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哪怕钱正新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帮越国公,但不可否认的,宣和帝确实是因为钱正新的缘故才起复越国公的。
  先帝留下来的老臣不少,但大都因为站队错误,一并被宣和帝肃清了。而余下的这些,算不上全是支持宣和帝的人,但为了博一个美名,宣和帝也不敢杀得太过。再者,朝廷里头也需得留些得用的人,总不能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手下却没有一个兵。
  越国公不在,当时的“三公”虽然还是“三公”,但明眼人都知道“三公”成了“两公”。
  尽管新上任的御史丞是宣和帝属意的人,但他在钱丞相和年太尉面前却也还是低了一头。
  越国公在朝中,算是一个平衡的存在了。
  宣和帝也是在越国公离开之后才渐渐意识到这点。
  而在此之前,宣和帝本想着努力扶持起自己的势力,再不用受到那些老臣的制衡。
  这样的想法固然是好,就要贯彻下去却难得很。
  宣和帝原先就不是先帝最中意的皇子,哪怕因为大行皇帝晚年因为服用了丹药致使神志不清,储君时立时废,宣和帝也曾捞到过太子之位,但那时的朝臣们都不看好宣和帝……
  所以最后,还是把越国公召回了京里,就当是为现任御史丞铺路了。
  要说宣和帝有多信任越国公,那也没有。
  无非就是越国公的人品让他放心罢了。
  现在看来,宣和帝会把传位诏书交给自己保管,应当是担心诏书一旦放到了其他臣子手上会出现变故吧。
  越国公与几位同僚同赤几王问了安之后,便一同前往大殿了。
  饶是他再不想跟皇子扯上关系,但路上这么碰到了,也没什么可避的。非要避开,反而让人觉得是在欲盖弥彰。
  更何况,如果他连这都要怕的话,那当初丁忧的时候,他干脆直接致仕就好了,又何必再回到京里?
  第327章
  墨珣成了大理寺丞之后, 无论是早朝时所站的位置还是进宫赴宴时所坐的位置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之前年宴的时候,墨珣已经由内监领着,知道了自己的“新”位置在哪里,此时进了大殿之后, 他便也林醉一起, 同越国公他们分开了。
  待朝臣们纷纷落了座,又在大殿之后等候了半柱香的时间, 才听到内监们喊出了“皇上驾到”的声音。
  原本还在小声交谈的朝臣们当即噤了声, 正襟危坐起来。
  宣和帝一脚刚迈进保和殿, 还不等朝臣们先反应,他浑厚的嗓音便响了起来,“朕今日心情不错,特邀诸位爱卿进宫共度上元佳节。”
  不管宣和帝说了什么, 千错万错, 先行礼问安总不会错。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们从软垫上起身,就跪在案几旁边向宣和帝行礼。
  “众爱卿平身。”
  宣和帝的心情着实不错, 进来之后就说了两句话。但这两句话里的愉悦却十分清晰地传达给了在场的人。
  墨珣的心思还“挂”在那些“黑气”上, 现在听到宣和帝的声音,只在须臾间就将这两件事结合在了一起。
  这段时日, 宣和帝还在“封笔”, 早朝也没开。尽管如此, 可宫里、京里有什么的动静,却也还是瞒不过京里的这些大臣。
  尤其是在宣和帝办事俨然已经完全避开了朝臣之后, 在场的众人都多留了一个心眼。
  越国公一开始是全然放手不管的,但随着宣和帝行为愈发乖戾,他也开始渐渐留了心。
  墨珣的想法与越国公差别有些大,从当时他将宣和帝用活人炼丹的事告知了越国公之后,越国公的反应之中便已初现端倪。
  墨珣所理解的“忠君爱国”,是建立在这个皇帝值得效忠的程度上;而越国公理解的,显然是“谁当皇帝就效忠谁”。
  这也就是宣和帝讨厌越国公的地方——看似是个孤臣,实则却又有“二臣”的潜质。
  墨珣顺着宣和帝的话,盘腿坐回了软垫上。
  他本是想现在坐下了,便可以光明正大地朝着上首的宣和帝细细打量。然而,余光却见着林醉才刚刚起身,便伸手为了林醉理了理下摆。
  林醉抿着嘴,脸上倒是没什么变化,可眼角却是上翘的。
  墨珣待林醉坐下了之后才将手松开,多余的话倒是没说,只是微微勾了勾嘴角,算是对林醉的回应。
  现在是在保和殿内,宣和帝的眼皮子底下,最好是不要有什么多余的动作和话,万一引来了旁人的注意就不好了。
  见林醉稳稳当当地坐好了,墨珣才将视线从林醉身上收了回来,转而看向宣和帝。
  墨珣原先已经在心里做好了准备,知道此次宣和帝必定会有一番变化,可当他的视线落在了宣和帝身上的时候,却仍是被宣和帝身上的变化给震住了。
  墨珣再次定睛一看,只见此时的宣和帝,比起年宴那会儿,他所见到的,还更年轻。
  本来,宣和帝已到中年,又因为国事操劳,早已有了皱纹。再加上他虽然看似健康,又精神抖擞,实则却与林醺一样,是因为服用了丹药而过分透支了精力。
  一旦宣和帝停药,这样的精神抖擞不再,只会比林醺当时更为可怖。
  林醺毕竟只服用了短短几年,能救回来全赖墨珣心情好……
  墨珣这么想着,又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对。他会救林醺,不是因为自己心情好,而是因为林醺是林醉的亲弟弟。再加上,林醺身为一个哥儿,又没有做过什么大奸大恶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