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贾家和林家,两家的距离还是在远一点吧!
“香雪,你去让人给我查,贾宝玉在外面究竟和什么人一起厮混。”
二哥向来最要面皮,若是让二哥知道贾宝玉在外厮混,荤素不忌,无论贾宝玉是被谁影响的,二哥可不会管这些。
有二哥的“面子”攻击在,可保筠哥儿安心读书好长一段时间了。
没两天,贾府就又闹腾了起来,贾政让人把宝玉按在长凳上,结结实实打了一顿,哪怕被闻讯而来的贾母和王氏哭着拦下,却也得在床上躺一段时间。
不仅如此,贾宝玉身边的小厮更是被全换了一遍,一时间,宝玉身边侍奉的人都绷紧了皮。
王夫人更是对宝玉身边的丫鬟,也不放心了起来。
贾家就不是个口风紧的,宝玉挨打几乎是前后脚就传了出去。
在史家的湘云一听那还得了,正担心呢,保龄侯夫人就一脸高兴地进来了。
“云儿,你的亲事又着落了!”
“是昭毅将军长子,卫若兰卫公子,今年十五,在国子监读书,文武双全,今年秋狩还得了陛下的夸赞呢。”
大长公主是太上皇的嫡长女,前些年去世后,太上皇感伤不已,原本只有大长公主的长女才封了郡主,其余都没有封号,也因为大长公主的去世,直接加封了封号。
而卫若兰的生母就是大长公主的三女儿,现在的安康县主。
这样的人家,想也知道保龄侯夫人是用了多少心思的。
“这两天你好生休息,我安排两家私下见见,不出意外就能定下来了。”
三言两语,就让湘云羞红了脸,至于宝玉?如今这个关头,可不能传出不好的风声,不然丢的是整个史家的脸,总归诺达一个贾府,不至于照顾不好自己家公子。
保龄侯夫人满意地笑了,果然,还是要早早把婚事给定下。
第95章 贾兰劝母抛贾家
有林家夫妻二人在,筠哥儿自然能够安心读书备考。
一转眼,已是腊月。
“殿下,这是林公子送来的。”
“哦?”二皇子总算是不再昏昏欲睡,“今天初六,我记得初九是筠哥儿生辰。”
一看,果然,是邀请二皇子当天在林府小聚的帖子。
筠哥儿在家苦读这些日子,二皇子可是百无聊赖得紧。
看见筠哥儿的邀请,二皇子心情这才舒畅了,这些年身子骨好了些,虽还是比旁人身弱,但至少帝后能放心他出宫玩儿了,当然,当天得回宫。
所以这次的邀请,二皇子是必然要去的。
将请帖收下,二皇子心中不免松了口气。自从母后怀孕,这几个月来自己就有些尴尬了,尤其是在六七个月,诊断出是男胎后。
其中尴尬有些时候是不由自己,甚至是父皇母后所能控制的。
就像他提出开府,父皇母后今年不同意,担心自己照顾不好自己是其一,但是更多的,也是要展现出帝后对他依旧一样的态度,告诉他不要多想。
但是总归是不能一样的,在宫里,谁能彻底单纯呢?
就像他,以前也未必没有心思,存在过幻想,但是在母后如今有孕后,从父皇的举动就能看出,太子只会是三弟。
父皇是争储的受益者,却也看透了争储的危害,父皇不会允许他的儿女因为储位自相残杀的。
可哪怕看清了,那些下人的态度,周围人的变化,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影响到了他。以至于筠哥儿回来后,他借和筠哥儿的聊天,做了一个“明面”的表态。
而筠哥儿无意在这上面多说,也让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心乱了,不像以前一样一直苟了。
好在,筠哥儿的态度也再次表明了,不涉及储位,他们的感情也不会变。
这储君的位置,像极了甜美的毒药,随时能隐忍沉沦。
也好在,他这副破身子,让他没有太多的欲望,还算是能收住。
“你去看看三公主有时间没。”
“是,奴婢明白。”
**
今年筠哥儿生辰,黛玉只来得及送了个生辰礼物回来,人还在姑苏,会顺路和方三娘一起回来。
方三娘赴任广东也已经三年期满,今年自然要回京述职。
但这并不代表,之前广东的情况方三娘没有上报,事实上,自从方三娘赴任广东后,广东的粮食收成每年都交得十分漂亮,方三娘更是在广东还挖掘了人才放到清农司中扩充队伍。
而这一次回京,方三娘更有意请旨继续在广东任职,番薯玉米等作物还需要研究,这不仅是如何轮植,如何高效培育的问题,还有一个新作物的增加,给粮食增收后,收税的问题,种植区域和比例的问题。
就像是番薯,之前是野蛮种植,但是方三娘到了后,根据当地大才得到的数据,也还要经过一年的验证和计算,再根据百姓要上税的负担,制定一个合理的推广种植政策,以及种植指南。
不然,番薯再好,一味耕种,也只会造成百姓的负担。
当今当然喜欢方三娘这种务实干活,不天天想着名利与高升的,于是欣然同意,当然,当今对于认真干活的官员,也不是吝啬的,待明年年后,方三娘就不仅是回广东了,而是负责两广区域的农事统筹,虽依旧是五品郎中,但权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任谁也能看出其简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