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私盐案,潜州案,还有许多次天灾人祸……梁王都是背后的获益者。正常人都难以想象,窃国者,正是在位者。
  薛照:“这都是你的痴想。陈国虽然内乱,还没有到一击即溃的地步。”
  梁王长舒出一口气:“不是痴想,是夙愿,是大志!孤还不算老,起码和陈国皇帝比起来是年轻的。孤自年少时起,就志在一统天下。冯献梁名为仁慈实为庸碌,他要做陈国的忠臣,挡了孤的路,所以必须死;沈危也有妇人之仁不愿起兵,所以孤罢免了他的兵权。但他的确是名良将,所以孤舍不得杀他,希望日后他能找回血性,替孤鞍前马后。至于梅雪臣,无用的文臣罢了,他体察不到孤的心思,硬要抓住潜州被克扣的赈济款不放,拖孤的后腿,实在是该死!孤要让他闭嘴,将那份名单永远烂在他肚子里,决不能阻碍孤的大业!”
  薛照怒不可遏:“为你牧养百姓,安定地方,舍小家为国家,这叫做拖后腿?疯子!你真是个疯子!”
  梁王置若罔闻,摊开陈国舆图:“观应,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需言语明示,你就能明白孤的心意。你是最像孤的,有智谋有胆量,是文武双全的不世之才,所以孤愿意领你共成大事!观应,你看,孤日后会将这一片划给你做封国——”
  “我姓薛。”薛照一掌拍在舆图之上,死死盯着梁王眼睛,“异姓王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思,你比我更清楚。”
  梁王的狂热随着薛照这句冰冷的话语降了下来。
  “观应,有什么好想不开的?”梁王语重心长劝道,“薛桓才养过你几天?冯献梁更是在你出生前就死了,于你又能有什么恩情?不要被世俗那些君臣大义哄骗了,成王败寇才是真理。孤做皇帝,你做藩王,君臣一心永享千秋万代,这有什么不好?你收留薛然,查当年旧案,孤都没有阻拦,因为孤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虽然还有些稚气未脱,但总有一日,你会想明白孤的苦心和抱负,和孤王一条心干大事。好孩子,从前你杀伐决断从不拖泥带水,如今怎么这样优柔寡断了?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皇图霸业!是什么耽误了你?孤来替你扫除不该有的阻碍。”
  “耽误我一生的,是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面对梁王的长篇大论说教,薛照有自己的清醒和坚持,“你以为的我,只是你以为的,我不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薛照退后,直视梁王:“还是那句话,民意不可违,生民不可欺。太平安定,是人心所向。师出无名,不义之战,必败。我从前杀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往后也不会将剑锋指向无辜。我不会让你拿着榨取的民脂民膏开战,毁掉百姓的安稳日子。也不会让梅雪臣这样一腔孤勇之人枉死,做了你发疯的垫脚石。”
  梁王看着薛照转身离去,凝视良久,摇头道:“翅膀硬了……孤不信,老子还镇不住儿子。”
  第50章 雪臣
  雪还在落,戏台上的表演不停,台下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其中不乏萧约熟悉的面孔。
  萧约一抬眼,就看见沈危面色凝重地伫立在不远处,肩上担着厚厚一层雪,快成雪人了。
  余光里,本该在会馆内埋头苦读的待考举子齐咎怀,举着一把伞,目光悲悯地看着台上台下的众人。
  看似羸弱迂腐的寒儒,不止会在书斋里写锦绣文章,心里装着整个天下。
  齐咎怀给的那卷策略,字字句句在萧约脑海里鲜活起来。萧约学了许多防治雪灾的良方,却无法施行,手里没有权力,一切都是理想而空洞的奢望,而掌握权力之人——
  萧约的肩被人轻拍,他听到嗷呜一声狗叫,揉揉眼睛欢喜地转过身去:“我就知道你会来——”
  定睛一看,却是牵着一两戴着斗笠的薛然。
  “堂嫂。”薛然小声喊。
  萧约连纠正他的心情都没有,转过头去继续看着台上:“你来这,太危险了,快回去。”
  薛然将萧约失望的神色收入眼底,叹了口气,将斗笠压低了些,“认识我的人没几个,不碍事的,倒是你……哎,这会别说这些了,我们都不是主角,台上的才是。其实吧,我想,薛照应该也是有苦衷的。”
  萧约没接话,用冰凉的双手抹了把脸,眼睛还是发红发烫的。
  薛然立在萧约身旁:“你们先前分析的利害关系,我当时不大听得懂,后来仔细想了想,这事确实不好办。又要惩治贪官解救百姓,又不能让梁王动怒,两头要顾,两头都难全。薛照虽然是梁王跟前的红人,但他毕竟不是冯家人,归根到底也只是个跑腿办差的。他手里有兵,但不能把队伍开到潜州,去把那些贪官都杀了。官场上的人平时都给他几分面子,但真要拿钱赈灾,他使唤得动谁呀?真是不好办……别生他的气了……”
  萧约一字不落地把薛然的话听进耳朵里,脑子里理智的一面觉得欣慰,死孩子这回很开窍,说得在理。但是心底情绪化的一面却是不讲道理的,萧约就是生薛照的气,对他感到失望。
  很难说明原因,对薛照,萧约有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看法——
  旁人眼里,他是刚愎独断、手段狠辣的权宦血观音,让人闻之色变,沾染上就是晦气。但在萧约这,薛照是香饽饽,是好人,遇见薛照是极幸运的事。
  薛照是睿智英武正义仁善的少年郎,他不止皮相好,心地更好。上天施加给他巨大的痛苦折磨,他在长久的忍耐中心性不移,才积淀出那样动人心魄的香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