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沈鸿意有所指道:“我以为大桓尚武,不爱读书的,你竟还能买得到书,也算难得。”
  不想他如此误会,沈渊解释道:“大桓文脉虽弱,却有向学之风,城中有朝廷专门开办的书局。”
  这倒是出乎预料,沈鸿诧异的同时盯着沈渊陷入了沉思,随后又旁敲侧击地问了他许多在大桓的所见所闻。
  看出他似乎不愿多说,沈鸿未再深问,只絮絮叨叨地说了些家常琐事。
  偶然谈起最近一位与沈渊年纪相仿的堂妹的婚事,他想到了什么,慨然道:“日后,阿渊亦当寻一知心之人,三书六礼,鸿雁为聘,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沈渊没想到他会突然提这个,先是一愣,而后才笑得有些勉强道:“兄长莫要拿我玩笑。”
  段景翊虽不在场,仍对怀远驿内的动静了如指掌。回宫后跟段曦宁讲起接待梁国使团的见闻,提起沈鸿时赞不绝口。
  段曦宁一开始一边翻着奏表,一边听得还有些兴致,听他一口一个“沈大哥哥”叫得那叫一个亲热,阴阳怪气道:“一口一个哥哥叫的,是你哥哥嘛就乱叫?要觉得人家好,干脆你也去给他当弟弟得了,还滚回来干嘛?乾阳宫是不是放不下你了?”
  段景翊习惯了她动不动就翻脸,也不在意她的阴阳怪气,还小声顶嘴:“本来沈……世子人就挺好的,还不许人夸两句了!”
  段曦宁哼了一声,心下不屑,眼盲心瞎的家伙,拿着鱼目当珍珠,不识好歹,她怎么看不出来哪里好了?
  段景翊说着又想起沈鸿今天说的那番话了,就像模像样学给她听,末了还问:“阿姐,你说沈……世子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啊?”
  段曦宁一脸“你这都听不懂”的神情有些鄙夷地瞥了他一眼,朱笔在奏表上批了几笔,这才抬头道:“说沈渊到年纪该议婚事了呗。”
  “难怪朕给他保媒的时候那么不情愿,原来是在等自己亲兄长张罗。”她轻嗤一声又道,“倒是你,婚事也早些预备吧。这些时日随使团入京的公主、郡主,与你年龄相仿的不少,可有中意的?”
  看她还在盘算着什么的模样,段景翊赶紧道:“阿姐,我不喜欢那些姑娘,也不喜欢别的什么姑娘,你可别给我瞎张罗。”
  段曦宁错愕地看着:“你不喜欢姑娘,难不成好南风?”
  第74章 婚姻大事
  听到这话, 刚喝了口茶润嗓子的段景翊被呛得连连咳嗽,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急忙抬手示意侍立的大宫女过来给自己拍背顺气,好容易缓过来, 大惊失色地问:“阿姐,你这么惊世骇俗的想法哪里来的?”
  见他反应这么大,段曦宁颇为鄙视, 却还是松了口气:“没有就好, 旁人老子不管, 你要是敢有乱七八糟的想法, 老子打断你的狗腿。”
  段景翊差点儿就要赌咒发誓了:“阿姐, 我只是暂时没有喜欢的姑娘而已,以后有喜欢的人我必定还是要跟喜欢的姑娘成亲的。”
  段曦宁立即给他噎回去了, 十分嫌弃:“就你这幅没出息的模样,哪个好人家的姑娘能喜欢你?”
  段景翊满不在乎,没心没肺地给自己剥了个橘子:“那又怎么样,我又不想成亲。”
  段曦宁立即皱眉:“少放屁, 到岁数就赶紧成亲。”
  段景翊不满地小声嘟囔:“你不也没成亲嘛!”
  眼见自家阿姐怒目而视, 在她动手抽他之前,他有先见之明地滚了。
  出息!
  段曦宁轻哼一声, 摇摇头,继续手执朱批伏案疾书。
  有几个藩国上书, 想要派遣学子入大桓学宫, 学习中原文化,被她干脆利落地给拒了,让他们来年再议。
  现下学宫正缺先生, 自家学子都不够用,哪里还能有多余的先生给这帮蛮子?
  转头大手一挥, 上书的这几家,回赐之外每家多赏了几大车书。
  只要有心向学,在哪里读书不是读?
  不过,想从她手里抠出点儿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各国使臣陆续入京之后,应依鸿胪寺与礼部章程觐见,敬贺国书、贡礼,以示永作藩服。
  在这个档口允了各国朝贡,段曦宁自不是无的放矢,连消带打地给各国都加了一成岁贡。
  偏偏诸国使臣敢怒不敢言。
  谁不知大桓兵强马壮,锋芒最盛?
  就算没被打过,也见过如今这位陛下当年怎么收拾曾经称霸草原的北狄。
  北狄最爱干的就是打草谷,曾经扰得遍地百姓不得安宁,甚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招却被这位陛下反过来用。
  每年趁着牛羊马繁殖的时节,她反复派轻骑袭扰,几年下来,致使北狄牛羊锐减,闹过不小的饥荒,马匹更是不足征战所用,只得乖乖与大桓互市。
  北狄王庭本就人心不齐,又被她派人里挑外撅,离间得父子、兄弟皆反目成仇,无力南侵。
  这些手段缺德归缺德,却实在好用,且难以破解。
  北狄国力强盛都去了半条命,哪个小国都禁得起这么折腾?
  多的一成岁贡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在沈鸿正式入宫觐见这天,沈渊想到段曦宁似乎对沈鸿多有不满,担心两人起了争执,便提前叮嘱沈鸿:“陛下向来嘴硬心软,兄长言语迁就几分,莫针锋相对,自会相安无事。”
  听他语气中颇为熟稔,沈鸿带着探究的语气问:“阿渊与这大桓的陛下,似乎颇有交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