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方三娘扯了扯筠哥儿早已没了婴儿肥的脸,眉目间哪里还有什么母子相见的高兴,“我让张女史去找好船只了,赶紧收拾好东西吧你。”
  方母见状连忙阻止,“三娘你这是干什么,我看筠哥儿乖得很,还有玉姐儿在一旁看着,你是他娘,怎么还赶人走的?”
  方三娘看着一脸无辜朝着方母方父扮可怜的筠哥儿,和一旁忍笑的黛玉,很是无奈,“娘,筠哥儿今年是要参加秋闱的,他要是再在这儿待着,我看你们要把他给惯得不成样子了!”
  方母和方父有些心虚的对视一眼,想要反驳却发现没有理由,而且秋闱科举这样的大事,也确实马虎不得,方父深深一声叹息,“罢了!三娘也没说错,我们老两口也确实狠不下心拘着筠哥儿。”
  “但你也不用这么急,好歹等筠哥儿再修整一天,明天再回吧。”
  方父慈祥地看着筠哥儿,“好孩子,回去听姐姐的话,好生读书,争取一次考上,也给我们老两口长长脸!”
  看似玩儿疯的筠哥儿与黛玉,被方三娘送回了姑苏,船只上,黛玉倚在贵妃椅上,仕女扇遮住了黛玉的下半张脸,但筠哥儿看着黛玉笑弯了的双眼,哪里不明白黛玉这是在看笑话。
  便是黛玉的语调中,都是毫不掩饰的笑意,“你可要换身衣服,暗中回去?有护卫在,我一个人回去也没问题的。”
  筠哥儿摇摇头,“不了,一起回去,短时间内不需要我坐镇,秋闱也不是小事,我还真得老老实实苦读一段时间。”
  他还没自信到自己能裸考中举。
  趁着这个月,他去了一趟陈家,陈海盛同样在埋头苦读准备备考今年的科举,而且他算得不错,刘二果真在这个时间段回来了。
  刘二带了不少番邦的东西回来,最重要的当然是番邦各地的消息,但是还不够,无论是消息,还是其他。
  “丝绸,茶叶,瓷器,在外最是畅销和昂贵,这次我们带出去的东西太少了,完全不够支撑更远的航线。”
  “近海的海盗不仅有倭寇,还有我国的海寇,这些落草为寇的海盗虽为海盗,大多劫掠的确实番邦的海贼,小人这次雇佣了部分海盗。”
  ……
  只有真正出海,才能知道海上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将下一步计划布置好,又有紫麟卫的人在广东那边跟进,他也不必太过操心,毕竟,他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
  当然,这次刘二带回来的真金白银和国外的稀奇玩意儿,也是实打实的。
  “小外甥女也半岁了,我们还没见过呢,等回了林园,我们挑些出来给外甥女和大姐姐送去。”
  黛玉不禁点头,补充道:“陛下既然知道这批货物,那你也该送一些去宫里,还有三公主那也莫忘了。”
  “不会不会,都记着呢。”筠哥儿一边计算着东西和价值,一边和黛玉继续道:“就是要辛苦姐姐帮我累一累了。”
  黛玉打趣他道,“你也知道麻烦我呢,既然知道回去后就好生读书,也让我轻松一些。”
  “说来也是有意思,我明明是回姑苏顺带放个假好生休息的,到头来竟也不比你轻松。”可以说筠哥儿能顺利隐身,少不了黛玉的帮助。黛玉说着就撑着脑袋摇了摇,“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比在京城放松。”
  这种放松,是精神层面的放松。
  筠哥儿和黛玉那是感同身受,情不自禁点了点头。京城啊,最繁华,也最危险。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姑苏的林园姐弟一心,家宅和乐,京城的荣国府却再次占据了京城的头版头条——荣国府的二公子,他中邪啦!
  “这好端端的,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老太太头发又白了不少,最疼爱的孙子不明不白的遭了殃,就那样疯傻痴癫,请了大夫,道士,和尚,却依旧不见好。
  “儿女之数,皆为天命,母亲,已经这么多天了,想是天意如此,由他们去吧。”贾政别过脸,一声喟叹,道尽了无奈。
  老太太闻言是立马扬起了拐杖,怒斥:“我打你个不肖子孙!你就是这么当爹的?!”
  这是亲爹啊,这是要放弃这个儿子啊!虎毒还不食子呢!
  赵姨娘在旁眼珠子一转,假惺惺劝道:“老太太,老爷也是心疼,哥儿这口气不断,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不是我们不救,是能找的都找了啊!”
  老太太当即拐杖拐弯,力拔山兮气盖世,“你算是什么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寻常宝玉被他老子吓到,都是你这□□挑唆!哥儿死了,我一个也不饶!”
  赵姨娘再得宠,也只是一个妾室,贾政都不敢反抗盛怒的贾母,何况是她?
  贾母一边哭一边骂,贾政心里不是滋味,呵退一旁躲避的赵姨娘,自己上来顶着老母亲的骂劝慰。
  贾母见状更是为孙子心凉,这个爹哪里是为了母亲,分明是为了保护这个奴婢,分明是不把儿子的命当命!贾母是真的哭得心肝颤,儿孙不孝啊!
  却在这时,有人来报,棺椁已经做好,请老爷出去看,这都不叫火上浇油了,这是直接浇了油还煽了风,可不闹得个天翻地覆。
  贾敏来探望母亲时,见到的就是如此乱象。
  好多歹说,荣国府总算是面上恢复了平静,看着贾母苍老的面庞,贾敏心中是说不出的滋味。
  梦境中,是宝玉和王熙凤一起中邪,如今贾赦一脉已经离开了京城去了平安州,只有宝玉一人,竟还是发生了中邪事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