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他们在蒋家做了九个月的活,一天三十文,两人存了有十来两银子,平日都没舍得花,十一月那会儿柳小弟回了躺家,把银子全给了柳老汉和柳氏,让他们请些人,起屋子。
年节回家前日,柳小弟和唐哥儿先跑去镇上又是割肉又是买糖买鸡买布子,背篓装得满满当当,两人才高高兴兴的回家去。
快傍晚时才到的家,村里人见着他们两大背篓小背篓皆是装得满满当当,背篓最上头还绑着半边猪,又想起柳家新盖了两间房子,土砖砌的,瓦片盖的,不漏风不漏雨,那个羡慕啊!
当初还见着柳哥儿没了手,柳家又穷成那个样,大家还觉得这柳哥儿是个没福气的,如今估摸顿顿大鱼大肉,偶尔赶集碰上,他们是差点认不出来——柳哥儿穿的好了,衣裳上一个补丁都没有,人也白了,不再是当初那副黑黝黝的,满脸愁容的,见了人都不敢说话的人了,大家羡慕不来了。
第306章
小山村。
蒋小一是刚放了东西,大伯就过来了,说晚上在大房那边吃。
二房这边油盐酱醋啥的都没有,今儿也晚了,再跑镇上置办到底折腾。
蒋小一没拒绝。
晚上到了大房那边吃饭,白子慕就见蒋大树笑嘻嘻。
从他进门煮完菜到他上桌,这人还在笑,这把白子慕搞得都有点毛了。
蒋小一也觉得瘆得慌:“二哥,你咋的了?你老是笑啥呢?你这样很像脑子傻了。”
柳哥儿笑着:“你们别理他,他都笑了两天了。”
“都笑了两天了?”蒋小一眨眨眼:“二哥,你是不是捡着银子了?”
白子慕:“……”
“……不是,是我有了。”柳哥儿说。
“啊?”蒋小一反应过来,不敢置信:“真有了?”
柳哥儿点点头:“嗯,谢谢你小一。”
哥儿不好怀,他嫁进蒋家都没过四年便怀了,不是命好,是蒋小一给他吃的药好。
因为那会儿吃了那药,他发现当晚睡了一觉起来后身子说不出的轻盈舒坦,那会儿他就知道蒋小一给他的药怕是不得了了。
现在怀了,他心里念着蒋小一。
蒋父和赵云澜也高兴:“那家里过不了多久就能又添人了。”
赵主君给柳哥儿夹了菜:“几个月了?多吃些多吃些,既然怀了身子,那以后可不能太劳累了。”
“快三个月了,谢谢小外公。”柳哥儿说。
这算是年节里最值得高兴的大喜事了。
白子慕让蒋大牛赶牛车跑一趟,给李小弟送了东西,之后便是过年了。
年节里整天的杀鸡吃肉,大人们忙着做吃食,孩子们搁院子里玩,赵主君在村里到处溜达和人唠嗑。
大伯娘和二伯娘过来帮忙,聊了几句说到了竹哥儿。
八月初那会儿七里屯那边的钱媒婆上门了,是替蓝家来说亲的。
那蓝家有两儿子,老大已经娶了媳妇,钱媒婆是替蓝家老二说的亲。
蒋小一眉间拧了起来:“伯娘你应了?”
“没。”二伯娘道:“我说考虑考虑。”
赵云澜松了口气:“好饭不怕晚,竹哥儿还小,再等三四年吧!这事儿不急,要是现在嫁,委实太快了些。”
“我也是这么想。”大伯娘说:“不过钱媒婆不高兴,还说蓝家好,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富贵,家里田地也都多,还有两头牛,那蓝家老二已经十八了,家里急着抱孙子,要是我推了,那便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放她的屁,过了这个村后头还有个镇呢!”蒋小一说。
三四年后,竹哥儿就得十九了,年纪是大了些,可不愁嫁,毕竟现在怎么说竹哥儿是有稳定工作又见过大世面的人,不愁找不着汉子。
二伯娘没这么想,不过她也不愿竹哥儿嫁那么快,多干几年活,给自己存些得体钱,以后嫁了人,日子才能好过一些。
要是现在嫁了,竹哥儿哪里还能跟着小一去府城。
白子慕和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听了两耳朵,觉得非常无奈。
十五岁,搁现代也就是个初中生,结果媒婆就上门了,要谈婚论嫁了。
哎,实在是有些急。
“小二,你们以后要晚婚晚育知道吗?”他蹲下来,把几个孩子招到身边,开始教导他们:“早恋是不对的,这是不好的行为,十八后你们脑子长满了,成熟了,才能考虑人生大事知道吗?十八之前你们还小,不能急。”
“知道了。”蒋小二几个乖乖说。
白子慕十分欣慰,这几个他不担心,毕竟都乖,也没什么好色之心,他担心的只有老六,只要把老六看好,那这个家就没谁会犯法。
可没成想,他最放心的蒋小三一进京就被人盯上了,十五就牵了人回家。
……
年节过的快,转眼就到了初二。
初二那天在大房吃饭,大伯拿了四百两银子出来,交给白子慕。
这是这大半年赚的。
豆腐皮占大头。
大伯还把账本拿了出来,是蒋大石记的,哪天买了黄豆,多少斤,又卖了多少豆腐皮,什么价,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白子慕没看,大房一家子什么为人他清楚,都是老实本分的。
想到他们刚去府城不久,后脚蒋大石就来信,白子慕沉思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