
司容二人:主属部门女官员的仪容礼服等生活搭配,下设如上。
而原本的女官温师巽晋五品尚农,统筹尚农局后方,张月华晋七品典耕,孔柔晋七品典语。当然,他们能升得如此快,也有没有竞争,如今女官员还少的原因。
但如今方三娘回来后就不一样了,因为在三年中还额外发现了其他的农业方面的女性技术人才,扩充了清农司的女官员队伍,也在方三娘的请旨中,补授了五品云南清农司郎中一名,从五品员外郎一名,正六品主事两名,均是女官员。这些都是在广东三年中辛勤奉献且有功劳的。
故而,这次也还要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再扩充尚农局的女官。
且这次还要招不少,明年方三娘负责两广,温师巽三人虽有经验了,但是肯定忙不过来,尤其是两广的清农司女官员也不止方三娘一个了,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还有云南也有一名清农司女郎中,姓夏名槐,三十有二,虽依然成婚有家室,但既已授官,后方自然应该有辅助人员,尤其是云南地区不比两广轻松。
夏郎中这里同样需要至少一名尚农,两名女史,这还是最基本的。
其云南本就复杂,仅是郎中当今就派了三名,两男一女,皆是在广期间劳苦功高者,另外两名郎中还有一名都有白头发了,当今干脆就下令多招女官,一同负责三名郎中的后方事宜。
所以呀,这个年,方三娘依旧是停不下来。
而她的三位女官,勉强能休息休息。
温师巽家里被儿媳管理得妥妥帖帖,一家人看着温夫人身体不仅没有问题,反而精气神还更足后,更是当下就彻底放了心,也不拦着温夫人想继续跟着方三娘出去了。
而张女史回家后看到自己的两个女儿白白嫩嫩的,一点也没有胆怯,落落大方,勾起了嘴角,果然,还是得自己有权力,她的夫家才知道什么是“好”。
对于自己丈夫纳了妾,这三年还多了一个庶子,张女史看也没看一眼,只要他们不敢对女儿不好,其他的无所谓,等自己的底气再足一些,和离自己带着女儿就是。
至于夫家,压根不知道张女史的心思,只是看着张女史一回来就看女儿,又看着朝廷给的赏赐,张女史更是从九品末流女史晋升七品典耕,现在可不敢嫌弃这个媳妇儿了,巴不得把人给哄好呢!
最高兴的莫过于孔家了,万万没想到自家女儿竟然真的稳重了不少,还担任了典语,一看就是个文嗖嗖的职位,虽然他们是武将家庭,可女儿总算是能静下来了,这才叫“能文能武”呢!
孔家也趁着这个年,让孔柔和夫家完婚,至于婚后孔柔是否还要跟着方三娘南下。孔柔表示自己是不可能在这个往上升的时候突然掉链子的!
至于夫家,完全可以等南方科举完后再看,若是考取了进士,操作一番外放到两广,对他们而言也不是难事。
若是靠不上,那就更简单了,直接跟着她南下呗。
孔柔是个从来不内耗的性子,这一点,孔家人口中表示人形,却从没一个人逼着她改,或者说,这就是孔家人自己宠出来的。
“这次的女官招聘应该不用娘你太费心了吧?”
方三娘本来就年轻,精力足足的,一点不见累,轻松道:“估计要晚一点回两广,这次温尚农会和我一起,一起配合吏部和淑妃娘娘。”
皇后生产在即,生产后还有月子,宫中事务已经交给了淑妃和贤妃共同协理,而尚农局女官虽是负责外朝的官员,但选人途径中也包含宫中的举荐,故而也需要和宫内联系。
“都有过经验了,你只管读你的书就好,操心太多长不高。”方三娘拍了拍筠哥儿脑袋。在方三娘这儿,筠哥儿始终只是个孩子。
贾府,贾兰看着李纨,眼中再没有孩童的懵懂,反而很是笃定地道:“娘,我听说朝廷又要招女官了,您直接去吧。”
李纨当下就愣在了原地,她以为,她将贾兰保护得很好,原来,贾兰一直都知道吗?
只听贾兰继续道:“您在家里,始终越不过太太,太太也不会重视我们,倒不如您出去,摆脱她的范畴,总归我是嫡长孙,他们最多不重视我,却不敢苛待了我去。”
“兰儿……”
“娘,为了贾家的一亩三分地,不值得,大伯爷他们尚且只能退出,我们又何必硬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