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却唯有一人,坐在上首,不过打量了她几眼,唇角带着矜持的笑容。
  “这是南阳王妃,今日特从宛城而来。”韩夫人低声向灵徽介绍道。
  南阳与襄阳比邻,南阳王妃来此踏青,也没什么新奇的。灵徽便上前,叫了声“王妃殿下”,行礼如仪。
  那王妃看着不过二十许,瘦高身材,相貌算不得美丽,却自有一番清雅之气。见灵徽行礼,也只是浅浅笑了笑,略寒暄了几句。
  她身边的女子倒是很夺目,大约十七八岁,肌肤如雪,艳光逼人,一见到灵徽便笑:“原来这就是宜城君啊,早听人说宜城君容貌出众,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便将我等都比下去了。”
  “这是王妃的女弟,王十六娘,闺名唤作令华。”韩夫人知她不识,便又提醒。
  等等……这名字好生熟悉……王氏令华
  灵徽心里陡然一颤,笑容几乎都僵在了脸上。这不就是那日王裕口中的“小女令华”么?她……
  赵缨不看好他的小未婚妻,怎么让她跑到襄阳来了!灵徽胸口闷闷的,只觉地一口气半天上不来,然后变成了无数小虫子,在啃啮着她的心。
  不知说了句什么,勉强维持了一个虽然僵硬但算得上得体的笑容,匆忙落了座,但方才赏景的好心情一扫而空,只觉得花气太刺鼻,胸口疼的老毛病似乎又犯了。
  得赶紧找个借口离开了,她实在不想和这些人有什么瓜葛。
  第62章 六十二、重逢 一盏薄酒,且敬重逢。……
  可惜, 她还未找好由,便听到几声马嘶,花木那边走过了几个朗声交谈的男子。
  其中一人, 白衣玉冠, 身材修长,正是许久未见的赵缨。
  很少见他穿这种颜色,倒衬得他十分俊秀清致。和风吹过, 花瓣如雨而落, 他的目光便在此刻寻了过来, 看着甚是温柔多情。
  灵徽的心没来由地刺痛了一下,但她并未躲避他的目光。
  仰起头, 负气般地与他对视, 唇角带着毫无温度的敷衍笑容。
  这时,韩夫人却率先站了起来, 上前行礼:“妾韩氏,见过南阳王殿下, 见过赵都督。”
  灵徽这才收回了目光,随着众人一起, 对着那个面容俊雅,缓步而来的紫衣男子行礼。
  那男子只是温和地笑着, 命大家起身,和气道:“今日上巳, 本王随都督一道赶个热闹, 但愿没有扰了诸位雅兴。”
  他的声音很好听,说话慢悠悠的,像是脾气很不错的样子。灵徽依稀从他脸上看出些先帝的影子,一时感怀, 便没有回避对方同样投射而来的目光。
  “宜城君也在?”他笑着点了点头,又道,“今日谢相有事未到,真是不巧。”
  他口中的谢相便是谢衍,灵徽与谢衍的婚约早就在建安城里流传,南阳王知道也不奇怪。不过这里的人直到的不多,所以他一说完,便有几个女子窃窃私语,笑容羡慕又暧昧。
  说起来,南阳不远,但灵徽这些时日却从未见过谢衍。他定是被自己伤到了,见面徒增尴尬,不如不见。
  灵徽并不会南阳王的调侃,神色如常,自然也未多看赵缨一眼。
  南阳王妃神色始终淡淡的,见到丈夫也并未上前逢迎,只是独自饮着茶,像是蕴着什么心事。
  南阳王却很爱护这位王妃,一来便坐到她身边,用手触了触她手中的茶盏,温声道:“茶都凉了,怎么还在喝,回头又该说肠胃不舒服了。”
  说罢,命侍从为妻子重新煮茶,他自己则拭干净手,拈了果子亲自递到她手边。
  这对夫妻,看着甚是恩爱。
  灵徽并无窥探别人生活的爱好,拿起自己手中的残盏,要入口时,却发现自己的茶也凉了。
  一杯新茶递到了她面前,手指纤长,上面却生着薄茧,是她再熟悉不过的一只手。
  记得她以前打趣过,明明是个武将,偏生了这么文气的手,这要是上了战场,怎么能拿得动那么重的兵器。
  那一日,他拿着刀,在她面前舞了半晌,像是急切地需要证明什么似的。
  往事跌跌撞撞地冲进脑海中,让她忽然伤感不已,也让她心中的烦闷之气愈盛。
  她负气不去接,冷哼一声,道:“都督如此体贴,若是被你未过门的娘子看到,怕是又要生误会了。”
  他也不辩驳,就那样端着茶,双眸里流淌着深浓的情意:“怎么瘦了这么多,定是没有好好吃饭。我那里有个洛城来的庖厨,我把他给你送过去,可好?”
  若说执拗,灵徽这么多年就没有胜过赵缨,只不过他喜欢用温和沉稳的表象迷惑人罢了,每次倒显得是她任性。
  譬如此时,他就这么端着茶,任她冷落着,还一副任劳任怨的模样。
  灵徽只好接过茶盏,语气算不上好:“我不要你的人,今后不要再送人过来了。”
  赵缨不恼,只看着她笑:“云阁和星台也是我遇上,然后送回你身边的,怎么,连她们也不要了?”
  这便是强词夺了。灵徽不由柳眉倒竖,瞪了他一眼。
  她的脾气一直不算好,以前在洛城时,半点委屈也受不了,尤其喜欢在他面前耍性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