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薛昭为冯献棠重新梳妆,青丝从梳齿间沙沙划过,薛昭嗅着发丝馨香,缓声道:“说来也是极巧,兄长被送到的那家,也姓薛。甚至连名字也和我相近,他叫薛照。”
冯献棠悚然吃惊:“也姓薛,薛照……是先前奉命护送郡主——”
“不错,正是梁国太常寺薛家的薛照,也是司礼监掌印薛照。”薛昭垂眸下视,“母后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在世,是欢喜更多,还是惊恐更多?是更喜欢未曾谋面的兄长,还是在您膝下十三年的我?母后还是喜欢我吧,兄长他,娶了媳妇忘了娘——也不怪他,谁让母后先抛弃了他呢。”
冯献棠身上发冷发抖,咬唇道:“你还知道多少,继续说下去。”
“我知道,母后在卫国发展自己的势力不容易,无论是父王,还是王兄,都忌惮着母后会和梁国里应外合夺取王权,所以母后这些年和梁国,和我那舅舅并无私下联系。也正是因此,兄长的身世才会阴差阳错埋藏多年。”
“那个孩子……薛照,不是已经在边境殒命了?怎会成为驸马?既是太监,又怎么……怎么能得公主青眼?”
“即便是真的太监,也有的是法子能伺候贵人,讨得欢心。何况,作为名义上章台郡主的儿子,梁王舅舅哪会舍得让他真做了太监呢?”
冯献棠脸颊泛红,早些年间,她手里的筹码只有薛昭这个儿子,对他寄予厚望,母子之间的确是无话不说。
她对薛昭讲了许多梁宫的旧事,主要是倾诉因为生母出身不高所以饱受姐妹欺凌,让儿子争气。同时夹杂着对弟弟竟然爱上异母妹妹的鄙夷,警示薛昭不要学他舅舅,起这种荒唐的心思。
此情此景再说起这些话来,实在是不合适。
冯献棠把话题拉回正路:“要如此偷天换日,仅凭薛照一人必然是做不到的,要公主首肯,甚至是皇帝中意他为驸马人选……他原先在梁国就与公主暗通款曲?”
薛昭替她梳好了发髻,又重新上妆,描眉画眼:“我打听到,兄长在梁国就已经娶过妻,在他‘殒身’边境不久之后,嫂嫂也殉情自焚身亡了……”
冯献棠惊诧不已:“多年未曾露面的公主竟然一直待在梁国!我那愚蠢的弟弟,还妄想造反称帝,连皇储就在境内、就在他眼皮子底下都不知道!还有呢,关于薛照和公主,你还知道多少,快都说给我听!”
天姿国色无需浓妆艳抹,淡扫蛾眉便是绝世容光,妆容整理完毕,薛昭开始惜字如金起来,他往后退了一步,捡起被打落在地的礼盒:“母后,一刻钟到了,你得下山回宫了。”
冯献棠被儿子用自己说过的话噎了一把,起身看着他:“你到底想做什么,不如直接说明。”
薛昭没答话,静静地捧着盒子。
冯献棠没奈何,只得接了过来,反复调息静气,温声道:“昭儿,母后知道你这些年受苦了,但母后也是迫不得已——老王曾经动过改封你为世子的念头,若不将你送走,王上怎能容你?虽说离家孤单,但至少性命无忧,而且陈国并不会过分苛待质子,你如今长得也很好。”
对于母后突来的温柔,薛昭像是梅雨过后再逢煦阳,他闭起眼睛:“母后再唤我一次。”
冯献棠皱眉,但还是遂了他的意:“昭儿,母子之间哪有隔夜仇,你不要记恨母亲。”
“再唤一次。”
“昭儿。”
看着薛昭如痴如醉的神色,冯献棠先前感觉的寒意又回来了,而且更甚,她按了按额角:“昭儿,你记得母后的生辰,还准备了礼物,母后心里很欢喜。你是个最聪明懂事的孩子,薛照和你既然已经见过,想必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世,难保不会对你我心怀怨恨。昭儿啊,你和母后可要一条心才好。”
薛昭含笑:“我已经一无所有了,连质子身份都丢了,也回不了卫国王室,简直如同丧家之犬。就算兄长报复,我又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呢?倒是晖弟,他拥有那么多好东西,而且我和兄长会有今日皆拜他所赐——”
“昭儿!”冯献棠美眸含忧,语气急切,“晖儿还小,他什么都不懂,要怪就怪母后,怪我明哲保身,对你没有尽到母亲的义务。可是,母后不相信你是铁石心肠的孩子,不会不体恤母后的难处……昭儿,好孩子,为娘的知道你受委屈了,以后一定好好补偿。”
听到“补偿”二字,薛昭唇角笑弧更深:“好啊,那我明日来给母后正式贺生,应该不成问题吧?”
冯献棠迟疑,每年生辰,卫王是一定会来春禧殿的……
“若是为难,便也罢了。”薛昭并不强求,他转身要走,“我还是回陈国去,恭贺兄嫂新婚之喜。”
“站住!”冯献棠急声,“好,你进宫来,其余的我去打点……”
“想必兄嫂正在新婚浓情之中,我也不好前去打扰,还是留在母后跟前尽孝吧。”薛昭满意地离开,脚步都格外轻快,“对了,母后宫里从前有座秋千架,我最喜欢。”
陈国京城。
端午节前,萧约就下诏让三品以上的官眷都要亲自制作粽子送进宫来,连同萧约自己做的,端午当日统一送到承天门外,分发给百姓。
除此之外,萧约还出了一道以粽为名的诗题,和各家包粽指标一起传达下去,随着包成的粽子一起交卷。
第133章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