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韩子高一拍醒木,喝斥:“封氏,本官没问你话,现在不需要你说话。”
封氏只得闭了嘴。
韩子高问夫妇俩:“你儿子为何与封氏经常争吵?”
“封氏要与我儿和离,我儿不同意,两人为此经常争吵。”王寅母亲泣说。
“她要和离的原因,你们知道吗?”韩子高问两人。
“这个……”夫妇俩吞吞吐吐,封氏翻了个白眼道:“我翁姑不肯说,是因为这事难以启齿,我们结婚五载了还没有孩子,想刺史应该明白什么原因。”
韩子高点了点头,又问王寅父母:“你儿子会水吗?”
王寅父亲说:“会,所以我们不相信他会溺死在井里,一定是这个女人干的。”
封氏又哭:“你们不要冤枉我,我虽然想和离,但不至于要他的命吧,一日夫妻百日恩,他死了后,我一直给他戴孝,我娘家兄长都劝我改嫁,我说要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再嫁,刺史明见,奴家不是无情无义的人,怎么会做出杀害丈夫的事呢?”
韩子高一拍醒木,对封氏喝斥:“毒妇封氏,你还不把如何杀害丈夫的经过供出,是要大刑伺候才肯交待吗?”
封氏吓得花容失色,大哭:“奴家哪里杀害丈夫了,刺史不要冤枉奴家,奴家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把丈夫推进井里?”
韩子高冷笑:“你当然没有力气推丈夫下井,所以你还有个帮凶,就是你的奸夫。你守孝不嫁,是因为此案未结,你怕嫁给奸夫,遭人怀疑,想等上三年,等事情平息了,再嫁给他。”
“奴家清清白白的,哪来的奸夫?刺史不要含血喷人、污人清白。”封氏哭哭啼啼。
韩子高叹口气:“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毒妇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带奸夫郑恒上堂。”
封氏顿时瘫软在地,两个狱吏架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上了堂,看男人下裳渗出血渍,像是刚受过刑,他趴伏在地上、不停地颤抖、叩首说:“小人认罪,都是封氏教唆小人干的,如果不是她,小人不会害王寅,求刺史饶小人不死。”
第68章 沉冤得雪
韩子高道:“封氏,你以为没人知道你的丑事吗?昨日我看了案宗,时值傍晚,井里光线昏暗,尸体只露后脑,你怎么就能认定是你丈夫,实在令人怀疑。今日我故意说尸体露个后背,你就顺着我的话说,可见你当时根本就没看井里,因为你原本就知道那尸体是你丈夫,是你亲眼看着你丈夫被溺死在井里,所以不敢再看。”
“你苦心营造丈夫打水不慎落井的假像,却疏忽了两件事。其一,若是打水时失去平衡掉进井中,应该连人带水桶一起掉入井中,但是毛阿生发现尸体正是用水桶打水勾到的,说明之前水桶并不在井中;其二,你的丈夫会水,若是掉落井中怎会不挣扎,按照常理会用手扣抓井壁,出于求生的本能,手指必然因为扣抓而受伤,但是仵作验尸,说尸身上没有任何伤痕,所以王寅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掉入井中。所以我料定你丈夫的死不是意外,而是被人推入井中,你的翁姑不服广信县令的判决,上诉到州府,理由是你正和丈夫闹和离,怀疑儿子是被你推入井中溺死。”
“你一个人当然无法做出推丈夫入井的事,所以你必定有同伙,能帮着你杀人的,若非你的兄弟,就是你的奸夫。我昨日派人查探,得知你经常会去一家药铺,我就想到你丈夫能悄无声息地溺死在井中,很可能是服了迷药,这个药铺主人嫌疑很大,极有可能是你的同伙,所以我派人连夜抓了药铺主人郑恒审问,只用几句虚言和十几鞭子,他就供认了与你的奸情,以及如何和你一起谋害王寅的经过。”
“那天,你在丈夫的早饭里掺了郑恒给的迷药,等你丈夫吃完饭,你便叫丈夫去给菜地浇水,你丈夫去了之后,你悄悄尾随其后,待到你丈夫昏睡在地,你和藏身在旁的郑恒一起把你丈夫抬到井旁,扔入井中,看着他沉入井中,确定没有存活的可能,你们才离开。毒妇封氏,你现在还有何话可说?”
封氏呆了半晌,长叹口气,无奈道:“其实我也不想害我丈夫,可是他就是不肯答应和离,也不肯休掉我,非要缠着我跟他过一辈子。唉——,为何只有丈夫能休妻,妻子却不能休夫,算了,天下的男人都一样,都是只顾自已。”
韩子高道:“不可否认,这世道的确对女人不公,但不能因为这个,你就有理由杀害丈夫,离开你丈夫的办法还有很多,你偏偏选择杀人,只能说你是个狠毒又愚蠢的女人。”
又对众人道:“封氏与郑恒合谋杀死丈夫王寅,依律当斩,现将封氏和郑恒收监,死刑判决结果上报京师都官,待批复后择日处决。”
王寅父母又哭又笑:“谢刺史还我儿公道,我儿的死总算沉冤得雪。”
久悬不断的疑案尘埃落定,杀人者皆低头认罪,围观的百姓们也都欢呼叫好。
第69章 金镯是谁的?
封氏和郑恒被狱吏押走,韩子高拿起第二卷案宗。
这是一年前发生在遂城县的小案子,一个妇人到河边洗衣服,洗衣之前把腕上的金手镯放在身边的石头上,结果洗完要走的时候,发现金手镯不见了,就怀疑是也在河边洗衣的另一个妇人拿走的,但那个妇人被捕快询问时,说这只手镯是她的,因为两人都说手镯是母亲的遗物,又都拿不出买契,也没有非亲属的第三人能够证明,遂城县令无法判定,只能把金手镯收缴,案宗上报到州府,前面几任刺史一直搁着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