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从不会近乎于天真地说出“不该杀人”这种话。
  李元阙和那些俗物都不一样。
  李元阙听后,沉默了一会,“你做得很好。”
  “元哥。”光渡抱着膝盖的双手逐渐收紧,他目光注视着面前的火堆,有些不敢去看李元阙的双眸,“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这一路杀的人……我或许没有你说得那么好?”
  李元阙微微偏过了头,那双看不见的眼睛,落在了光渡发出声音的位置。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许多的不得已,你告诉了我关于你的过去,可我从一开始认识的,就是现在的你。”
  他好像飘了起来,风刮过他僵硬的脸,但他却感觉不到。
  光渡勉强睁开眼看了一眼,“睡一觉,就会好了。”
  这位皇子将一切看得分明,却喟然无解。
  可是如今……
  漫长风雪,有彼此相伴,这时间便不难熬。
  “我对你的判断,和第一次相遇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改变。”李元阙就像再说一件平静而笃定的事,“你没有错。”
  那么这片土地上,许多人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像他这样的平头百姓,是不是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聚精会神的学习,消耗了光渡不少精神,他略有低烧,但不严重,好好睡一觉,明早就不再是问题。
  若非过往将他逼上贺兰山,他可能永远都不会遇到李元阙,那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来夏国身份贵重的党项贵族,居然也有着像李元阙这样的人。
  李元阙说这些话时,脸上有一种悲悯的了然,这一刻,光渡仿佛从他的身上,依稀看到一角他经历的过去。
  光渡一怔。
  “快放下……哥……”
  可是人又怎能控制得住呢?
  “光渡……你……”
  光渡轻声道:“公道……若不是有你这样身居高位的人出手,我这样的平民,又哪里能得来公道?”
  “……元哥。”
  一个体面而光明的选择。
  有人在他耳边说话。
  如果他能平安回去,如果他能治好眼睛……
  一个不是隐姓埋名、东躲西藏的通缉令上的罪犯,他能为自己沉冤昭雪、为家人友人搏一个安身立命的、新的选择。
  李元阙笑了一声,“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反而觉得,你相当厉害——你能一个人引走近百人的追剿,单枪匹马,反杀半数,我要是在军中看到你,一定会把你拎到我身边,亲自教你几年,出去多少是个人物,能当得上我军中的将军,不过,现在也不晚。”
  那是中兴府皇宫贵胄王孙的过去,也是血与黄沙的生死中爬出来的战士的凭证。
  李元阙向他伸出了手,“沛泽,持我长刀,做我耳目,习排兵布阵,随我去西风军吧。”
  “如今西夏内中豢养硕鼠,外邻金国蒙古,左右虎视鹰瞵,父皇……”
  乌图的刀,好像落在他脸颊边的冻土上,可那里似乎又什么都没有。
  ……是谁?
  这位皇子并非端坐高堂,而是从那富丽堂皇的皇宫中走了下来,入了世,走进了普通人的烟尘里。
  在半昏不醒的时候,光渡却始终记着一件事。
  可李元阙还是发现了他身体的不适。
  过往的日子糅杂着如毒蛇斑纹的黑暗,与喷涌而出的鲜血,让他面前一切失去原有的线条,扭曲成一团打翻的颜料。
  世界地转天旋。
  他拥有了选择。
  又熬过三年,他一步步走上去,然后亲手让虚陇死在他面前。
  李元阙轻轻将他的头揽了过来,让光渡靠在自己的肩上。
  “若这世间真有公道,就不该让你这样好的人盲了眼,若天真有公道,这人间就不该有冤屈。我西夏国礼尚佛,佛说因有果应,可是,那些人的报应在哪里?”
  李元阙语气很坚定,“有的,哪怕会来得晚一点,但因果环环相扣,总会还以公道,我一直是如此相信的。”
  ……不是现在。
  极致的热与冷,在光渡的知觉中如刀切割,一瞬间他想疼得打滚,可身体却没有一点力量,面前的一切仿佛陷入了一场绚烂至极的腐烂,每一滴鲜血都散发出迷离而黏腻的黑光。
  下、将、相、宰不司其位,四面危患不休,为君者庸庸不清,难辞其咎,可当皇子的,总不能说皇帝君父的不是。
  李元阙摸了摸他的头,“他们会为你骄傲的,今晚好好睡下,我们以后还很长。”
  “你的西风军。”光渡声音逐渐低了下去,“我想去,追随你,我愿意做你的眼睛。”
  四个月后,翌年四月,当他落在虚陇手里时,都不曾真正失去过意识,尽管他装出过崩溃的样子,但他知道还没到自己的极限。
  昏暗迷茫的未来,从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像现在这般,在光渡眼前铺开第二条道路。
  “爹娘在天上看着我,我会好好护着妹妹活下去的。”
  他也得来了他的报应。
  可在看清李元阙的神色后,光渡却觉得他不只是安慰,那称赞是发自真心。
  毫无理由的偏袒,几乎让光渡感到偏爱,这是与他容貌毫无关系的偏爱。
  那些举国皆知的战役,从这个统帅的口中说出,光渡就得以窥见和过往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许多秘密光渡都无从得知,桩桩件件实在是颇有意思,让他听得入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