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秋南亭闭着眼睛靠在墙上。
“睡着了?”
秋南亭困顿睁眼,刚好与蹲在他面前的程木深盯了个对眼。
程木深摸到他湿润的发梢,用手里的毛巾给他擦了擦。
“明天好像要下雨了。”秋南亭轻声道。
空气有点闷,呼吸间有种粘稠的感觉,连晚上都如此,估计第二天得有降水了。
程木深给他擦干发梢,无意识双手将他拢住,“嗯,进屋里我给你涂药。”
秋南亭感受到熟悉的气息靠近,习惯性就环住了面前人的脖子。
“南亭?”
秋南亭见人迟迟没动作,一个激灵反应过来松开了手,自已跟这个主角认识才不到一个月呢!他怎么就抱上了!
夭寿,男主不会觉得他有软骨病吧!
“我有点儿困,不好意思。”秋南亭不敢抬头看他,老老实实站起来进了寝屋。
程木深跟在他身后,搓搓发烫的耳朵,取出治烫伤的药膏。
为了不把被子弄脏,秋南亭没打算把衣服脱了涂药,这药沾在破烂睡衣上就沾上了,反正也不穿出去的。
所以秋南亭就只把领子扯开了些,把左边肩膀露了出来,坐在床上正对着程木深。
程木深站在床边,手里紧握着那盒药膏,目光就跟被磁铁吸去似的落在了秋南亭裸露的左肩上。
那皮肤在昏暗环境下有种不真实的莹白,仿佛初冬初雪覆盖下的嫩竹,既纯净又透着不易察觉的温润光泽。
这样的肤质,与大众印象中粗犷的农村生活格格不入,要说现在秋南亭还是个地主家的小少爷都能信。可看他那浑身补丁的破布衣服,又忍不住心生怜爱。
程木深垂着视线,不敢直视秋南亭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生怕被看出点什么。他强迫自已集中精神,尽量让自已的动作看起来自然些,但实际上,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透露着他的笨拙与局促。
秋南亭仰头看着他紧张得很,伸出手,“要不我自已来吧?”
“我来,你自已看不见。”
说完程木深拧开药膏的盖子,指尖轻轻挑起一点绿色的膏体,轻轻涂抹在那片微红的烫伤处,指尖滑过肌肤的那一刻,好似有一股电流自指尖蔓延至全身。
他尽量让自已的动作轻柔而均匀,但笨拙依旧难掩,涂得厚一块薄一块,只心道还好秋南亭自已看不见。
空气中弥漫着药膏特有的苦香味,以及两人之间那份难以言喻的微妙氛围。
秋南亭歪着头没看程木深,但程木深却心绪纷乱,只觉得每一次与那双眼睛对上,都有种难以言喻的紧张。
终于,药膏涂完了,程木深匆匆盖上盖子,将药膏放回原处,仿佛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他目光从莹白的肩膀上挪开,低声说了句:“好了,早点休息吧。”
【任务一进度:6/10】
————
盛夏苦矣,但在日复一日劳作之中也没有那么难熬,一个夏天过去,十六个知青全都黑了一圈。哪怕是天天都带着帽子的几个女生,那脸的颜色都跟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七八月份,秋南亭仍然没有被安排在田里的工作,程木深主动跟陈跃提了一句想跟自已室友在一处工作,知情的要求,村里也酌情满足。
这段时间两人便每天都在养殖场里,太阳大的时候喂食收拾,天色稍暗,秋南亭便会去田里转转。
几番相处下来,知青们都觉得秋南亭懂的农业知识比村里大部分人都多,再加上是同龄人,原主本身读过私塾,对于知青们来说更好沟通,便经常拉着他一起开小灶,聊聊地里的事。
九月中旬,麦穗已将近饱满成熟,密密匝匝地簇拥在一起,沉甸甸地低垂着头,在温暖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没人看了这番景象能不高兴,特别是靠着种地而生的农民们,每一粒饱满的粮食,都能让他们来年的生活过得更好。
而在广袤田野里,当初说好交由知青团队负责的那块地,竟是毫不逊色与周围别的地。秋南亭捻了几颗,发现这饱满程度甚至比周围那些施肥不太细致,管理虫害和杂草也不如他们精细的土地种出来的穗粒要优越不少。
看来农业还是得精细化管理啊。
秋南亭轻笑,招呼知青们过来挖沟渠。在收割前,需要先将稻田中的水排干,特别是对于有低洼地段的稻田,他们这里算是梯田的中段,倒不担心出现排水困难的情况,但是也要处理一下沟渠控制田里的水量。
一边挖沟,秋南亭一边就顺便给他们讲了讲到时候用镰刀割稻子的时候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哎小秋,咱们不是有收割机吗?”曾岑仰头问他,那脸黑得,显得他笑起来那牙都白不少。
“收割机只能收一部分,我们村有两万亩地,这车能把下面的平底收掉四分之一就不错了。”这都说不准,818告诉他这个时间节点,本来收割机器就没完全普及,通常是几个村子合着用,这边地势又不甚平整,也就只能收一收坡下的部分,而平坦的地方也有将近一万亩,到时候收割机能不能收两万亩都是个问题。
所以必须先给知青们打好预防针,别因着有机器了,就在收割的时候卸了劲。
但是这两个月烈日下各种施肥撒药,管理水分还有清除杂草这些工作他们都做过来了,看到经由自已的亲手劳动而长成的那些稻子,都是恨不得亲手撸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