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林中响起脚步声,在寂静的四周格外明显,纪长宁双眼通红,漆黑的眼球快要占据眼眶,每一步都走的跌跌撞撞,忙撑住树干弯腰,心口猛烈跳动,口干舌燥。
她感觉到自己快要撑不住了,这才想寻个人少的角落,莫要失去理智伤人,又强撑着往前走了一段距离,身后传来了一道惊喜的喊声,“长宁?”
闻声回头,只见孟晚欣喜若狂跑来,“你怎么在这儿,你是来找小木头的吗?他在前面,我带你去寻她。”
这一刻,纪长宁的理智猛然崩塌,杀了孟晚的的念头占据了大脑,她提起剑,右手似有自主意识,用力朝着孟晚背后刺去,眼见快要刺中之时,一道剑气自前方划来,逼得她退后一步。
她愣愣抬头,只见晏南舟站在前方,将孟晚护在身后,眼中带着怒意和戒备,还有明显的厌恶。
“晏……”纪长宁咬破舌尖让自己保持理智,轻唤了声,可下一刻就被无为剑刺穿身躯。
她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却听晏南舟冷声咒骂,“妖女,去死吧!”
鲜血涌了出来,痛感传过四肢百骸,二人相依而立的模样极其登对,倒映在纪长宁眼中。
捂着伤处倒下的时候,纪长宁都还震惊不已。
晏南舟为了孟晚,刺了她一剑?
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眼皮沉重,她像是落入了一场恍如经年的梦。
梦中,她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路人。
第058章 第五十八回
原始反终, 故之生死之说,观日夜更迭,岁月流逝, 顺应自然, 方为合道,如此才能参悟生死大道,以至于许多人走到人生尽头时,方才有了“恍然如梦”的感觉。
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生离死别, 只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 才会参道顿悟, 原来人生不过大梦一场!
这一场梦做的有些久, 久到纪长宁像是将那些过往重新经历了一遍,困在一个未知尽头的梦境中,四周漆黑无光,静寂无声, 天地间只剩下她一人,那种恐慌和不安包裹着全身, 直至从黑暗中射出了一束光。
光很刺眼, 带着温热的暖意, 从头顶倾洒而下, 驱散了一身的凉意,一伸手, 那光顺直指尖向上, 突然间扩散开来,取代了整片黑暗, 徒留下刺眼的白光。
“啾啾啾——”
风声,鸟鸣,声声不息。
花香,米香,烟火人间。
躺在床上的人脸色苍白,嘴唇干燥,眼睑轻颤抖动,贴在身侧的指尖遍布伤痕,无意识动了动,随后又没有了动静,眉头紧皱,似陷入梦魇之中,一会儿后,勉强地挣扎,终于缓缓睁开了眼。
刺眼的阳光让她感到不适,眼角留下了泪花,闭着缓了会儿,方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亮光,试探着睁眼。
入眼是清幽素雅的装饰,青色的纱帐,竹子编制的软椅,甚至还有一支开得正盛的蓝色绣球,增添了不少颜色和生机,房间不大却整理得当,处处彰显主人的用心和生活细节,风透过窗棂吹进来,案桌上的书本发出唰唰的翻页声,似一曲节奏轻快的乐章。
纪长宁的眼珠转了转,打量这间陌生的房间,眼中满是疑惑和不解,以及对眼前局势的茫然。
她明明记得自己去封魔渊寻晏南舟,接着小师叔也追来,不料遇见异象,山谷的地面裂开了一条缝,她同小师叔一同掉进裂缝之中,晏南舟救了小师叔,之后......
之后的事,好像记不清了。
只好似做了一场梦,这场梦好长,恍若经年,真假难辨,她梦见同晏南舟的初遇,以及少时悸动,还有晏南舟同小师叔的相识相知,在梦中将那段过往又经历了一遍。
可这些并未主要,眼前最让她感到困惑的是,为何自己还活着?
在封魔渊下被万魔吞噬灵识的痛楚历历在目,灵力受束,难以逃脱,被万魔包围,仿佛四肢百骸都被钝刀一点点锯开,从**到灵魂,都在经历一场折磨,四周昏暗无光,落针可闻,自己的哭喊和呼救无人回应,天地间仅剩下自己一人,只能感受着生命的消亡。
那般情况下,自己气息奄奄,不可能寻到生机,可眼前景物和身下触感无一不真实,并非梦中假象,越是这般,越是不解。
纪长宁试着动了动手指,右手酸软无力指尖动作迟缓,连握紧都无法做到,又试着起身,可刚有一点动作便疼得眼前一黑,顿时冒出冷汗,全身痛疼不已,像被拆开重组一般,甚至无法感知到灵气在体内运转,虚弱无力,似废人一般。
这个念头让纪长宁心中涌上一丝不安,抿着唇不信邪的再次撑起身,刚忍着痛后背离开床面,房门“砰——”一声被人推开。
推门声有些大,吓了纪长宁一跳,她转头闻声望去,只见一个容貌清秀身形小巧的姑娘,梳着垂鬟分髾髻,两侧坠着细辫,颇有些小家碧玉的乖巧,她手中端着个托盘,托盘中的碗冒着热气,正打着哈欠迈过门槛走进来,随后扭了扭脖子看向屋内,视线便同纪长宁对上了。
她瞪大了双眼,还未等纪长宁做出反应掉头就往外跑,人没了踪影还能听见她惊慌失措的大喊,“师兄,醒了,醒了,那个死人醒了。”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