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欧阳頠在岭南十几年,恩威闻名于百越,在镇日久,威势益盛。他的弟弟欧阳盛,任交州刺史;另一个弟弟欧阳邃,任衡州刺史;儿子欧阳纥,任始兴内史;可说是满门显贵,声震岭南,欧阳家族在岭南比冯冼家族还要势大。朕即位后,为了拉拢欧阳頠,又升他为征南将军,进爵为阳山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赐鼓吹一部,同时授他的儿子欧阳纥黄门侍郎,命其赴京就职,但是欧阳纥至今没有来京。尾大不掉啊,叔父在的时候,他们不敢不听诏令,叔父不在了,欺负朕年纪轻,没把朕放在眼里,朝廷政令多有不受。你说朕还能把成州交给欧阳家族的人吗?”陈蒨道。
韩子高点头:“原来是这样。”
第34章 唯一的出路
陈蒨道:“成州地处岭南中心,四通八达,群山环抱,易守难攻,素有咽喉门户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朕要安排信得过的人,就像在岭南的心脏上插了一颗朕的钉子,让他们不敢有造反的心,但这个刺史的人选真的不好找,派文官怕镇不住当地豪强,派武将又恐官逼民反,前面几任刺史都是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请辞,现在好了,王文通干脆失踪,朕真是无奈啊!”
韩子高正色拱手:“听了陛下所说,臣更想一试,请陛下恩准臣去成州赴任吧!”
“朕的话算是白说了,你怎么还更起劲了?你总是想离开朕,朕不同意,你死了这条心。”陈蒨生气地说。
韩子高黯然道:“陛下不准,就准许臣出家吧!剪了这一头烦恼丝,再也没人逼臣成家了,落得个清静自在。”
“又说什么傻话,你要是出家,阿爷还不打断你的腿,朕要是批准你当和尚,朕的御案也要被阿爷掀翻了吧!”陈蒨激动地拍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赐臣一死吧,陛下为了执法大义灭亲,处死不肯成家的结拜兄弟,看天下哪个百姓还敢单着不成家。”韩子高赌气说。
“你……,唉——”陈蒨叹了口气,道:“好好的,怎么又说赐死呢?不就是让你成个家吗,成个家有那么难吗?”
“臣说过此生不成家、不生儿女的。”韩子高说:“非要逼迫臣做不愿意的事,臣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你是要气死朕吗?”陈蒨抬手就想给那人一巴掌,手举到半空竟是舍不得挥下。
韩子高再也忍不住,流泪道:“陛下以为他们是盯着臣不成家的事吗?还不是因为臣跟陛下走得太近,他们看不惯,视臣为眼中钉、肉中刺,臣离开陛下远远的,他们就不会盯着臣没成家的事不放了,陛下难道不清楚吗?臣不在陛下身边时,有谁找过臣的不是,臣不是不想陪伴陛下,实在是待在陛下身边是非就多,臣烦不胜烦,呜呜——”
陈蒨心疼地抱住那人,那人在自已怀里放声大哭,呜呜咽咽地说:“陛下要臣遵诏成家,可臣心里装着陛下,再也装不下第二个人,臣也不想欺骗无辜的妻子,臣实在无法去爱那个女人,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臣好痛苦啊!呜呜呜——”
陆琼和王奕在旁听得心酸,只有叹息,其实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谁还看不出将军和皇帝有多么相爱,可是即使把爱埋藏在心底也不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将军想守住这份执念,恐怕也是守不长了。
哭了好一会,韩子高止泪道:“去当成州刺史,可能是臣唯一的出路,臣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请陛下恩准。”
陈蒨难过地说:“你就这么固执着不想成家吗?”
“嗯。”韩子高坚定地点了点头:“其实臣就算成了家,他们依然不会放过臣,还是会想尽各种理由逼臣离开朝堂,臣虽然身在千里之外,但臣与陛下戮力同心,陛下又何必在乎臣身处的远近,臣这次一定会常常给陛下写信的,陛下就答应臣去成州吧!”
“唉——”陈蒨长叹口气,伸出食指抹去韩子高脸上的泪,点头道:“若是阿蛮去,朕相信你的能力,只是阿蛮自已要多加小心,唉——,朕真是拿你没办法,去了那里,有什么需要朕做的,就跟朕说,如果干不下去,就告诉朕,朕会把你调回来,可别跟王文通一样玩失踪哦!”
“嗯。”韩子高点头、含泪笑说:“臣的信条里还没有干不了的事,臣一定会把成州治理好,查出王刺史失踪的始末,不让陛下烦心。”
第35章 尽快赴任
翌日上午,皇帝下诏,右军将军韩子高调任成州刺史。
诏书下发后,吏部尚书袁枢来到政事堂,向皇帝谏言:“成州没有长官数日,府署处于瘫痪的状态,陛下既已下诏,还请陛下命韩将军尽快赴任,以免成州发生变故。”
陈蒨心里正难过呢,这个袁枢还来往自已伤口上撒盐,带着气道:“你要韩将军尽快赴任,这边右军府总要有人接管吧,朕先定下人选,再完成交接,不需要个三五天时间么,你催什么催?”
袁枢说:“陛下在百官中择选不是难事,或是让哪位将军兼任一下,右军府具体事务有长史、司马,韩将军只要交出兵符印绶即可,哪需要三五天时间,臣以为一天时间足够了。”
陈蒨气得鼻子冒烟,道:“好啊,那就由践言来兼任右军将军,你去右军府传朕的口谕,只要你今天完成接管,韩将军明天就赶去成州。”
“啊?”这下轮到袁枢发慌了:“臣自已的活还忙不过来,哪有多余精力管理右军府,再说右军府麾下人马众多,又多是王琳旧部,臣写文章可以,统兵……臣怕应付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