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他说完,又招呼几个人去家里吃饭。
  众人纷纷摆手拒绝,虽说现在没有饥荒,但昨晚已经吃过一顿了,哪里还好意思,纷纷扛上工具回家去了。
  姜桓从地上捡起外衫穿上,汗水将上身映的紧实亮堂,扶着坐在树墩上的姜阿公缓慢起身,用袖子擦拭脖颈汗,问:“阿翁,你想吃什么,等回去我给你做。”
  姜阿翁看着他健硕的脸,越看越欢喜,这一上午干活,他的视线就没有从姜桓身上挪开。
  “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姜桓想了想道:“今早熬的汤还有剩,冰在井里,回去喝两碗解暑正好。”
  姜阿公说:“我再蒸几个饼子,吃菜的还是肉的?”
  姜桓爽快说:“都行!”
  纪宁跟在两人身后,沉默着往前走。
  这一上午,他除了刚来时被人询问时蹦过几个字,平静冷漠的像个局外人,只不过目光,却也时不时觑向姜桓。
  【作者有话说】
  明天我一定大更特更!!!
  第138章 阿宁啊
  回到家时影青已经醒过来了,站在院子里,闻声看向大门口,脸色比前天早晨找到他时还要难看。
  姜阿公问:“你醒了?有没有哪里觉着不舒服,你不能喝,以后真该一口也不沾。”
  说着,他透过窗户,出乎意料的是袁祈竟然依旧躺在床上。
  “怎么还没醒?不应该啊。”
  姜阿公嘟囔着,在姜桓的搀扶下进屋。
  纪宁正要跟进去,影青伸手拦了下,纪宁脚步停滞,影青压低声道:“袁祈的情况不太对,在帐里昏迷,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纪宁避开他触及自己的手背,淡淡道:“无妨。”
  姜阿公爬到床边去摸袁祈头,姜桓跟在身后看着。
  袁祈看起来并无任何病态,体温也正常,姜阿公回头看着纪宁,“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就不醒呢?会不会出什么事儿了,要不找村里的巫医来看看吧。”
  纪宁扫了眼床上的人,“不用,让他睡吧。”
  姜阿公不放心,忍不住又确认了遍,“真的不会出事儿吗?”
  纪宁:“不会。”
  他是家属,他坚持,姜阿公身为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姜桓走上前,搀扶姜阿公向外屋去,“别担心了阿翁,我们吃饭去吧,他可能就是累狠了,我们打仗时候行军一天一宿不睡觉,安营后倒下也能睡一天一宿,不妨事的。”
  姜阿公在他的宽慰声中渐向外走,但还是不放心的一步三回头。
  那俩人出去后,房内只剩影青和纪宁。
  影青盯着床上的人,眉头轻微往里蹙,又抬眸神色带点复杂地望向纪宁。
  先前每次袁祈出事纪宁都能将明灵活剐了。
  这次反应这么淡然,不应该的。
  影青情商低但智商并不缺,大致猜到这俩人有计划隐瞒自己。
  他使劲抿了下唇,心里像是被塞了块石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明明他是追随纪宁最久的,如今却反而是后来者居上。
  纪宁漠视了影青面上神情,视线从袁祈脸上延伸至窗外,木窗格缝隙间,姜桓正在那里摆碗,察觉到目光,微微歪头笑,向他招手。
  “来吃饭。”
  影青循声也望向屋外姜桓,看着那张陌生脸上的笑容有点熟悉。
  “他……”
  纪宁:“别多话。”
  影青闭了嘴,他从不忤逆纪宁的安排,漠然跟着出门。
  吃饭时,姜桓对姜阿公说:“下午放线,我自己去就行了,阿翁年纪大了,就在家里休息吧。”
  “怎么能。”姜阿翁停下筷子:“你好些年都没碰过这个了,工者,一砖一瓦都是大事,关乎性命。徒弟干活,师父要看着的。”
  姜桓也不拗,低头喝汤,道了声“好”,继续埋头吃饭。
  姜阿公中午也没休息,上午找到的帛书上的图不合适,他趁着这个空隙涂涂改改,让它变成合适的样子。
  下午活多,太阳自头顶稍微偏移了点他就带着姜桓出去了。
  临走时嘱咐纪宁留在家里看护好袁祈,要是到傍晚再不醒,就得去找巫医了。
  影青跟其余两人都不熟,也被留下来帮纪宁的忙。
  此时的阳光依旧炙热,桃花却还簌簌盛开,十分精神,让人分不清是什么季节。
  姜桓用袖子扫清树墩上落叶,将姜阿公安排坐在阴凉处等着,自己则脱了鞋,赤脚拿起一篮木楔子准备去做地标。
  姜阿公不放心,从袖子里拿出帛书。
  “等等,我跟你一块儿。”
  姜桓将一篮的楔子递给他,自己接过帛书和铜尺弯腰丈量,差不多时,就用脚踩下一个印记。
  姜阿公跟在他身后,紧接就把楔子插进去用木槌钉牢,同时用棉麻线拉出大体结构……
  父子俩忙了一下午,等到太阳挂在山腰,周围空气都变得暖烘烘的,目光所及皆被染上一层橘黄色薄光。
  姜桓挽着裤脚,席地坐在姜阿公身边,两人一同望向面前场内纵横交错的线——这已经有了雏形。
  房屋在建造之初,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之处。
  但是后来,人们从五行阴阳之中推测出了趋吉避凶,《鲁班经》的出现,更是将它与气运和天地连接在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