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越国公见眼前的大臣转而问起墨珣的意见,便也随着他的视线看向墨珣。
  只见墨珣似乎根本没有在听他们说什么,反而皱着眉头,脸色凝重非常,就连眼神都有些骇人,仿佛是马上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
  越国公被墨珣的表情搞得心里也是一个咯噔——墨珣一向知道轻重,尤其今天还是上元节,又有文武百官进宫赴宴。这厢放眼望去,任谁面上都带了笑。独独墨珣与人截然不同,脸上的沉重使他显得与周围的喜庆愈发格格不入。
  越国公见墨珣眼下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却仍没有回过神来,只道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现在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越国公也不敢当面问墨珣是在想什么,只得叫了墨珣的名字,权当是提醒他。
  墨珣眨眨眼。哪怕他刚才并没有认真在听周围的人谈话,却很快地在脸上堆了笑,“今日宫里好生热闹,我倒是头一回在宫里过上元节呢!”
  墨珣做官时间算不上短,但在京里当官的时间着实不长,会有此感慨也并不奇怪。
  纵使其他大人们知道墨珣刚才想的定然不是这些,却也没有当面揭穿他。
  毕竟,就算当面揭穿了又如何?墨珣面色凝重又如何?墨珣不肯说,别人难道还能把他嘴撬开不成?
  刚才墨珣的那个表情,若是此时宣和帝在场,倒是可以马上告上一句。
  可皇上这会儿不在啊!
  这边不发难,等“憋”进了保和殿内,再到宣和帝面前提起,说墨珣因为进宫参加上元节的宫宴而一路上均面露不虞,摆明了是对皇上的决策有所不满……
  还是算了吧。
  越国公这个御史副丞还在这儿站着呢。
  他们前脚把墨珣告了,后脚还没坐下呢,指不定就要被越国公把老底都给掀了。
  还是不要随随便便给自己树敌了。
  越国公府上的这两个官,跟他们素来也没什么利益牵扯,何必把脸皮都撕破?
  这么想着,几位大人也就不再揪着墨珣的表情说事,而是直接就将这个话题揭过去了。
  越国公他们一行的举动,自然没能逃过紧跟在后头的赵泽林。
  只是,他们这边也在说着话,倒是没怎么分神去听前头的人在聊什么。
  就算想问,那也得分场合,现在明显不合适,赵泽林便当作毫无察觉般继续同身边的命夫们说话。
  他们这边还在走,就听到前头已经有人喊道:“四王爷!”
  原本还走在前头同身边人说话的赤几王脚下一顿,这便转过了身,视线在几位大臣身上转了一圈。
  赤几王这么一转过身,墨珣他们这边立刻拱手见礼,“臣等见过赤几王。”
  “几位大人安好。”赤几王笑了起来,也还了个礼。
  眼前的几位大人,除却越国公之外,余下的官职虽不高,但都是实差,赤几王只一眼过去,心里就已跟明镜似的了。
  宣和帝的几个儿子都已有了封号,而赤几王贵为亲王,尽管现在任职的官位不高,但毕竟有个亲王的身份摆在那里,是按正一品来算的。
  越国公一向不怎么爱与几位王爷有所牵扯,除了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之外,还有宣和帝的性子不如先帝宽容。
  单看面相,宣和帝是比先帝还更为和善些。但实际上的某些作为,却并不比四处南征北战的先帝更温和。
  再加上,宣和帝在立储这件事上的动作和安排,不难让人看出他对于皇权的重视程度。而且,就宣和帝即位以来,越国公无论是在京里为官还是丁忧回乡,都能感觉到宣和帝其实心眼并不大。
  当初若不是因为朝廷之中权势分割得厉害,“三公”所掌的权势俨然已经有了要盖过皇权的趋势。甚至在宣和帝即位之后的很长时间,他都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因为,无论是钱丞相还是年太尉,亦或是越国公,都能够当庭驳斥他的决断。
  作为一个万人之上的帝王,行事处处都受到掣肘,叫他如何受得了?
  是以,宣和帝怕是早就已经起了想要整顿吏制的心思了。
  当初越国公丁忧回乡,宣和帝想来应当根本就没有要起复他的心思。至于后来为什么又召他进京……许是发现自己在“三公”之中,是对他威胁最小的那个。
  越国公丁忧的那阵子,他原先的官职已经由别的大臣暂代。
  说是暂代,但也就跟这次的刘宝泓暂代丞相一职一样,最后这个官位也就是落在了暂代的人身上。
  所以越国公被起复了之后,由御史丞变为了御史副丞。好在他本身也不大在乎这些,以前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越国公仔细想了想,自己在宣和帝心中,应当印象还是好的吧?
  至少不会是像钱正新那样。
  但这事儿也没谁说得准,人心难测,谁能料得到宣和帝心里想的是什么啊!
  越国公还在建州的那会儿,谢建阳就曾暗示过他,说越国公能被复用,能被皇上再次想起,是钱丞相的功劳。
  越国公当时对谢建阳的说法嗤之以鼻,而回了京之后,钱正新由始至终也没提过这件事。就算两人见了面,钱正新的反应也与以往相同。皇上又对自己委以重任,倒让越国公愈发觉着谢建阳当初的那样一番话不过就是为了诓自己罢了。
  但现在,过了这么些年,越国公再回过头去看,去想,才发现,或许谢建阳当初说得没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