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个铺子新换的管事贪墨厉害,竟拿去年的药材以次充好,败坏了张老爷家悬壶堂的名声;见了夫人,还言语轻薄、妄图诓骗,被夫人一声令下打断了腿。
那人家里与省城衙门有些亲戚关系,后来想闹出桩大讼案出来,可最后本省巡按亲自登门拜访了夫人,这事儿谁也不敢再提。
又有一次,从外省地方来了十来个号称“堂主”的男人,听说要来“讨个公道”,说话带着很陌生的口音。
夫人让螽羽和东东南南留在后面,自己领着胡二左和另外几个管家坐在大厅里。
螽羽躲在后头听,听不太明白,只知道那些人是在责怪张老爷这两年抽利甚高,“我们辛苦一年,手里的钱还不够养活弟兄们”。
螽羽替老爷夫人心虚紧张,心想多半是老爷连年重金援助朝廷出兵的缘故,对底下人的生意多有盘剥。
可夫人听了,却冷笑连连,厉声叱骂他们各个是不知好歹活遭天谴的流氓强盗。
“直接北上去见老爷,你们不敢。倒闹到府上来,以为我是个好欺负的人了?做梦!你们几个钱庄做的假账里面有多少水分你们自己知道!老爷为了你们的面子着想,不提这些,只把我们应得的利往上加了两成,你们竟还蹬鼻子上脸起来!”
夫人又笑:“话说回来……张府欢迎的是客人,而不是仇人。你们是客,既来了,急着想回去么?路途遥遥,路上山匪水盗、疟疾瘟疫,来去一趟可是万分辛苦。”
阴恻恻的笑声伴上大宅里几百家丁,谁还敢再说话。
接着夫人命令抬上来几大箱账本,当着那几个堂主的面开始算账。
逼着他们一笔笔看,连看三天三夜,最后没人不服。
夫人又“请”他们在府上住了半个月,好酒好菜款待着,临行前送了金银细软、本地名药,还派人一路护送,这么好生送走了。
……诸如此类的大小事,桩桩件件有许多。
夫人可能不是个善于迎来送往、八面玲珑的人,可她狠起来非常狠,也不怕别人鄙夷她不体面,她只管盯住里子。
螽羽朦胧间有些明白,在这张府里,老爷常年不在,夫人便是“老爷”。
夫人才是“老爷”。
-
春社前的一段时间,夫人带螽羽到省城里的别馆小住。
这栋宅子应当是近十年新修的,更精致、雅致些,院墙也不似老宅那么高耸,整体令人感到通透自在许多,是螽羽更熟悉的城里的风格。
可张家毕竟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越是人口稠密之地,眼睛也越多,需要在意的礼数也就越多——
原先在老宅里,在各个院子间散散步、在小菜园里种种地便可花上一整天时间了;再到张家自家庄子上去看看瓜果蔬菜、牛羊鸡鸭也都使得,夫人不介意女眷“抛头露面”。
到了城里小宅中,倒只能整日留在后院里绣绣花、弹弹琴,螽羽竟觉得有些不习惯。
夫人这次到省城小住,是因为有许多货物会在三月里陆续到港,要在运河道口分散,夫人于是亲自来坐镇。
白日里总有外男出入宅中,夫人垂了帘子坐在书房里,由胡二左在外头招待。
总要到了落日后,夫人才回后院来休息。
夫人吃饭喝茶的时候,轻轻转一转腕子、扭一扭脖子,总“哎哟哎哟”地叫唤,螽羽便站在夫人后头给她轻轻揉肩捶背。
“太太每年都这样往来奔波么?”螽羽问,“这般劳累如何使得。”
“其实也不是每年都这样的。唉……”
她一松一紧捏着夫人细长的后颈,夫人发出舒服的哼哼声。
夫人靠在椅背上,眯着眼睛:“这些年光景不如从前,货物总有短缺。要么是一开始就给少了,要么是途中折损了,总归如此一来矛盾也就多了,时常闹将起来——这一闹起来总得有说得上话的人来拿主意,不然三五天都没个分明,耽误行程。”
夫人是个小个子的女人,螽羽弹琴的纤长手指在夫人身上按,像一手握着琵琶颈子,另一只手一下下拨着弦。
她总不相信夫人已经年过四十。
但若不是已到了这个年纪,夫人断然做不了能够一锤定音的大人物。没有阅历经验,许多事是成不了的。
“太太不会厌烦吗?白天里那些来来往往的事情,螽羽听着都害怕。”
“当然烦了!烦死了!”夫人嚷道,“十年前还好,这十年来是越来越难……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事情总得做呀。再说你们人……”
“我们?”
夫人打了个哈欠,含含糊糊说:“整日待在后院里,也无聊的很。你不无聊?”
“不无聊。”螽羽回答。
“蝈蝈,你这人真是奇怪,总把自己都骗过去了,是不是?”
“夫人说的是哪里话……奴家有幸伺候您和老爷,怎敢有其他心思。”
螽羽说这些话时,像哈巴狗得了肉吃便要俯下身子作揖。
说完了,才开始回想夫人究竟说了什么,自己又究竟答了什么。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们也整日坐着坐得身子不舒坦。这样吧,如今也三月中旬了,桃花梨花开的正好,明日又恰是赶大集的日子,城西湖边很热闹。我带你出去活动活动。”
【拾壹】踏青
-
第二天螽羽醒来时,看到夫人屋子里站着一个陌生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