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说罢,皇帝长叹一口气:“难得到你这里想说说话,你一言一语只说宜嫔,咱们的淳嫔娘娘呐,一点也不解风情。”
  孙云儿顽皮地歪个头:“我如今是五公主的姨母,得有个长辈的样子,皇上总不至于连公主的醋也要吃吧?”
  皇帝笑着点一点孙云儿,替她夹一块桂花糯米藕,长叹一口气,说起了西山行宫的事。
  连日来,孙云儿只从宫中听见传言,却从未获知事情真相。
  此时皇帝说来,又分外不同。
  北戎人来我朝和谈,狮子大开口,提了许多无礼要求。
  例如,每年要十万两白银、一千匹战马、两千头牛羊,用于供他们“修生养息”。
  倘若不应,他们便要在边境“自食其力”。
  这其中的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朝中大臣,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吵了许久,朕还是决定和了,否则劳民伤财,动了国家根本,只怕十余年都难以恢复。”皇帝说着,取一片新供的蜜瓜,用力咬一口,“北戎人狡诈无比,朕喝酒喝得头都大了。”
  这里头的事,孙云儿倒是听说了些,皇帝与皇后回宫时满脸病容,便是喝酒喝的。
  北戎人善饮,此次和谈,自午膳到夜宵,总是撺掇着饮酒,若是不应,他们便嚷嚷些“胆怯脓包”之类的话,便是为了□□面子,皇帝与皇后也不得不喝。
  皇后便是这么喝伤了身子,倒了下来。
  张贵妃出身武将之家,倒还能饮,因此结识了三位北戎贵女。
  三位贵女与张贵妃,日日一同游园、骑射、赏景,简直可以说是相逢恨晚、引为知己。
  一起一落,后宫的权柄,似乎又偏到了张贵妃手中。
  那日引荐三位新人的宴会上,皇后和张贵妃的角力,众人都瞧在眼中。
  皇后这一边,借由江静薇和孙云儿,引去了皇帝的视线,后来江静薇离席生产,张贵妃立刻命三位张姓的异族女子献上歌舞,并请皇帝为她们册封位份。
  皇帝为了两国和气,也不能冷待三位和亲贵女。
  那位宁嫔言语讨巧,主动邀请皇帝去她的殿中,皇帝并不曾拒绝。
  皇后身子不适,提早退席,不多时就传来了有孕的消息,又把御驾给请到了永宁宫。
  一来一回,皇后看似博得了皇帝的爱重,实际上已经落了下乘。
  堂堂国母,要以身孕和妾妃争宠,这已经是败相尽露。
  说到这里时,扇儿还对孙云儿摇头咋舌:“皇后也不好当呢。”
  自然了,皇帝并不会说这些细枝末节,仍在说朝中的烦心事:“如今朝中,能臣干吏还是太少。幸好,春闱新取了许多新科进士……朕记得,云儿的兄长,也考取了同进士?”
  孙云儿收回心神,恭敬应答:“是,兄长如今在翰林院任庶吉士。”
  张贵妃重掌宫务,收买了异国贵女作帮手,她得知消息后,已在心里谋划许多,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将自己的兄长提上高位。
  朝中尽是徐首辅的门人子弟,此事谈何容易。
  孙湘平是个稳重性子,不善谋划,还未争取到养怡居讲经的机会。
  于是,孙云儿决定冒险一次:“皇上,您见过妾的兄长?”
  孙云儿不敢说得太直白,只敢委婉相问。
  皇帝果然起了好奇:“云儿的兄长我倒是没见过,隔日就召来给朕讲一讲史籍。”
  孙云儿大喜,顺口拍句马屁:“能够得见天颜,也是兄长的福气啦。”
  皇帝不由得龙心大悦:“你的兄长,必然也是好的,朕就破格点他做个知县,慢慢熬个两年资历,便能帮朕做大事了。”
  孙云儿又惊又喜,连忙谢恩。
  这一件恩宠,比晋封孙云儿位份,又更加不同。
  孙云儿在宫中所输的,无非就是出身这一样,除开江静薇这样从未看轻过她的,从前罗婕妤不曾少议论她身份卑微,哪怕后来她晋了五品容华,也被人暗地里议论德不配位。
  如今皇帝点了孙湘平外放做官,孙云儿便也有个做官的娘家兄弟了。
  若是孙湘平争气,如同张贵妃的兄长一般做到一品大员,孙云儿的出身,便无人敢议了。
  可是,这样的恩宠,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朝局?
  皇帝接连提拔了好几个高位妃嫔,若说纯然是为了五公主,连最愚笨的宫人也不信的。
  八成,还是为了制衡。
  为了制衡张贵妃和容贵嫔。
  张贵妃结交异族女子,容贵嫔掌管宫务也并不算尽心尽力,皇帝不可能看不见。
  或许,就连皇后,皇帝也已不满了。
  一国之母,在异族面前失了颜面,由得一个贵妃耀武扬威,这是失职。
  哪怕如今有了身孕作保,皇帝也不会再满意于皇后的所作所为。皇帝不会轻易废后,可是却能宫务交给旁人掌管。
  既然皇帝对皇后和张贵妃这样无情,对旁人呢?
  孙云儿有一瞬的疑惑,几乎想对着皇帝问个清楚,然而还是咽了回去。
  知情识趣是她的长处,皇帝就是喜欢她这一点,她何必要破坏自己的优势?
  再说,皇帝的恩赏无论为什么,她总归是享受到了实在好处,也无需问那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