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他一向不喜此类严刑,但是衙门历来如此,花竹初来乍到,也不曾说过什么。
  但他记得此犯已然判了秋后斩决,案件清晰,并无疑点,没有再审的必要。于是问道:“何以仍在审问?”
  那犯人见县尉到了,大嚎出声:“大老爷救命!这群人巴着我家出钱,若是不凑够银两,就让我不得好死!”
  花竹心下明白,这是趁着人没死,挟人质索钱呢。
  他当下将人送回牢房,回去又秉了沈安澜,给此人求了个斩立决。
  从前花竹在职,他的这些做法,自是没有人敢当面说什么。但下面的人消极怠工、阳奉阴违;平级之人推三阻四,漫不经心,都不给他好脸色瞧。
  比如,有时会有觉得翻案无望的犯人家属,他们偷偷贿赂差役,只求让家人死个痛快。于是有些大胆的衙役,便将犯人当堂治死,成全他的整尸首。他们是拿钱办事,但人死在花竹堂上,花竹平白担了一个严刑毙命的名声。
  如此种种,花竹上任的半年中,免不了明处得利,暗处吃亏。但他哪里明白这里面的关窍,只一心觉得人们不喜欢他,是因为他不够好,于是越发努力地做一个好县尉,然后越发地惹人厌。
  后来花竹和方家的婚事传出,大家给了他三两日的好脸色,但他紧跟着被冤下狱,众人又在背后道他活该。如今他回临安,隐隐有起复之势,自然成了不少人的肉中之刺,巴不得赶紧再给他拉下马。
  毕竟,若你的同僚落魄,那多数时间都只是一个饭后谈资,但若你的同僚先得志,再落魄,那看在你的心里,自然比上一种要来得舒爽。
  花竹眼看就要从户部尚书家的女婿,沦为钱塘县小吏。大家都暗搓搓地等着看好戏。特别是焦祁,他全家都为侯海卖命,死了那位表兄的帐,自然也顺带记在花竹身上。
  于是便有了出城治疫“众望所归”这一幕。
  众人等着看好戏,沈安澜却是犯了难。
  罗村因为背景特殊,就算村里能淘金,也没有几个官吏愿意去,更何况,如今村里是在闹瘟疫。众人对花竹的那些心思,沈安澜心里明明白白。罗村治疫这件事,若是做得不好,那必然是要撤职查办;但即使做得好,也无甚奖励,甚至也会因为与罗村接触过多而丧了仕途。
  沈安澜终究有些良心,最后说道:“不如大家抽签吧,谁抽中了,谁便去罗村。”
  这个提议公平,但却并不怎么受钱塘县众人欢迎。
  “我去吧。”花竹忽然开口。
  大家见他主动请缨,都心下一松。
  焦祁眼瞅着大事将成,也十分欢喜,忍不住搓起手来。
  没想到花竹的话还没说完,只听他继续说道:“不过我要在县衙里挑三个人,与我同去。”
  沈安澜见棘手的差事有人愿去,自然应允。
  随后花竹手指一点,“焦祁、蒋申、仲伟,你们三人与我同去。”
  这三人正是刚才极力举荐花竹之人。
  三人纷纷找理由推辞,沈安澜却不允,直接做主,让三人后天与花竹共同出城。
  此事落定,花竹虽然杀敌八百,反观自身,却损失一千。
  他出了这口气,并不在意自己的损失,随即出了县衙,磕了磕靴子上已经干掉的泥土,前往岳庙等方池。
  这几日难得天晴,岳庙旁边有个中兴观,山门后的戏台上连摆几场大戏。
  戏台搭得甚是豪华,两边还挂了一副楹联,上书:“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山河”。站在楹联下的人似乎也有千万,扶肩搭背、拥挤不堪。
  花竹就站在这里等方池。
  按理说,岳庙离临安府不远,方池应该比他早到,但此刻却因着戏台下面摩肩接踵的人,两厢谁也找不见谁,花竹的目光在人群中穿梭,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女子。
  花竹摇了摇头,他并不想要见到常淑芝。她是常玉的女儿,也是曾经花竹的婚配对象。
  ′看她打扮,今日应该是来这里看傩戏。
  花竹见了她,想着要不要稍微躲一下比较好,不然等会儿真的碰见,两人都要尴尬。
  花竹正在犹豫,就见她身边的丫鬟小厮都被人潮裹挟着冲散,常淑芝也被挤到了乐星堂门前。乐星堂是青楼妓女们供奉祖师爷的地方,大概她不喜与勾栏妓女扯上关系,平白沾染晦气,一步步往圣母池那边腾挪。
  可是此时人潮拥挤,她挪出来的地方马上被其他人占满。最后不知哪位推搡了一把,人群一阵骚乱,常淑芝脚下一滑,身子不稳,一下子掉下了圣母池。
  花竹从躲避她到眼睁睁见她落水,不过一眨眼的功夫。
  他心中大骇,万没想到事情朝这个方向发展。再怎么说,常淑芝也与他有过婚约,花竹见对方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下弄湿了身子,心知此事要不了明日,便会成为街谈巷语的笑料。
  于是飞快脱了外袍,想着去救。或许捞她上来后还来得及给她披一件衣服,不至于走露了太多春光。
  可他脚步却在飞奔两步后又急停。他意识到自己身份特殊,若此时去救,自己和常淑芝,恐怕只能成婚收场。
  他不愿意入赘常家,常淑芝也不见得想跟自己成婚。
  今日自己若是这样冲上去,反倒给两人都惹来麻烦。
  犹犹豫豫间,就见常淑芝已经被一人从水中拖出,交给岸上另外一人。花竹定睛一看,岸上那个抱着常淑芝往街角走的,不正是方池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