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陈蒨嗤笑一声:“右军府有长史、司马,你就伸伸手接个兵符印绶有什么难的,如果没别的事,就退下吧!”
  自已说出的轻巧话,袁枢这会是后悔不迭,真是自已给自已找事,可是圣命难违,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右军府。
  右军府里,韩子高把手下大小将领全部召集一堂,把赴任成州的诏书当众宣读。
  众人听完炸开了锅,司马戴僧朔道:“太突然了,将军怎么调去那么远的地方,事前一点预兆也没有。”
  长史胡霖说:“我昨日听说将军在朝会上请求去成州,还以为是一时冲动呢,没想到竟成真了。”
  “这可怎么是好,将军调走了,我们可怎么办?”
  “就是啊,好不容易有了盼头,换个人,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唉——”
  “将军,带我去成州吧,我想跟随将军。”
  “将军带我吧!听说成州匪患甚重,我帮将军讨平他们。”
  “将军带上我!”“将军带上我!”……
  看着部下们纷纷请求跟随自已去成州,韩子高又喜又愁,含泪说:“我倒是想带上大伙,可是这次是去赴任,不是去讨贼,我只带亲随百人。成州现在没有长官,我必须尽快去接管,不然会出大事。不过你们放心,你们之前的功劳苦劳,我已经一一记录,交给了圣上,圣上都会看的,作为你们今后升职的依据。”
  “将军,我们舍不得你,呜呜呜——”竟有不少人伤心得哭起来。
  韩子高强笑道:“傻瓜,我又不是去赴死,你们哭什么,我也舍不得你们啊,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总会有这一天的。”
  “这次去成州,我需要一位将领辅助我带兵,你们当中有谁方便跟我去的?”韩子高问。
  “末将方便!”“带我去吧!”“我!”“我!”……立时站出二十多个将领拱手要求前往。
  韩子高看着他们,打量了一会,说:“中兵参军朱玚听命,你随我去成州,今天回去把家小安顿好,鉴于成州情况不明,所以这次随我同行的,都不带家眷,等在成州安定下来,再接家眷。”
  朱玚大喜拱手:“末将遵命,请问将军,何时出发。”
  “我是想尽快出发的,但还要等朝廷有人来接管右军府,办理完交接后,我们就出发。”韩子高道。
  这时,吏部尚书袁枢走了进来,韩子高上前行礼:“袁尚书是来传旨的吗?接管右军府的人定下了吗?”
  袁枢无奈说:“定下了,圣上口谕,命我接管。”
  “那太好了,我们马上办理交接,这样我明天就可以出发了。”韩子高笑道。
  袁枢心想,原来是我心急了,还担心他拖着不走,人家根本不用催,比我还着急呢!真是多此一举。
  第36章 又要告别
  今天,那人要走了,去千里之外的成州。
  陈蒨昨晚就命尚食局今天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饭,他本是节俭的人,平常早膳,饭菜不过三样,今天桌案上,大大小小的摆满了几十个碗碟,吃完这顿早饭,那人就要上路了。
  辰时,阿凤拍打翅膀上下飞了起来,嚼舌道:“陛下,阿蛮来了,阿蛮来了……”
  下一刻就见韩子高身穿戎服走进式乾殿,见桌案上的饭菜摆得满满当当,全是自已爱吃的,笑说:“陛下这顿不像早饭,倒像是把三天的饭菜都要给臣装进肚里去,是怕臣路上饿肚子吗?”
  “阿蛮多吃点,成州那里吃不到家乡的味道。”陈蒨亲自为韩子高盛了满满一碗米饭。
  韩子高强作高兴接过碗,拿起筷子,大口地夹菜吃饭,陈蒨不停地让他吃这个、吃那个,其实韩子高已经很饱了,但还在硬撑,只要能让阿蒨安心,自已也会安心。
  “不能再吃了,臣实在吃不下了,肚子快撑破了。”韩子高放下碗筷,直打饱嗝。
  陈蒨示意尚食女使撒下早膳,对韩子高说:“阿蛮再给朕煮壶茶吧!”
  “好。”韩子高接过王奕递来的茶具,开始煮茶,很快茶香飘散在整个式乾殿内。
  陈蒨命王奕拿来一根节杖,道:“成州情况不明,为了让你便宜行事,朕暂赐你假节,得杀犯军令者,若遇突发情况,得杀四品以下官位者。你只管大刀阔斧地当好成州刺史,朕给你做后盾。”
  “臣谢陛下赐节。”韩子高双手接过节杖。
  两人接着饮茶,韩子高说:“臣有一请求,想顺道回山阴一趟,大概耽搁一两天时间。”
  “去吧,朕批准了。”陈蒨道:“你若是昨天说,朕还来得及准备礼物,让你带去给阿爷阿娘,这会太仓促了,阿爷不愿到京赴任,朕有打算任阿爷为山阴令。”
  韩子高湿了眼眶,想到侍中满腹经纶,四十出头才做到山阴令,而阿爷大字不识几个,居然也能做山阴令,阿蒨真是太宠自已了。
  “陛下上次任阿爷给事中,阿爷不肯奉诏,结果惹得中丞弹劾臣不孝,臣以为陛下还是不要给阿爷授官,臣实在不敢受此恩典。”韩子高跪地叩首。
  陈蒨道:“天子一言九鼎,朕已经说了,哪有收回的道理,阿蛮受得起这样的封赏,朕觉得亏欠你太多,不知如何弥补你才好。”
  韩子高知道他指的是封后的事,那本来就是酒后戏言,自已从未当过真,不过是有时吵嘴气急了,口不择言地拿来赌气。
  “陛下非要赏,臣接受就是,只是阿爷接不接受,臣可是管不了。”韩子高笑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