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当年清君侧案,孔落作为情节较轻的从犯,被判贬官和罚俸,却没想到这人竟然并未罢休,而是弄了一出更大的事儿来,可见此人当时在姚远面前掉的几滴老泪多半是被吓的,而不是忏悔的眼泪。
  孔落此人能力有限,要真是能带领二十万沧州军一路北上抵京,那当年也不至于被屈屈守将华严威胁恐吓了,所以他多半是个被放在台面上的替死鬼,真正的主谋另有其人。
  而方才沧州军那一番“落荒而逃”多半也是演出来的,幸亏张信听了姚远的嘱咐,没有恋战,否则若是追击远去,或许还会陷入提前布下的陷阱。
  这样的较量每天都在发生,沧州军就像膏药一样甩不开、撕不烂,而京城中的兵器和存粮的消耗却无从补给,每打一仗,咬在咽喉处的獠牙便又紧一分。
  姚远连发三道勤王令,一封送抵北疆,一封送往韶关,一封送往江南驻军。
  六月中旬,驻京部队已伤亡过半,就连姚远都吊着一条胳膊在城墙上指挥——他太多次强开擎苍弓,导致肩伤复发,关节肌肉再度撕脱,不得不包扎固定起来。
  沧州军开始攻城门,投石机从远方一波接一波地向城墙投掷巨石,昔日繁华的都城,在战火中变得残破不堪,仿佛风烛残年的老人,用力一推便能吹灯拔蜡。
  接着便是撞门柱,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的嘶吼,猛烈地推搡着城门,撞出细碎剥落的沙尘,随风飞扬。无数云梯被架起,如同附骨之蛆攀上城门楼,前赴后继攻城的沧州军登梯而上,又被守城军的石块砸落。
  姚远左手使刀,将数名侥幸攀上城墙的沧州军一刀封喉,温热鲜红的血喷洒在城墙上,也淋湿了姚远肩臂上缠着的厚重纱布。姚远一甩刀锋,将血珠甩净,冷灰色的眸子里布满血丝。
  他已经不眠不休三天两夜了,勤王军还没到,而如今更是生死一线,只能咬着最后一口气强撑下去,他现在是所有人的主心骨,是守城军的帅旗,他绝不能倒!
  姚远这样想着,低喝一声,再度挥刀向前!
  随着撞门柱的轰隆声响停下,沧州军爆发出阵阵声浪,顺着城门破口鱼贯而入。
  惊慌失措的百姓带着家眷和细软纷纷逃窜,哀声四起,繁华帝都沦为叛军刀下鬼城,城关旧梦,一朝化为虚幻泡影。
  防线从京郊撤到城门楼,再从城门楼撤到皇宫宫墙。
  姚远周身浴血,他将自己那已经被烧秃了雪缨的银枪插进门闩中,背对宫内众人,单手持刀守在门口,刀尖杵在地上,才勉强撑住身形不倒。
  没有一战之力的文臣们在奉天殿内抱团痛哭,尚能一战的都跟在姚远身后守住宫门,那支神秘的影队也第一次在众人跟前露面,他们全部黑衣蒙面,将李迟牢牢护在中央。
  李迟也抽出花玉剑,紧紧握在手中,这是他目前唯一会用的武器,也是姚远曾经手把手教过他的,他从没想过会在这样的场景中用上。剑柄冰凉,早已不见当年姚远雪中舞剑时留下的余温。他看向姚远那孤拔的背影,看见姚远似乎想回过头来看一眼,却又硬生生顿住了。
  姚远转而对众将士道:“好儿郎!为国死!!”
  轰隆!——
  沧州军开始攻撞宫门,隔着厚重的门墙也能听见他们的呐喊声如滚滚闷雷,谁也想不到竟然叛军也能有这样磅礴的气势。
  姚远将手中苗刀缓缓举起,刀尖指向不断震颤的宫门,他身后的将士们,也随着他的动作一起,将武器对准即将汹涌而入的敌军。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鹰唳响彻长空,姚远倏地抬眸,只见一只翼展极宽的白兀鹫滑翔而过,俯冲向正在撞门的沧州军!
  只听得几声凄厉的哀嚎响起,白兀鹫抖了抖带血的爪子和鸟喙,再度腾空而起、俯冲而下!
  是谁?南平国军中不养鹰,姚远心念电转,忽然灵光一现——
  宫墙之上、楼阁之间,一黑一白两道身影飞掠而至,带领着身后数千形同鬼魅的江湖高手,沿途斩落沧州叛军,他们是今人难以窥见真容的一支江湖力量,传说中最盛产顶级刺客的玉龙门!
  若是在战场上,他们当然不会比军队好用,毕竟这些武功高强的刺客能悄无声息地杀人,却难以在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面前保证自己不被吞噬。
  可这宫墙前已是巷战,双方都是强弩之末,这数千名江湖高手就是能最终扭转战局、拨动天平的一股力量!
  “赵师傅!江掌门!”李迟几乎喜极而泣,他险些以为自己就要眼睁睁看着姚远鏖战殉国了,不曾想还能有这样的转机。
  江新月一抖双腕,数十枚毒镖便飞了出去,每一镖都命中一人,虽然伤处不致命,但毒发迅速,竟能使人几步之内七窍流血而亡。他冷哼一声,旁若无人地站到了李迟身旁,对那几名出身玉龙门的影卫视而不见。
  赵梓明则上前扶住勉强支撑的姚远,一边高声喊道:“援军已到!沧州叛军必败!速速缴械投降吧!——”
  姚远低声问:“只来了这些人?援军呢?”
  赵梓明在他耳边说:“侯爷莫急,我们轻功好、脚程快,先到一步,救个急,真正的援军还在后面呢,是江南提督郁风带兵。”
  姚远点点头,又回头看了一眼李迟,见他已经将花玉剑收了回去,眼里还有隐约的泪光,却还是冲他一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