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这有啥不放心的,你家蚕房的长工短工都是女子。”
缫丝需要煮茧,几口大锅烧着,热气蒸腾,蚕房的大娘们好多都光着膀子干活。
在她们忙碌的时候,农庄的男子基本都远远的避开那个院子,怕靠近被人看见,那就说不清了。
这段时间都仙河县忙得很,不论男女,都能找到个活干。
放眼望去,整个平安郡,就仙河县最靠谱,还在修水渠。其他县的县令都是直接躺平摆烂,任由百姓自己想办法。今年的天气是有些旱,但也没到粮食绝收的地步,奏折上说得厉害,是为了骗钱花的。
钱也到手了,百姓也不会因为有重大灾情闹事,按理来说,今年平安郡的官员应该是高枕无忧的,但王大人最近却急得睡不着,连夜给底下的官员们下了令,让大家提高警惕。
夏云林也被吓得够呛,第二天就跟着夏文君去修水渠的工地现场露脸。
“爹您不是嫌脏乱差,不愿意来吗?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崔大人来信,他的姑父贺春,当时有名大儒,要来平安郡游玩,然后挑一个地方修养一段时间,希望王大人多多照拂。”夏云林头皮发麻的说道:“这种名满天下的大儒最惹不得,他要是说了个什么,全天下都能传遍。今日不仅是我,平安郡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战战兢兢。”
刚骗了朝廷的钱花,正心虚着呢,能不害怕吗?
夏云林骂骂咧咧的说道:“这姓崔的真不是个东西。我们还替他劝返银江郡来的流民呢,他倒好,给咱们银江郡送了个什么东西来啊!”
“爹,你就不能往好处想吗?那可是贺春啊,我们夏家年轻一辈,谁要是能被他收作弟子,能少奋斗三十年!要是能因为他搭上崔家,能一步登天!贺老先生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夏文君的语气兴奋。
贺春并不是世家出身,也是寒门子弟,但因为天赋卓绝,小小年纪就是本地的神童,拜了当地的名宿为师。世家结亲看门第,但也看人,像贺春这样年少俊秀的天才,他们也会嫁女儿,然后重点培养。
很多优秀的寒门子弟出头,都借了外力。夏家的长辈,之前打的也是这个算盘,想借老师的力,借未来亲家的力。
“咱们这一大家子,也就你还有点希望。你族中哪个哥哥是中用的?读书也是要看天分的。”夏云林一脸无语,“我倒是想让族中子侄攀高枝,但攀不上啊!”
他是指望族中子弟报世家大腿,但最粗的那几根,他是没想过的。虽然有个现实的案例在眼前,他也不敢复刻。家里除了夏文君有天赋,其他孩子,只能算普通,走不了贺春的路。
瞧着夏文君眼神滴溜溜转的样子,夏云林苦着脸说道:“我的好闺女哎。别惦记着拜师礼,咱们还是先保命吧。平安郡的事要是被捅出去,上下官员都得完蛋。”
叨叨完自家女儿,夏云林就在脸上摆出来一副慈和的微笑,和周边村里出来的老丈搭话。
“今年旱情严重,老丈你家里情况还好吧?”
“挺好的。今年天是干了点,但这不是修水渠了吗?以后用水都方便了。今年比去年好多了。”老丈一脸感动,觉得县令一家都是好人。
“是是是,就是因为有的村子太旱,都影响收成了,所以县里就把这水渠提前修了,能缓解一下旱情也是好的。”
夏云林还在尽力圆平安郡大旱的设定,看起来又努力又好笑。
第27章
若是平时,夏云林也会为大佬的到来,欢欣鼓舞。但现在嘛,他只求别查作业查到自己。
可能是平安郡官员补作业的心思太强烈,几天的时间,平安郡有大旱的消息,就传遍了,连丁大壮他们和周边村民闲聊,说的也是旱灾的话题。
“听说其他地方可惨了,地都干裂了,幸好六娘子心里有成算,提前安排大家重新休整水渠。不然这次旱灾,我们仙河县也跑不掉。”
“可不是嘛。那些遭灾的百姓也是可怜,今年日子难过了。他们要饭的时候,可别要到咱们仙河县来。”
“不能吧。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应该不在我们周边的村县,都没听周边的人说。”
“那到底哪儿的旱情最严重啊?”
“不知道啊。外头的事情,谁说得清楚?我这辈子就没出过仙河县,你问我也是白问。”
反正最后大家也不知道,到底哪儿遭了大旱灾,只听说别的地方旱情严重。
有别人的衬托,就显得自己日子过得还不错。这段时间仙河县百姓的幸福指数,明显升高。
他们县令多好啊,临危受命,一来就带着衙役剿匪,刚把流寇收拾了,又开始修水渠抗旱。
办这些事的时候,因为六娘子处事公正,县内的普通百姓不仅没被压着出钱出力,反倒还能挣点小钱。
这么搞,就显得夏云林这个县令格外优秀。
全靠同行衬托,仙河县的‘赈灾’业绩,是整个平安郡最高的。
夏云林正为此暗爽自得呢,转头王大人就把贺春打包塞到了仙河县了。
“仙河县气候宜人,最适合养病。夏二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贺老!”王大人把人亲自送来,然后就准备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