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这些年说陈大嫂把陈父陈母当自己亲爹娘照看都不为过,什么事情都安排的好好的,绝对不让老两口费一点心,天凉了加衣,生病了伺候在床前,没有任何怨言。
特别是陈霖也被叫去府城以后,陈大嫂更是想把自己的一颗心掏出来对小妹一家。
陈家在几年前也已经分家了,明面上还是一样,但是各房已经是自己管自己的事情,家产也分的干净,陈父陈母上了年纪没有心力管家了,还是趁着身子骨好着先分好家的好。
陈家大房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陈小弟如今两儿一女,孩子都算是不少。
陈家大房,现在陈霖一家跟着陈秋月在府城做事,女儿宜姐儿也跟着陈秋月在府城学习绣艺,将来只怕也是定在府城生活了。
大房剩下两个儿子,一个不是读书的料,现在已经跟着陈大哥开始做农活,另一个今年才八岁,现在在学堂里继续念书,夫子说是学的还不错,陈大嫂狠狠心也就继续供着。
但是陈大嫂也已经想好了,最多再念三年,到时候还是没什么成绩的话就算了,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在镇上找个差事做做。
因为陈霖一家和宜姐儿每个月都会给家里送些银钱,陈大嫂没有多收,大头都让他们自己拿着,这些年陈大哥每年去府城做事,家里也算是有些积蓄了,孩子们长年在外,陈大嫂舍不得他们受苦。
所以现在陈家大房的日子虽然没有过的多好,但是也算是不差了,比前些年好了很多。
至于陈树,因为孙二娘的缘故,加上陈树手工活越做越有门道,去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镇子上找了铺子自己开了一家工匠铺子。
陈树的大儿子不喜念书,就喜欢跟着他爹做这些手工活计,孙二娘劝也劝不住,索性也同意了,不管怎么说也是学一门手艺,所以现在陈树就带着大儿子在镇上做事。
陈秋月铺子里的活和镇子上接的零零散散的活计,足够陈树父子两个忙活了,孙二娘是个有成算的,铺子的生意被她经营的不错,现在算是慢慢有了些名气。
至于陈家大房的儿女去府城投奔大姑姐一家的事情,孙二娘也眼馋,但是他们日子过得好,她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远走,毕竟陈家大房是负担太重不得已为之,他们家现在有大姑姐府城铺子的单子,日子过得已经很滋润,心里也没什么不平衡的。
至于以后要是自己二子在念书上有天赋,到时候再求大姑姐家帮衬一二就好。
第323章 赵家大房的分裂
陈家这些年日子是越过越好的,反观赵家的大房,日子和往日没什么变化,赵大哥就在家里带着棒槌管着田地,虎子还是在镇上做伙计,日子虽然比其他人家要强上不少,但是按照亲近程度来说现在赵家大房不应该如此。
时间越久,看着陈家一家在陈秋月和赵怀玉的帮衬下,越来越好,林月容心里越不平衡,明明他们才是赵家一家子的,不帮自己反倒是去帮外家人,林月容心里是十分不舒服的,但是陈秋月他们又不经常回来,回来了林月容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恭恭敬敬的,堵在肚子里的火只能朝虎子发。
虎子现在被林月容咄咄逼人的抱怨逼得更不愿意回家了,两人自从那年失去了第一个孩子到现在,林月容到现在还没有怀上第二个孩子,虎子心里开始觉得亏欠林月容,什么都包容着,时间长了也受不了,经常在镇上不愿回家。
越是这样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多,现在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赵大哥自己做公公的,也不好插手儿子儿媳房里的事情,刚开始还说说虎子,后来见虎子不停,也没办法。
倒是棒槌两口子,感情一直不错,如今也育有一子,正是因为棒槌媳妇生下了大房的长孙,加上林月容这几年一直没有身孕,所以棒槌媳妇才不想一直被自己大嫂压着。
在村子里,只有生了儿子女人才算是站稳脚跟,更别说她自己生的还是长孙,所以气焰也涨了起来,看着林月容整天一副说一不二的样子,时不时两人就会发生争吵,棒槌也不管自己媳妇和大嫂之间的事情。
棒槌本就是个一根筋的人,成亲这几年心已经完全被自己媳妇笼络过去,吵得厉害了,会开口制止自己媳妇,其他时候大部分都是视而不见,本来媳妇就是他更近亲的人,而且林月容这几年确实有时候做事太独断,棒槌自己也看不惯。
但是没办法,这个家里是他爹做主,他爹觉得亏欠林月容,什么事情都迁就着,他们其余做小辈的,也只能忍着,不过眼看着林月容已经把大家的亏欠消磨的差不多了,和他大哥的感情也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棒槌更不会说他媳妇什么了。
特别是最近一年,两房儿媳妇时不时就要吵上一架,周围的人家从最开始的好奇八卦,到如今的懒得说起,每次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次数多了大家也懒得议论了,只是觉得赵家大房早晚要分家。
虎子常年在外做工,棒槌则是在家跟着他爹管理田地,兄弟两个本来相处的时间就少,感情也不算是亲近,如今各自娶妻生子,更是考虑自己的多一些,所以两个人的媳妇才闹到如今的地步。
但是赵大哥自己看不出来,尽管两个儿媳妇动不动就要吵吵,但是在赵大哥看来,他还年轻正是壮年,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要分家的事情,就像当初赵父赵母那时候一样,赵大哥也是认为父母在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