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于是孙云儿便不再发问,拣了宫中的新鲜事,与皇帝相谈甚欢。
  两人一直说到月落星沉,皇帝自然是宿在了玉泉宫。
  第58章 先机
  次日晨起,孙云儿起身服侍皇帝穿衣,还得了一句打趣:“到底是封嫔位的人了,从前还得朕等你起床,现如今一忽儿就知礼起来。”
  孙云儿抿嘴一笑:“皇后娘娘有孕,妾为了这个,也得早起贺喜。”
  中宫有孕,这是莫大的喜事,然而皇帝却似乎并不高兴。
  皇帝握住孙云儿的手,把她拉了起来:“皇后体弱,要安心养胎,永宁宫那里,不必请安了。”
  这一句话,把一干探寻的视线都隔绝在了永宁宫外。
  听起来,皇帝似乎是因着皇后体弱,不愿旁人去搅扰,然而孙云儿了解这男人,却知道并非如此。
  这男人虽然性情深沉,却爱憎分明,若是宠爱一个人,譬如孙云儿或江静薇,那便是明着赏赐,尤其是孙云儿自己,既无出身又无靠山,轻轻松松也坐上了三品的嫔位。
  再譬如从前的皇后,虽然荒于宫务,可皇帝瞧在结发情意和夺嫡时皇后的功劳,还是愿意尊着她、让着她。
  不过,若是皇帝打心底里厌恶了一个人,这人只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就如现在的皇后,中宫有孕之喜,不仅没有普天同庆,反而叫永宁宫冷落下去,这和打发皇后坐冷宫,有什么区别?
  孙云儿有一瞬间的沉默,终究觉得皇后可怜,忍不住委婉道一句:“皇后娘娘有孕不易,妾愿意多去相陪。”
  皇帝不曾答话,只挥挥手命孙云儿不必再送,自己转身出了门。
  御辇已侯在门外,皇帝迈步上辇,忽地想起什么,低头对何礼说一声:“宣翰林院的孙湘平来给朕讲一次书。”
  何礼恭谨应了,待御辇走出去些,自己落后十余步,对着最末的一个小太监轻声道:“去和唐孝说一声,他犯了错,合该好好受着。”
  小太监抬头,呆呆地“啊”一声:“师兄不是托人说,想回来么?怎么师父……”
  何礼用力敲一敲他的头,恨铁不成钢道:“他得罪谁不好,得罪玉泉宫的淳嫔娘娘!叫他别再想着回来了,若有机缘,我再想法子调他去别的地方。你们以后当差,都得把玉泉宫的差事当成第一等要紧的来办,记住没有?”
  小太监连忙捂着头应声,又抬头看一看前头的高言,悄声问:“干爹,那高公公……”
  何礼从前只当自己是养怡居说一不二的人,能做皇帝小半的主,经过唐孝的事,终于认清自己的斤两,此时听见徒弟问,“嗐”一声:“都是同僚,管什么高公公矮公公,好好办差就是!”
  小太监心下犯个懵,忍不住问:“干爹,不是你说,外来的和尚……”
  “去去去,我说的话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你就光记住一句外来的和尚?”何礼有些不耐烦,用力戳一下小太监的额角,“知道你们都不待见他这个新来的,行了,便使唤他去跑个腿吧。”
  何礼说着,随口吩咐下去,小太监仔细听了,心中震惊。
  皇上才从玉泉宫出来,便要召见淳嫔娘娘的胞兄,这要么是淳嫔说话管用,要么就是皇上自己宠爱淳嫔,无论哪一样,都叫人对淳嫔无端多一份敬畏。
  小太监想起高言算是淳嫔保举上来的,走到高言面前,说话都多几分客气:“高公公,何总管说了,皇上召见淳嫔娘娘的胞兄孙翰林,请你去玉泉宫知会一声。”
  高言自从到了养怡居,受皇帝和大臣的气少,受太监的气多,破天荒得了小太监一个好脸,心下不由得犯疑。
  待听见“玉泉宫”三个字,登时猜到些什么,应声便去了。
  他去养怡居,算是淳嫔娘娘保举的,如今淳嫔娘娘得圣宠,他自然也跟着沾光。
  到了玉泉宫,孙云儿才命人撤了早点心,正对着一大堆布料首饰选东西,口中还喃喃自语:“皇后是天下之母,我该送些什么才好?”
  高言立时明白了,为何这位淳嫔娘娘在后宫之中口碑最好,最讨人喜欢。
  如今皇后失势,只要不是瞎子,谁都能看出来,皇上都下令不必去永宁宫探望了,众人乐得少一桩事,只这位淳嫔娘娘,还老老实实地给皇后送东西。
  这份雪中送炭的心思,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难怪,哪怕是与玉泉宫最不对付的宣明宫,提起淳嫔娘娘来,也是又恨又敬服,容贵嫔还曾说过,“若非孙云儿这丫头不服管,哪有罗家姐妹的事”,暗指她对淳嫔娘娘的看重,然而,淳嫔娘娘非池中物,怎么可能甘心做容贵嫔的附庸。
  高言想着,恭恭敬敬请个安,说了皇帝召见孙湘平的事。
  孙云儿并无意外,随口应了,回头问高言:“高公公如今在养怡居,见识非凡,帮我瞧瞧该给皇后娘娘送什么礼。”
  “皇后娘娘是一国之母,娘娘只要送到她心坎上,便是好礼物。”高言说着,放慢语速,深思熟虑后,轻声道,“依着奴婢的猜想,宜嫔娘娘孕时,娘娘送些什么,照样给永宁宫送些去,皇后娘娘一准儿高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