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陈国的祖制,朝会分为大朝和常朝,常朝又分为朔望朝和日朝。其中,日朝频次最高,是在位者日常召集大臣共商国是处理政务的日常性朝会,而大朝和朔望朝作为礼节性的朝会,一般在每年、每月的特定日期举行。1
  在位者居于深宫,依靠层层官员管治各方,所组织朝会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朝臣,但并不是和百姓断绝联系。每月有司衙门都会筛选京畿地区德高望重的长者,次月朔日汇集在奉天门外,皇宫里传出谕旨,层层传递,让耆老们听旨领谕。2
  专门颁给百姓的旨意,文字不会太过晦涩,甚至往往是些白话的关怀之言,起到彰示上位者爱民勤政的作用。
  萧约监国以来获得了极大的职权,而皇帝自打正式册封储君之后,就如同彻底让位了一般,如今召谕百姓的权力也归了萧约。
  端午这一日,萧约召集百姓到奉天门外。
  不止是从朔日到初五,日期上有所变动,参与人选也有调整——不仅限于望族耆老,只要是三代清白的良民之家,不但户主,老幼.男女都可前来。迎接他们的也不会只是一道干巴巴的圣旨,萧约将登上城楼亲自接见众人,并赏赐热腾腾的各馅粽子,与百姓分甘同味。
  粽子大半是御膳房御厨包的,十余位官眷总共也送来上百个粽子。萧约跟齐悯短期速成,亲手包了几十个——薛照本来也想与萧约一同向齐悯学习的,但齐悯在师徒之事上格外执拗,他认定了一辈子只收萧约一个学生,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厨艺烹饪,毕生所学都只教授给萧约,再不传六耳。
  萧约尊重他的决定,转头对薛照道:“这也无妨。我跟先生学,你再跟我学,既不让他破例,又显得我聪明,学什么会什么,一学就能出师,我还不用你叫我师父,难道不是一举多得?”
  薛照当然不会在意他人的态度和眼光,只怕萧约受累,但看他如此上心地筹划此事,也说不出担心他过度操劳的话——萧约将是天下共主,万民向他俯首,亦向他索求。身在其位便应无所不可、无所不能,薛照不会阻挠萧约的任何选择,在他身旁坚定支持,默默守护就好。
  端午听谕还是陈国开国以来第一次,没参加过这类朝会的百姓多少觉得有些新奇,但年长的老者们并不太热切——
  在萧约出现在奉天门城楼之上前,他们心想无非又是当官的捧着圣旨出来说一些劝课农桑、嘘寒问暖的话。话说得好听,但是能吃还是能喝?还是能当银子使?把人叫来日头底下白立一阵,不如在家好好歇着。
  突然不知是谁吆喝了一声,众人齐齐抬头望向城门楼上的一对绯色身影,紧跟着便嗅到粽叶和江米的香气,凝目再一细瞧,除了一筐一筐的新鲜粽子被抬出来,还有大罐子里装着浓稠的糖浆,管事的一碗一碗地分盛出来。
  难怪放到今日朝会呢!原来是与民同庆端午,真管吃喝呀!
  “各位百姓。”萧约站在城楼之上,握着薛照的手,扬声对底下众人道,“蒙受陛下天恩,孤先行监国之权,再受封东宫——”
  底下交头接耳,萧约听不清他们窃窃私语在说什么,难免有些紧张,说话也有些磕绊。
  薛照在他身旁,握了握他掌心,低声提醒:“当做闲话家常就好了——我们一家都在,栖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怕。”
  薛照的话很能定心,萧约深吸一口气,和肚里的小家伙一同振作精神,将事先背下的稿子全抛,朗然对众人一笑:“端午佳节,又是我婚后的第一个节庆,大婚当日没能与民同乐分发喜糖,今日请大家吃些粽子,就当补偿。已经按照咸甜分好两列,各位可以根据自家的口味依次领取。”
  这回百姓们都听懂了,众人连声叫好,有那大胆的高声道:“多谢公主!托公主的福,咱们也算吃上宫里的御膳了!”
  萧约莞尔,接着那人的话道:“不仅是御膳,里面还有我和驸马亲手包出来的粽子。”
  百姓闻言更兴奋了,有人大声道:“能吃到公主包的粽子,祖坟都得冒青烟啊!”
  萧约越发感到轻松自在了,顺势开起玩笑:“给大家吃的是粽子,又不是炮仗。若有读书科举的,吃了粽子,取个下一科高中的意头,那便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底下欢笑一片。
  众人排队领取粽子之际,萧约在城楼上继续表达对民众的关怀,从养老到育儿,从农商到读书,以前出现在圣旨诏书上的安抚之语,经由储君之口亲自说与百姓,格外诚恳用心。
  几百个粽子很快领完,糖浆也被小孩们捧着碗底舔了干净。
  百姓们依依不舍,显然不是只贪恋粽子,有人大着胆子求问这种召见还有没有下次。萧约和薛照对视一眼,他反手把薛照往前一推,低声道:“我说得口都干了,该你了。”
  登极训谕是帝王独有的权力,皇帝把这份权力让渡给了作为储君的萧约,仍在法理之中,而萧约又把这份荣耀分享给薛照……
  完全是出自深重的信任和爱意。
  薛照站在城楼之上,感受到自下而上千万道虔诚的目光,但最让他安心的还是来自侧后方的那道。他仰了仰头,又俯首以极亲和的态度对百姓道:“大婚的喜气只能给众位分享这一次。殿下仁爱万民,冬至饺耳,夏暑凉汤,恩泽不断,必有来时。”
  公主招赘卫国质子为婿是陈国近来最热闹的大事,街头巷尾都在热议,但说归说,百姓们哪有机会见过质子,只听说是个极俊俏的少年——能有多俊俏?难不成公主和他成婚是图他俊俏?多肤浅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